

总编:芦苇 责任编辑:周枫


本期上刋诗人:刘时发、梅花傲雪、边风、牟福香、付素华、曾德明、韩冰、文霁、王浦和、佘一龙、张品华、洪云、龚智铨、罗婵双、吕美均、姜亦望、郜振海、王英杰、吴勇、任玉京、刘清明、友夫、袁池、怡墨清风、张自云、黎牛生、洪三河、余闲优、李建锋、王朝明、于增、王兴林、释益西、狄方来、柳舞影、袁谦、曹赟、赖武、杨长荣、王永利、张书杰、绿叶儿、曹国锡、谢学君、蔡青云、西溪翁、夏小林、冯永东、赵忠林、周平、江秋容、汪邦年、王家凤、刘淑琴(排名不分先后)


古风·金陵悲风兴龙衣
——庆祝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刘时发(湖北)
豺狼欲吞熊猫肥,白马西北展雄威。
卢沟晓月记倭寇,金陵悲风兴龙衣。
拔剑指日英才跃,乘舟破浪壮志飞。
又见河山一遍绿,神蛟腾空万丈辉。
古风•永远铭记九一八
文/梅花傲雪
警钟长鸣近百年,国仇家恨记心间。
遥想当年侵略恨,日寇铁蹄踏河山。
烧杀掳掠滔天罪,尸横遍野惨人寰。
亡我之心今犹在,认清倭寇莫等闲。
古风•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祭
文/边风
前恭后倨小倭寇,千年遗患成雠仇。
海边为盗五百载,陆上祸患数十州。
烧杀抢掠无不极,奸淫侮辱难尽酬。
殷鉴弗远当铭记,天也悠悠地悠悠。
古风•贺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牟福香
千年华夏小奴欺,血染刀丛战马驰。
儿女挥戈驱盗贼,书生投笔扫蛮夷。
江河践踏多流泪,草木分离孤月坠。
壮志凌云胡虏非,忠魂如玉英雄义。
全民上阵斩豺狼,万里惊心敌寇伤。
忘死舍身图报国,思悲犹在赤旗扬。
青山处处埋忠骨,绿野苍苍看墓碣。
碧海连天奏凱歌,阴兵十万闫罗没。
神州一片尽欢呼,社稷祥和万物苏。
大业已成千古赞,回看天上彩云图。

五绝•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付素华
烽烟八秩过,赤县复清和。
我立残碑侧,长风带楚歌。
七绝•建军节忆峥嵘
——写在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曾德明
红船破晓方,起义震南昌。
一举三山覆,雄军天下扬。
七绝•纪念抗战胜利胜利八十周年
文/付素华
卢沟月冷记当年,血沃山河骨未寒。
我拾残戈思旧事,长风万里护民安。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韩冰(黑龙江)
血雨腥风十四年,生灵涂炭命高悬。
驱倭胜利民欢喜,奋进图强卫国全。
七绝•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感怀
文霁(山东)
卢沟弹裂石狮酡,几度腥风苦厄磨。
未忘金陵仇与耻,擎旗世代卫山河。
七绝•筑梦强军
文/王浦和
七七卢沟狮怒吼,侵华日寇罪滔天。
家仇国恨心中记,筑梦强军不等闲。
七绝•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文/佘一龙
当年勇士驱豺虎,众志成城建伟功。
扫尽狼烟天下定,中华史册载英雄。
七绝•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文/张品华
秦淮河畔馆森森,卅万冤魂烛影沉。
国耻勿忘惟自奋,鲜花一束意深深。

七律•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感怀
文/张洪云
倭蹄踏破九州恸,七七烽烟蔽日红。
碧血凝成天柱立,金戈铸就国魂雄。
百团旌帜驱顽虏,敌后战场振昊穹。
抗战精神昭日月,丰碑永矗宇寰中。
