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破障悟真
雷峰塔内,诵经声如潮水般涌动着。
赵明月随着选妃队伍一步步登上狭窄的旋梯。身边的少女们眼神呆滞,脚步虚浮,显然都中了某种迷药。她偷偷掐了下自己的大腿,确保济公给的药丸仍在发挥作用。
转过一个拐角,领头的祭司突然停下。赵明月踮脚望去,只见楼梯尽头是一扇青铜门,门上雕刻着火焰吞噬人脸的图案。两个戴着鬼面的守卫正挨个检查少女们的手腕。
"糟了..."赵明月心头一紧。她腕间因长期服用解药形成了淡淡的金色纹路,在火光下格外显眼。
队伍缓缓前进,眼看就要轮到她。就在此时,塔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接着是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整座塔都摇晃起来,碎石簌簌落下。
"敌袭!"有人大喊。
守卫们纷纷冲向窗口。赵明月趁机闪到阴影处,从发髻中取出一根银针——这是薛婆婆临行前偷偷塞给她的。她贴着墙根挪到青铜门前,发现锁孔形状奇特,像是一朵燃烧的莲花。
"济公说的没错,果然是火罗教的'业火锁'..."她将银针弯成特定形状,插入锁孔轻轻转动。
"咔嗒"一声轻响,门开了条缝。赵明月闪身进去,眼前景象让她呼吸为之一窒——
塔顶是个圆形祭坛,四角燃着青色火焰。中央铜柱上绑着奄奄一息的张煜,他胸前伤口还在渗血。祭坛边缘,红袍翻飞的摩尼仸正背对着她,手中匕首高举,对着夜空念念有词。
更可怕的是,整个杭州城的景象通过某种法术投影在塔顶的穹窿上:街道上满是发狂的百姓,他们互相撕咬,如同地狱恶鬼。灵隐寺方向,僧人们结成人墙保护老弱妇孺,但不断有人倒下...
赵明月正要上前,突然听到头顶传来熟悉的歌声: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一道破破烂烂的身影从天窗飘然而下,正是济公!他落在祭坛中央,破扇子"唰"地展开,正好挡住摩尼仸刺向张煜的匕首。
"阿弥陀佛。"济公笑眯眯地行礼,"教主别来无恙?"
摩尼仸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冷笑:"济癫,你终于来了。"他袖袍一挥,祭坛四周突然升起火焰屏障,将所有人困在其中,"正好用你的罗汉血为我姊祭奠!"
济公的扇子摇了摇:"教主为报姊仇,布局二十年,可曾想过令姊若在天有灵,可愿见你造此杀孽?"
"闭嘴!"摩尼仸俊美的面容突然扭曲,"你们汉人害死我姊时,可曾想过今日?"
济公不慌不忙地盘腿坐下:"令姊之死,确是一桩惨案。但害她之人,真的是这些无辜百姓吗?"
躲在阴影处的赵明月看到济公悄悄对她使了个眼色。她心领神会,借着二人对话的掩护,悄悄向张煜挪去。
摩尼仸手中匕首燃起青色火焰:"少废话!当年商队遇袭,三十八条人命,除了赵德安和张远山,无一生还!而幕后主使——"他指向穹窿上的杭州影像,"就是现任知府的爹!他为夺商队财宝,勾结马贼下毒!"
济公叹道:"冤有头,债有主。知府父子确实罪孽深重,但城中百姓何辜?"
"哈哈哈!"摩尼仸仰天大笑,"当年我姊又何辜?她才十六岁!"他突然扯开红袍,露出心口处一道狰狞伤疤,"这刀疤,就是她临终前通过秘法传给我的!我要让全杭州尝尝这痛苦!"
趁他情绪激动,赵明月已摸到铜柱后。她轻拍张煜的脸颊,后者微微睁眼,眼中黑气弥漫。
"张公子!"赵明月低声唤道,"是我!"
张煜的嘴唇蠕动着,却发不出声音。赵明月这才发现他脖子上套着个铁环,上面刻满诡异符文。她试着用银针撬锁,铁环却突然收紧,勒得张煜脸色发青!
"什么人!"摩尼仸猛地转头。
济公的扇子突然飞旋而出,在祭坛上划出一道金光,暂时隔开了摩尼仸的视线:"教主且慢!老衲还有话说。"
摩尼仸冷笑:"想拖延时间?"他双手结印,穹窿上的影像突然聚焦到灵隐寺——寺中僧人正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脸上黑气缭绕。
"嗔毒已发,子时将到。"摩尼仸狂笑,"届时全城怨气将汇于塔顶,助我完成'红莲业火'大法!"
济公突然笑了:"教主可曾想过,为何令姊临终前只传给你伤疤,却不传复仇之念?"
摩尼仸一怔:"胡说什么!"
"老衲方才神游地府,恰遇令姊魂魄。"济公的声音忽然变得空灵,"她说..."
"住口!"摩尼仸暴怒,手中匕首化为一道青光刺向济公!
济公不躲不闪,任匕首穿胸而过!赵明月失声惊呼,却见济公身上并无血迹,被刺穿的"身体"如水中倒影般晃动。
"幻身?"摩尼仸惊疑不定。
"非幻非真。"济公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教主请看——"
祭坛中央突然浮现出一幕景象:二十年前的戈壁之夜,摩尼雅中箭倒地,年轻的摩尼仸(那时他还叫阿史那)抱着姊姊痛哭。摩尼雅用尽最后力气,在他胸口划下那道疤,却说:"记住这痛...但不要...报仇...仇恨只会...延续痛苦..."
