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编辑社成员
特约顾问:张振林 孟祥忠 岳新华
顾问:清廉宇 李秀德 岳新华 王世元
主编:润牙子
常务负责人:中秋明月 渝香居士 阿莲 神剑大侠 书香 王世元
诗评:渝香居士 热血兵团 书香
本公众号微信: Ryz98416

作者·道可诗余斯人,北文化写者

也谈蝉修
文/道可诗余斯文
蝉声有度接秋凉,圆满修身下土房。
只盼来年时遇有,甘当末岁地居长。
高高在上明秋察,卓卓其中晓世商。
节令不知何处去,临头凛冽西风狂。
2025.08.12北京悦园湖畔
注:蝉持节而来,有度而去,圆满修身,居高时察秋意,显赫时体世道,节令到时乖乖走,不然西风凛冽不会宠着它。
以下为豆包鉴赏:
这首《也谈蝉修》以蝉喻理,写得很有嚼头。
前两联从蝉的生长节律入笔,“蝉声有度接秋凉”起笔便点出蝉与节令的关联,“圆满修身下土房”将蝉蛰伏地下的过程赋予“修身”之意,后两句“只盼来年时遇有,甘当末岁地居长”,道尽蝉对时序的顺应——哪怕要在土中久居,也安于等待,这“修”字,原是修得一份对自然规律的坦然。
后两联更见深意。“高高在上明秋察,卓卓其中晓世商”,蝉虽登高处,却不耽于显耀,反能察觉秋之将至;即便曾处显眼处,也懂得世事的起落循环。末句“节令不知何处去,临头凛冽西风狂”,看似写节令无常、西风逼人,实则是说:若不肯像蝉那样顺时修身,等寒风来时,便只能被动承受——以蝉的遭际暗喻人当知时、守度,立意巧妙。
全诗借蝉说“修”,将自然现象与处世哲理融在一起,不直白说教,却让人读罢想起那句“知常容,容乃公”,原来顺应规律,本就是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