七律•庆祝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龚智铨(湖南岳阳)
卢沟月碎起烽烟,血火神州九域艰。
赤县同仇驱虎豹,忠魂贯日壮河关。
功成终见降旗落,史鉴长铭捷报还。
八十春秋风未歇,警钟犹绕紫荆山。
七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文/罗婵双
奉天祸起宛平猖,四海英灵血浸裳。
黑水白山倭焰炽,百团淞沪战旗昂。
阱埋地道张罗网,义师劲旅缚凶狼。
卫国齐心驱寇净,云开日出耀东方。
七律•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有感
文/吕美均(广东电白)
烽烟八十痛回眸,血吻神州草木愁。
铁马冰河摧虏阵,铜驼荆棘枕吴钩。
尸填巨港倭刀折,旗卷危城汉璧收。
今有嫦娥奔玉魄,更驰航母固金瓯。
七律•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祭(一)
文/姜亦望
八载狼烟烧地赤,一刀霜刃裂云雄。
百城骸骨撑天柱,万壑松涛化战烽。
试弹犹铭太行月,擎旗永绣禹疆红。
今看东海扬尘处,仍有精魂淬碧穹。
七律•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祭(二)
文/姜亦望
血浸金陵钟自铿,魂凝卢石骨犹铮。
补天奋举娲皇力,填海长擎志士旌。
剑指深蓝驱魅啸,笳鸣北斗护云清。
重磨禹鼎炎黄魄,再拓鲲涛万里征 。
七律•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文/郜振海
抗日烽烟燃太行,山河破碎血盈疆。
英雄壮志冲霄汉,烈士英魂护梓桑。
八载艰辛驱寇虏,千村奋战谱华章。
今朝共祭沧桑史,铭记前贤国运昌。
七律•赞人民军队(下平七阳)
文/兴安书生(王英杰)
洪都义举映朝阳,抗战挥戈保故乡。
万里江山驱寇烬,千秋史册耀荣光。
戍边踏雪丹心显,抢险救灾浩气扬。
九域同歌光复庆,军民共铸梦悠长。
七律•四渡赤水(通韵)
文/吴勇(北京)
赤水狂澜锁雾尘,孤军四渡扭乾坤。
声东击西迷敌阵,避实就虚破重门。
妙算奇谋惊浩宇,雄韬伟略定三军。
千秋战史标经典,领袖英名铸战魂。
七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80周年
文/任玉京
大清凋敝染沉痾,外患内忧劫难多。
永记囫囵亡国恨,长铭血肉筑城歌。
九州仗剑驱倭寇,四海擎旗扫恶魔。
八秩回看殷鉴在,江山永固靠金戈。
七律•庆祝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刘清明(四川)
感忆惊涛欢庆日,东京泊舰绘宏篇。
倭衰气竭形颜丑,正义歌扬笑貌妍。
旧事难随时逝去,今情国盛意逢缘。
丹心常铸中华志,长剑擎挥胜寇烟。
七律•怀念雁北支队
文/友夫
烽火连天恒岳征,孤军血战日顽惊。
集合旧部穿关北,夜渡桑干烧匪营。
收复井坪旗帜展,侦察同府内情明。
游击号角照前路,重整山河飞彩虹。
七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文/袁池
八秩春秋忆国殇,缅怀先烈泪盈眶。
烽烟滚滚山河破,云水滔滔号角扬。
壮士横刀驱日寇,忠魂浴血保家乡。
英雄千古留青史,喜看今朝入小康。
七律•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庆典
文/怡墨清风
卢沟烽火忆当年,家国蒙羞苦难连。
八载抗倭凝众志,千军浴血挽狂澜。
今朝大阅军容壮,昔日同仇乱忾坚。
胜利丰碑昭后世,和平永护韵长传。
七律•吟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张自云(甘肃)