景象消散,摩尼仸踉跄后退:"不...这不是真的!姊姊明明..."
"明明要你报仇?"济公的真身突然出现在张煜身旁,破扇子轻轻一划,铁环应声而落,"那为何她给你的遗言是'不要报仇'?"
摩尼仸跪倒在地,红袍委顿:"你...你篡改记忆..."
济公摇头:"老衲没这本事。是你自己被仇恨蒙蔽,扭曲了记忆。"他指向张煜,"就像这位张公子,一直以为父母是赵德安害死的,实则真正仇人是知府。"
张煜剧烈咳嗽着,眼中黑气稍退。赵明月扶他坐起,发现他心口的黑茧正在剧烈搏动。
"时辰到了!"摩尼仸突然跃起,双手高举,"就算姊姊不要我报仇,我也要这满城人为她陪葬!"
塔外传来震耳欲聋的钟声——子时已至!穹窿上的杭州影像突然变成血红色,无数道黑气从城中各处升起,向雷峰塔汇聚而来!
济公面色凝重,迅速在张煜背上画了道符:"张施主,现在只有你能破此局。你体内积攒的怨气,可暂时阻挡这些黑气入塔。"
张煜虚弱地问:"我...该怎么做?"
"放下。"济公直视他的眼睛,"放下仇恨,怨气自消。"
摩尼仸已在祭坛中央摆出五心朝天姿势,无数黑气如百川归海般涌入他体内。他的身体开始膨胀,皮肤下如有活物蠕动,额间火焰纹亮得刺眼。
"来不及了..."赵明月急得直掉泪。
张煜望向穹窿上的影像——灵隐寺的僧人们已倒下一半;薛婆婆的小庙被狂徒围攻;街上百姓如行尸走肉...而在这些画面中,他突然看到自己:满心仇恨,一心只想报仇的自己。
"我..."张煜闭上眼睛,两行热泪滚落,"我放下..."
话音未落,他心口的黑茧突然爆开!但出乎意料的是,涌出的不是黑气,而是道道金光!那些缠绕心脏的黑色丝线寸寸断裂,化为金色光点升腾而起。
济公欣慰地笑了:"善哉!转怨为慈,即是菩提。"
金光与涌来的黑气在空中相撞,竟暂时阻住了怨气的流动。摩尼仸暴怒,隔空一掌击向张煜:"找死!"
济公的破扇子迎风一展,化作丈余高的屏障挡住这一击。他转头对赵明月喊道:"快!用你的血点在张煜眉心!"
赵明月不假思索,咬破食指按在张煜眉心。奇异的是,她腕间的金色纹路突然延伸开来,与张煜体内涌出的金光交织,在祭坛上方形成一张巨大的金网!
摩尼仸见状,疯狂催动法力。整座雷峰塔开始摇晃,砖石崩落。穹窿上的影像显示,杭州城已陷入彻底混乱,连知府衙门都被暴民攻破...
就在此时,一道翠影穿过火焰屏障——是薛婆婆的翠鸟!它口中叼着个小瓶,在祭坛上空盘旋。
济公大喜:"解药成了!"他纵身跃起,接过小瓶,对摩尼仸道,"教主,令姊临终前还有句话。"
摩尼仸一怔:"什么?"
"她说..."济公的声音突然变得温柔似水,"阿史那...要活着...替我看看...江南的...莲花..."
摩尼仸如遭雷击,浑身颤抖:"不...不可能..."他额间的火焰纹突然裂开,鲜血汩汩流出。
济公趁机将瓶中液体洒向穹窿。液体遇风化作细雨,洒向影像中的杭州城。凡雨滴落处,黑气顿消,发狂的百姓纷纷倒地昏睡。
"不!"摩尼仸绝望地嘶吼,"我的红莲业火!"他疯狂地扑向济公,却在半途突然僵住——心口那道疤竟开始流血!
济公叹息:"令姊留下的最后封印,就是防你造此大孽。"
摩尼仸跪倒在地,红袍被血浸透。他颤抖着伸出手,似乎想触碰空中的某个幻影:"姊姊...我..."
话未说完,他的身体突然自燃起来!青色火焰中,摩尼仸却露出解脱般的微笑,最后化作一朵燃烧的红莲,消散在夜风中。
随着他的消失,雷峰塔开始崩塌。济公一手拉起张煜,一手拽住赵明月:"走!"
三人刚跃出塔顶,身后就传来轰然巨响。雷峰塔——这座见证了无数传说的古塔——在烟尘中化为废墟。
夜空中,红云散尽,星光重现。
杭州城渐渐恢复了平静。济公带着二人落在西湖边,张煜已陷入昏迷,但面色安详。赵明月也因失血过多而摇摇欲坠。
"他...会好吗?"赵明月虚弱地问。
济公检查着张煜的脉搏:"怨气已消,心结已解。剩下的..."他望向灵隐寺方向,"就看薛婆婆的本事了。"
远处传来嘈杂的人声——是幸存的僧人们正组织百姓救治伤者。济公的破扇子摇了摇,突然对着虚空说道:"秦相爷,看够了吗?"
赵明月一惊:"秦相?"
虚空中传来一声冷哼,接着是衣物摩擦的窸窣声,很快远去。
"果然是他。"济公冷笑,"这场劫数背后,少不了这位'贤相'的影子。"
赵明月还想再问,却见济公突然面色一变:"不好!薛婆婆有危险!"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