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染青丝
文/牟福香
河边绿树鸟栖时,月上长空旅燕迟。
玉色云天花照影,银光塞路客扶枝。
更深北阁笙歌毕,夜景西楼粉黛姿。
又忆江南身十载,而今风雪染青丝。
七律:荷花红
荷花绽放映池红,莲女乘舟歌入空。
青盖铺成开御路,白鸥逸兴做行宫。
霞飞一缕穿云透,露滴千珠落翠葱。
出水芙蓉尘不染,回看美景九州同。
七律:夏日
夏日炎蒸火烤时,忧嗟故友自心知。
举头北望成幽梦,极目南天寄小诗。
岁月离愁鱼雁断,音书情话莫来迟。
佘生盼聚沧州地,解我胸中无限思。
七律:游园
遥望湖边绿玉开,远方仙鹤碧空来。
红妆含笑看班竹,青鸟寻香踏紫苔。
滿目黄花松下绽,百年老柳夏时哀。
南风吹动溪中水,暑日炎云费解猜。
牟福香的这四首七律,或咏怀、或写景、或寄情,皆以细腻笔触勾勒意境,在格律之中见真情,如四幅小品,各有风姿。
一、《七律:染青丝》—— 岁月藏于景,乡愁凝于发
全诗以“景”起兴,以“情”收束,将漂泊之思藏于暮色与风物之中。
首联“河边绿树鸟栖时,月上长空旅燕迟”,以“鸟栖”“月上”“旅燕迟”铺展黄昏至夜的静谧,“迟”字暗合旅人归心,为“乡愁”埋下伏笔。
颔联“玉色云天花照影,银光塞路客扶枝”,以“玉色”“银光”绘月夜之清,“客扶枝”则显旅人孤寂,景中含情,不言愁而愁自现。
颈联“更深北阁笙歌毕,夜景西楼粉黛姿”,转写夜色深处的人间烟火,笙歌、粉黛虽热闹,却反衬“客”的疏离,愈见漂泊之寂。
尾联“又忆江南身十载,而今风雪染青丝”,卒章显志,“十载”言漂泊之久,“风雪染青丝”将岁月沧桑与乡愁熔于“青丝”一变,前面积累的景物皆成“忆”的背景,余味悠长。
全诗借景抒情,层层递进,“染青丝”三字举重若轻,道尽时光与乡愁的重量。
二、《七律:荷花红》—— 一池清艳里,藏尽天地宽
此诗专写荷花,既绘其形,更赞其神,兼带对“九州同”的阔大寄望。
首联“荷花绽放映池红,莲女乘舟歌入空”,以“映池红”写花之盛,“歌入空”添生气,声色相融,开篇便见夏日荷塘的鲜活。
颔联“青盖铺成开御路,白鸥逸兴做行宫”,想象奇绝:“青盖”(荷叶)如“御路”般铺展,白鸥以荷塘为“行宫”,将荷塘小景写得气势开阔,赋予自然以灵动意趣。
颈联“霞飞一缕穿云透,露滴千珠落翠葱”,细摹光影与露珠:霞穿云、露落叶,“千珠”映“翠葱”,画面晶莹剔透,尽显荷花所处环境的清美。
尾联“出水芙蓉尘不染,回看美景九州同”,由花及志,赞荷花“尘不染”之质,更以“九州同”升华意境,让荷塘之美超越一隅,暗含对天下清朗的期许。
全诗景中见趣,趣中见志,小中见大,独具匠心。
三、《七律:夏日》—— 炎暑难掩思,尺素寄故知
夏日的燥热与对故友的思念交织,诗中满是急切的牵挂。
首联“夏日炎蒸火烤时,忧嗟故友自心知”,以“火烤”写暑热之烈,“忧嗟故友”直抒胸臆,点出“思念”主旨,“自心知”见情谊之深,无需言说。
颔联“举头北望成幽梦,极目南天寄小诗”,“北望”“南天”写空间之隔,“幽梦”“小诗”则是思念的载体,虚实相济,道尽相见之难。
颈联“岁月离愁鱼雁断,音书情话莫来迟”,明写“鱼雁断”的怅惘,暗催“音书来”的急切,“莫来迟”三字如耳边叮咛,见情之恳切。
尾联“佘生盼聚沧州地,解我胸中无限思”,以“盼聚”收束,将“无限思”的沉重寄于“沧州相聚”的期许,虽有离愁,终存暖意。
全诗语言质朴,如话家常,却将夏日的焦灼与思念的迫切写得真切动人,“故友”二字贯穿始终,情深意笃。
四、《七律:游园》—— 游园见物感,闲愁藏于景
游园所见,皆入诗中,景中藏着淡淡的怅惘与不明的思绪。
首联“遥望湖边绿玉开,远方仙鹤碧空来”,“绿玉”(荷叶或绿树)初绽,仙鹤自来,开篇清新开阔,有灵动之气。
颔联“红妆含笑看班竹,青鸟寻香踏紫苔”,“红妆”“班竹”“青鸟”“紫苔”,画面色彩明丽,动静相衬,游园之趣跃然纸上。
颈联“滿目黄花松下绽,百年老柳夏时哀”,笔锋一转,“黄花绽”尚显生机,“老柳夏时哀”却添沧桑,“百年”“哀”字暗透时光易逝之感,与前文的明快形成对比。
尾联“南风吹动溪中水,暑日炎云费解猜”,以“南风”“溪中水”“炎云”收束,景依旧,却以“费解猜”三字留白,将游园时莫名的怅惘托于自然,余韵朦胧。
全诗景随步移,情随景生,末句的“费解猜”让寻常游园多了一层含蓄的哲思,耐人寻味。
四首诗皆严守七律格律,对仗工整,韵脚和谐,可见作者功底。而更动人的,是其“景中藏情,情随景迁”的笔法——或乡愁、或豪情、或思念、或闲愁,皆借具体风物流露,不直白,却入味,如细品清茶,初觉平淡,回味方知其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