忆昔山河赤血凝,八旬风雨意纵横。
卢沟月冷英魂聚,淞沪云飙浩气生。
白骨埋时铭旧恨,丹心耀处舞长缨。
雄兵守护红旗展,且瞰神州草木荣。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黎刘生
山河处处不青天,涂炭生灵起瘴烟。
星火燎原卫中国,锤镰开创铸新篇。
骨寒泰岳千峰泣,血染神州万木坚。
敌忾同仇齐奋勇,強军筑梦佑丰年。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洪三河
烽火卢沟八十秋,腥风苦雨未曾休。
英雄将士驱倭寇,勇猛征夫护九州。
铁甲寒光凝碧血,钢枪烈影铸金瓯。
今朝酹酒黄河岸,告慰忠魂万古流。
七律•铭记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文/余贤优
卢沟桥上弹痕稠,烽火当年忆未休。
破碎山河民泣血,纷飞兵燹国含愁。
骁雄沥胆驱倭寇,壮士捐躯卫九州。
八十春秋虽已过,英魂浩气永长留。
七律•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有感
文/李建锋(河南商丘)
扶桑窥视九州危,三省沦亡铁骑驰。
屠戮金陵华夏怒,焚烧建业万民饥。
东瀛暴戾乾坤震,日寇凶残日月悲。
罪恶滔天书不尽,同心戮力驱蛮夷。
百年屈辱岂能忘,民族强盛志不移。
青史长铭烽火事,红旗永耀复兴时。
七律•同仇敌忾铸国魂
——庆祝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王朝明
卢沟烽火忆从前,血雨腥风漫远川。
万众挥戈驱寇乱,八年裂胆扫尘烟。
平型捷报欢歌奏,战地忠魂史册传。
过往红旗扬四海,英名永伴世长绵。
七律•重温《论持久战》有感
(新韵)
文/于增(杨柳岸)
京邑沦失社稷残,定邦大计重如山。
屈膝最是亡国恶,交手才知速胜难。
三寸油灯照前路,一支纤笔立宏篇。
军民同欲兵源广,誓扫倭奴伟力添。
七律•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祭
文/王兴林
八年浴血铸丰碑,万里山河战鼓催。
忠骨埋尘昭日月,丹心报国映寒梅。
硝烟散尽精神在,岁月流深记忆回。
莫忘国殇兴伟业,红旗漫卷继开来。
七言排律•心声
——为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献辞
文/释益西(江苏)
丝绸之路写新篇,命运同根站秀颠。
战略钦明伟人见,凝眸民意世瞻贤。
百年变易观当务,倭寇蛇吞蝎毒牵。
涂炭生灵数千万,报仇雪恨绝狼烟。
同仇敌忾祭英烈,只为山河不重前。
坚信伟人挥巨手,复兴华夏日中天。

满江红•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狄方来(山东泰安)
烽火当年,山河碎、金瓯残缺。悲壮士、大刀横扫,志如钢铁。八载干戈驱日寇,万千忠骨埋寒穴。卫家国、誓死战凶顽,心犹决。
民族耻,终得雪。华夏恨,今朝灭。看东方狮醒,傲然雄崛。八秩春秋铭史训,九州儿女怀英烈。向未来、携手筑长城,坚如钺。
鹧鸪天•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赋词
文/吕美均(广东茂名)
八十烽烟痛未休, 山河破碎血书留。 金戈铁马摧夷寇, 荆棘铜驼烙夙仇。
倭刀折,汉旗收。神州大地骨成丘。 今瞻玉兔巡天阙, 更喜龙骧卫九州。
莺啼序•八秩烽烟销尽处
文/柳舞影
烽烟暗嘶旧岁,记河山崩圮。卢沟月、犹照残垣,宛平城上笳吹。四万万、同仇敌忾,长刀欲斩天狼尾。看旌旗所向,霜蹄踏遍胡垒。
血沃中原,骨撑绝塞,叹英魂未已。沂蒙雪、寒透征衣,太行风卷征旆。渡长江、千帆蔽日,驰辽野、万骑扬锐。待功成,重整乾坤,泪沾襟袂。
沁园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祭
文/袁谦
祸起卢沟,硝烟漫卷,地暗天昏。恨铁蹄踏过,飞尘蔽日;屠刀劈下,涌血惊魂。日寇横行,西夷肆踞,欲把神州一口吞。普天下,痛山村市井,碎瓦残门。
群魔斩草除根,咱亿万同胞誓共存。喜雄师浩浩,冲锋陷阵;黎元切切,送弹传飧。将士前行,人民后拥,八载春秋祛病瘟。昨虽远,当常思国耻,永记忠魂。
鹧鸪天•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祭
曹赟/河南
芦雪纷飞八十霜,难忘烽火灼残墙。千山未冷英雄血,一刃长悬日月光。
驱魑魅,固金汤。从来硬骨是栋梁。今宵莫忘雄星坠,照彻神州向暖阳。
沁园春·抗战八十周年感怀
文/赖武
八秩春秋,浩气长存,梦绕故疆。忆卢沟晓月,枪声骤起;金陵残照,血海汪洋。倭寇凶狂,生灵涂炭,赤县山河尽断肠。惊天地,看炎黄儿女,铁骨铿锵。
当年战火纷扬,引无数英雄为国亡。有台儿庄上,刀光剑影;太行山里,弹雨风霜。地道纵横,地雷密布,巧破敌围斗志昂。今回首,念忠魂浩气,永耀穹苍。
满江红·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文/龚智铨(湖南岳阳)
血雨腥风,忆往昔、山河泣染。卢沟月、宛平烽燧,裂肝摧胆。四亿同胞齐赴难,八年浴血终除险。看红旗、漫卷旧神州,霞光闪。
铭国耻,心未淡;承壮志,肩尤担。正龙腾盛世,复兴途坎。但使金戈长在握,莫教烽火重燃焰。待今朝、把酒告忠魂,神州艳。
满江红•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墨染红尘(杨长荣)
八十光阴,惊回首、那年那日。神州望、哀鸿遍地,凄凉怨笛。淞沪阵前人似芥,金陵城下鬼如泣。念河山,半壁尽沉沦,空鸣镝。
家国恨,频勾忆;曾经志,羞抛掷。拭吴钩,添了数番叹息。莫道少年无热血,登楼长啸声声厉。欲从头,策马赴沙场,谁能敌。
满江红•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王永利(山东泰安)
华夏遭侵,风云聚、国人家守。枪杀处、故乡沦后,骨骸残阜。万劫黎民同赴死,三千英烈民携手。壮国殇、肝胆昊苍天,龙抬首。
驱倭寇。擎盟酒;除浊秽,收疆斗。子弹穿胸背,未亡宗寿。八载抗争忠赤胆,一朝凯捷惊商纣。须晴日、碧血染红旗,英灵佑。
江城子·勿忘七三一
张书杰(河北)
铁门阴冷罪难藏,证言钢,血流光。冻裂肢躯,沸煮噬儿郎。毒气室中倭寇狠,人作鼠,骨成筐。
百年犹记恶魔狂,罪昭彰,岂能忘?黑土深埋,卅万国殇觞。莫道冤魂随逝水,风起处,怒滔江!
满江红•庆抗战八十周年
文/绿叶儿
烽火当年,倭寇肆、腥风漫卷。卢畔处、炮声惊宇,九州蒙难。禹甸寸藤膻血遍,万千黎庶遭涂炭。看英雄、铄骨锁吴钩,①军威展。
平关伏,台捷战。②囚笼破,③英姿显。忆长沙制敌,壮怀无限。雪耻终归瀛海竭,扬眉更铸金瓯灿。④到如今、八十又逢春,齐歌宴。
【注】①吴钩:出自《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这里指杀敌利器。②平关伏:指平型关伏击战。 台捷战:指台儿庄大捷。③囚笼破:指百团大会战击垮了日军的“囚笼政策”。④金瓯:指国土,即山河。
念奴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文/曹国锡
风烟突起,贼寇侵疆土,生灵烧杀。万里山河遭敌踏,百姓弃家离别。多少家庭,流亡失所,财物由其夺。军民携手,执刀枪把敌灭。
华夏儿女坚贞,舍生忘死,英勇多豪杰。抗战八年书壮志,今迈步从头越。祖国刚强,峥嵘岁月,怀念吾英烈。中华腾起,高山雄伟昂屹!
满江红•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余贤优
卢沟月黯,烽烟烈、山河泣血。忆往昔、金戈铁马,骨撑昊裂。四万兆民齐赴死,八千里路皆埋骨。看红旗、终换九州清,腥风歇。
青史笔,铭壮烈;英雄血,滋新叶。正今朝昂首,复兴途阔。莫忘烽烟萦故堞,长将警钟鸣永夜。待从头、收拾旧江山,朝天阙。
水调歌头•国难共赴
——庆祝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王朝明
烽火锁华夏,八载血痕深。卢沟残月,划破苍夜幕浮沉。四亿同胞共怒,民众惨遭凃炭,尸骨筑城阴。莫道豺狼恶,众志可成林。
捐残躯,抛热血,护家荫。平型烽火,歼寇阵外吹号音。终见降旗零落,重整乾坤气象,浩气荡山森。八十载风雨,青史刻丹心。
如梦令•记闽南归侨学生
抗日女英雄李林
文/佘一龙
长城内外挥羽,纵马横刀伏虎。逐寇护金瓯,女杰双枪飞舞。守土,守土,血染丰碑矗竖。
鹧鸪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文/谢学君
犹忆东瀛气焰嚣,横冲直撞似狼嚎。凶残邪恶禽兴乱,抢杀奸淫狗作妖。 民共愤,众皆骁,地雷地道共咆哮。全民抗战除倭患,日寇天皇终跪饶。
满江红•勿忘国耻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王浦和
七七卢沟,铁蹄践、狼烟四起。石狮吼、怒含悲泪,中华危矣。肆虐日军狂至极,三光政策残无比。暴奸淫、多国女遭殃,充军妓。
生死劫,拼命抵。存亡际,歼倭鬼。十四年抗战,国共联彼。无数英雄抛热血,保家卫国沙场死。终赢得、小日本投降,神州喜。
梅岭新章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而作
文/闲云仙鹤
一.章江源头的星火
梅岭的雾,是陈毅埋伏的笔锋,
在断崖与密林间,写下《梅岭三章》①的绝响——
二十天,足以让伤口长出蕨类,
而他的笔锋仍在密林间游走——
将断崖的裂缝,
写成《梅岭三章》的标点。
那年的风,在伤口里腌制星火,
而今天的雨,总带着杜鹃花清甜的止血粉。
断崖的裂缝,
至今卡着一声未引爆的呐喊——
旌旗十万,斩落旧时代的阎罗...
章江的水,曾映着游击队的刀光,
长坑的油灯,照亮池江整编的决议:
"守住火种,就是守住中国的黎明。"
而今,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的红旗刺破云霭,
像当年突围的号角,仍在丫山回荡。
二.牡丹亭的月光
汤显祖的笔,停驻在《还魂》的唱词里,
而梅关的月光,照过杜丽娘的罗裙,
也照过周篮嫂②的竹篮——
她滚落深谷,只为岩洞中的野菜,
能喂饱一个民族的脊梁。
如今,古驿道延伸向新修的323国道,
而长岭的松涛,正吟诵《梅岭三章》,
"捷报飞来当纸钱"——
数字星火在展柜流淌,
照亮泛黄的电报与钢枪——
那被指纹摩挲的信仰,
仍带着战地泥土的滚烫。
信仰是梅岭岩层里的燧石,
每道刮痕都迸发北斗的坐标。
古驿道的月光锈蚀了马蹄铁,
而323国道的反光标,
正把当年的星火
焊成一条光的脐带。
三.新时代的答卷
我们不再用枪刺丈量土地,
而是用智慧,将红色基因的密码,
从池江整编广场,传承到乡村振兴的课堂——
丫山脚下,油茶林连片生长,
脐橙园里,布谷鸟正在歌唱。
布谷鸟的啼鸣,
正将《梅岭三章》翻译成方言。
梅岭的雾散了,杜鹃花开满山坡,
杜鹃是先烈咳血的勋章,
而今被春风,
别在高铁站台的衣领上。
烈士陵园的柏树,见证着新城的成长。
看啊!当年种下的自由花,
已开成返乡青年的菌菇大棚,
菌菇大棚的钢架,
是当年战壕肋骨的重生;
开成农家院里飘来的米酒香……
四.尾声
若问'断头今日意如何'——
先看脐橙树的年轮:
一圈硝烟,一圈糖霜,
中心立着那根脊椎。
而自由花的根系
正用它的笔迹测量土壤——
地心深处,
未干涸的墨滴仍在跳动。
注:①《梅岭三章》陈毅
其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其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其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②居住在大余县彭坑村的“周篮嫂”,是当年陈毅在江西开展游击斗争时期的重要支持者。
血铸的界碑
——献给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作者/西溪翁
当刺刀挑破
1931年的冻土
关东的雪
便染上马刀的寒光
松花江在暗夜里结冰
冻住三千个村庄的呜咽
而杨靖宇的胃袋里
正装满棉絮与草根的抵抗
卢沟桥的石狮突然睁眼
把五百年的沉默吼成炮响
台儿庄的月光碎在刀刃上
每块残砖都长出牙齿
敢咬住坦克履带的
是书生掌心的老茧
南京城的钟戛然停摆
三十万颗露珠在刺刀尖凝结
但大后方的云雾里
有孩子用血书写的课本
“江底沉着母亲的银簪
那是不屈的信念
终将化作斩浪的鱼雷”
野人山的蚂蟥饮饱了
远征军的钢盔却长出青苔
戴安澜的怀表里
停着1942年最后的秒针
而怒江正把断桥的铁索
锻造成射向东京的弓弦地雷在民歌里传唱
赵一曼的钢笔比迫击炮锋利
当平型关的峭壁突然转身
整条山脉都亮出脊椎
那被煤油灯熏黑的《论持久战》
正在油印机上孕育胜利十四年,足够把墓碑长成稻穗
让弹壳开出映山红
今天,我们掌纹里仍藏着未炸裂的雷管
轻轻摩挲,便会溅起燃烧的星空
筝响的军魂
——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祭
文/曹赟(河南)
当琴弓触碰沉睡的松根,
音符沿着山脉的经脉向八方延伸;
当琴弓轻抚河床的沙砾,
音符沿着水纹的印记向四野荡漾。
你们归来,没有敲叩谁家紧闭的门。
带着江南雾里结疤的肩嵴,
带着雪原深处蹄印中抽出的冰棱。
海神献出整幅战袍,
只为覆盖搏浪翻涌的不屈魂灵;
界碑刺穿穹顶寒星,
只为高扬那峰之上不落的信仰。
直到某个拂晓,
集结的军令化作地脉深处涌动的雷霆——
你们从云端跃下,
像远古希腊军阵在冲锋,
让玉崩断坠入无垠的寂静,
在天地之间,
激荡铮铮长鸣!
注:诗中的“玉崩”指琴弦在疾速挥驰中断裂,既暗示冲锋的力度,又以“玉”与“鸣”的意象组合,象征军魂不灭的精神回响。
川军士兵张志华
文/夏小林
你的名字,
是我母亲告诉的,
她说你是我外公。
八十九年她等你,
不知还能等多久?
在1936年的时光里,
你成了川军的一个兵,
你三岁的女儿望着你的背影,
从此天涯各一方。
川军出川去抗日,
不知你在队伍的啥位置。
军人行踪是秘密,
无音无讯几十载。
想知道,
你的鲜血流何处,
你倒向的是哪一方。
如今抗战胜利八十载,
我们为你骄傲,
因为,
你是川军的一个兵。
年迈的母亲,
不问爹来只问娘,
只因你离开时,
她太小。
她已不知你是川军的兵,
她只知道,
你,
是她的爹。
历史不会忘记
文/冯永东
历史不会忘记
1931年的9.18
侵略者的魔爪伸向我国东北
“三个月占领全中国”的扬言
成了八十年来最可笑的狂妄
历史不会忘记
1937年的7.7
卢沟桥上敌军的无端挑衅
激起中国军人的强烈愤慨
抗战的烽火从此越燃越旺
历史不会忘记
1937年的12.13
南京大屠杀的血雨腥风
300000背后滔天罪行
将被永远印在教科书上
历史不会忘记
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
仿佛一部悲壮的史诗
小米加步枪的信念里
是同仇敌忾坚强如钢
历史不会忘记
1945年的8月
《大公报》头版特大字号
仿佛穿透云霄的洪钟巨响
宣告侵略者的无条件投降
在走过的八十年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在走过的八十年里
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在走过的八十年里
中华民族日益富强
历史不会忘记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百折不挠的中国人民
在来来无数个八十年里
她将谱写惊天动地新篇章
历史的回音
——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有感
文/赵忠林(新疆)
在历史的褶皱里寻觅
那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
抗日的峰火
是民族觉醒的晨曦
黑暗中
希望的火种悄悄传递
每一寸山河
都沦为生死的战场
每一次呼吸
都夹杂着硝烟的悲壮
台儿庄大捷
表达着中国人不屈的斗志
百团大战的怒吼
是刺向侵略者的利剑
地道战的坚守
就是对敌的铜墙铁壁
每一个故事
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岁月流转
八十载悄然逝去
如今
在这和平如诗的时代
阳光温柔
却不能让我们忘却那段血与泪的历史
抗日的精神
永远是民族血脉中的滚烫记忆
抗联组诗
文/周平
(一)
松桦之恋
一棵高大魁梧的松树
与一棵细小婀娜的白桦树长在一起
你长我也长
不离不弃
两位生死相依的抗联战士
靠在那两棵树上
说着知心话
等把日本鬼子赶出去
我们就结婚
生一堆娃
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
战争还没有结束
战友们把他们埋在了树下
没有碑文
没有坟头
松还是那样魁梧
桦还是那样苗条
风吹来
桦扑向松的怀里
他们的根早已连在了一起
相互缠绵着
依恋着
永不分离
(二)
蒲公英花为谁开
来到抗联露营故地
正值春末之际
满山开满了蒲公英
黄黄的花朵
有的已长出白色的花伞
等待着风
将她们送上天空
落到山岗
落到营地
落到烈士纪念碑下
明年再一次盛开
那是对抗联烈士们最好的献礼
(三)
抗联地窨子怀想
看到抗联战士当年住过的地窨子
已塌陷
剩下残垣断壁
本来就是地窨子
三九严寒
大雪封山
连门都推不开
让战士们感到窒息
拼死也要出去
与鬼子战斗到底
一缕阳光射进土屋
战友们钻出来
搂抱在一起
我们还活着
蹦啊跳啊
歌声响彻了晨曦
80年过去了
住在高楼大厦的人们
您想过他们吗
曙光
江秋容(江西)
八月的风,洇开一幅水墨画卷
一排排绿浪正步行走
金质的暖色切开云层
来回擦拭着烽烟之后的晴空
阳光的种子,丈量
八十周年的纹理
新穗,带着露珠
在晨曦里抽枝,拔节
流动的长风,起飞的翅膀
钢枪的余温在掌心
护卫着地平线的每一声心跳
号角吹响,让排山倒海
成为一个
实实在在的名词
太行山抗日军政大学
文/张书杰(河北)
青石板的课桌还留着
刺刀刻下的不等式:
"子弹速度 > 课本厚度"
教授用硝烟在黑板上
推导出最简公式——
步枪射程 =
民族气节 × 太行高度
女学员把情书折成
地雷构造图,第一行总是
“亲爱的同志,
让这封信被战火签收...”
而清晨的操场上
绑腿布丈量出
新的欧几里得公理:
"所有奔赴前线的直线
永远平行于黎明"
黄河儿女,燕赵子弟
“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
太行山挺起祖国脊梁
从胜利走向胜利
看倭寇投降!东方崛起!
英雄的土地鲜花烂漫
文/汪邦年
这里曾经血雨腥风
这里曾经硝烟弥漫
这里曾经枪声动地
这里曾经号角连天
日寇曾在这里烧杀抢掠
新四军曾在这里浴血抗战
哦 上窑山
一片英雄的土地
曾被烈士的鲜血浸染
今天 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
我们来到这里
蓝天白云下
上窑 山青水秀
和畅春风里
新四军纪念林松柏滴翠
陈列馆展厅
一位鹤发童颜的老战士
向我们介绍他亲历的战史
爱国主义的情怀
使得他精神矍铄
侃侃而谈
于是 我想到
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
使得这片英雄的土地
旧貌变新颜
而眼下
曾浸染过烈士鲜血的上窑山
正盛开着鲜艳的红杜鹃
八十年后的明亮
——庆祝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王朝明
不必点燃烽火
那些刻进年轮的伤痕
早已长成参天的模样
八十年 足够让
一枚弹壳锈成勋章
让一片焦土 捧出春天
我们站在时间的河床上
看历史的浪花翻涌
每一滴 都闪着不屈的光
风穿过纪念碑的棱角
把故事吹成新的炊烟
孩子们在草坪上奔跑
他们的笑声里
有先辈们未写完的诗行
此刻 阳光正好
我们举起杯 不是为了遗忘
是为了那些倒下的身影
能看见 这人间
正如他们所愿的明亮
广汉硝烟里的星辰
文/王家凤
广汉的青石板记得
草鞋踏碎黎明的霜
一万四千多壮士从雒城出发
扁担压弯半袋红苕
祠堂鼓点震落檐角残雪
每一道战壕都长出川音
当机枪撕开汉州的云
他们将姓名种进焦土
竹筒盛着的井水
在弹雨里辨认腰间竹编
雒城墙垛口的青砖
还烙着弹壳滚烫的印痕
辣椒面捂住的伤口
在河面洇成带血的花
而广汉的炊烟固执地飘向西南
今夕鸭子河静静流淌
芦苇深处锈蚀褪色的号声
二百五十八名阵亡将士
陵园碑文爬上苔痕
像未凉的茶垢
每一粒飞尘都在低语
那些将骨头种进他乡的广汉儿郎
已在夜空里长成星辰
英魂
文/王家凤
站在和平里,回望烽烟
当阳光穿透岁月的罅隙
温存地抚过这片土地
我们伫立在安宁的怀抱
心潮溯向炮火撕裂的往昔
九一八的残梦,冻裂的版图
黑土地在铁蹄下呜咽
卢的弹痕,嵌入那长夜
平型关硝烟,撕碎骄狂
台儿庄血火,淬炼脊梁
一寸悲壮的守望
听狼牙峭壁,五壮士的呐喊回荡
乌斯浑河寒涛,托起八女英魂
她们担起山岳的重量
多少背影隐于战火深处
名字沉入江河的浩荡
精神却如繁星灼灼
引我们航向黎明的渡口
看白鸽翅尖划破湛蓝
炊烟缠绕书声
怎能遗忘?那浸透大地的热血
是英魂,奠基了今日的晨光
让我们在晴空下,深深俯首
向永不褪色的英魂,致敬不朽
激励我们守护每寸山河
守护这,用生命点亮的盛世天长
抗战光环的接力
文/王家凤
张自忠的鲜血染红河滩
他未竞的冲锋号
化作东风快递的轰鸣
长城砖缝的弹壳
长成北卫星的铆钉
每一颗都指向延安窑洞的油灯
马兰基地的黄沙中
林俊德把生命凝成坐标
他攥紧的核爆数据
正托举着嫦娥探月的光
南海礁盘的烈日下
战士们用脚印丈量海疆
他们站成的界碑里
生长着袁隆平留下的稻浪
敦煌戈壁的星空下
科研团队调试着反导系统
那些穿透夜空的雷达波
正续写着赵一曼未寄的家书
从战场到实验室的距离
是千万人传递的体温
每个时代都有人
把光环淬炼成新的火种
缅怀先烈,牢记使命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文/刘淑芹
1937年7月7日的天空
乌云遮住了太阳
可恶的小日本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烧杀、掠夺、强奸
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
中华民族陷入危难之际
然而,我华夏子孙
自古就是不屈的民族
面对外来强敌
从不卑躬屈膝
在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下
高呼着——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誓死保卫祖国
经历八年浴血奋战
将日寇彻底赶出中国
如今抗日战争
已胜利八十周年
让我们满怀深情说一句:安息吧!
为共和国抛头颅
洒热血的先烈们
祖国和人民永远铭记你们




袁秀苇,笔名芦苇,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人。一个安坐于文字中的女子,喜欢穿行在文字里,尤喜古韵。愿在错落的文字里活出自己的淡定与优雅,作品散见于众多纸刊及微刊平台。亦有戏剧作品获奖、被搬上文艺演出舞台。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地方作家协会会员,夹江县诗词学会副会长。《雅风小筑》《醉墨流芳》《时代精英文学》微刊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会理事,《夹江县老年诗词选刊》编委,会刊《古泾口诗词》编委。望岳雅集公益诗词学校第二期高研班毕业,西岳书院副总院长兼三区总院长。九州文学会•经典文坛网•四川网总裁。中国文艺工作者联合会会刊《百花园地》总编审。
投稿热线:15281966875(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