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人间灯火
(一)三百年后·茶楼说书
杭州城,醉仙楼。
醒木一拍,满堂寂静。
说书先生捋着胡须,眯眼道:
“上回说到,那济公活佛与无相魔同归于尽,魂灯湮灭,西湖水干……”
角落里,一个小乞丐忽然举手:“先生,济公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啊?”
说书人一怔,手中茶盏“当啷”落地。
茶汤泼洒间,映出个邋遢和尚的倒影——正冲着众人咧嘴傻笑。
(二)菩提重生
临安巷尾,白衣女子缓步而行。
她腕间十八颗菩提子莹润如玉,其中一颗刻着小小的“济”字。忽有顽童撞来,女子扶住孩子时,指尖掠过其眉心——
守宫砂一闪而逝。
“霜儿姑娘!”街坊招呼,“又去灵隐寺上香啊?”
女子轻笑:“不,去雷峰塔送灯。”
她怀中,一盏粗陶灯正静静燃烧。
(三)塔影灯魂
残阳如血,柳霜儿将陶灯放在塔基裂缝处。
“大师。”她对着空气自语,“您要的人间烟火,我带来了。”
灯焰突然窜高三尺,火中浮现无数画面:
醉汉用最后铜钱给野狗买肉
妓女偷偷埋葬病死的姐妹
贪官夜半撕毁诉状放走冤民
原来济公散尽修为,化作千千万万人心中的一点善念。
(四)疯僧再现
夜幕降临,柳霜儿转身时撞到个醉醺醺的身影。
“哟,姑娘。”破蒲扇挑起她的下巴,“老衲看你面善,像欠我三碗酒钱……”
月光照亮那张脏脸——三分像济公,七分像玄净,眼角却挂着沈芸娘的泪痣。
柳霜儿腕间菩提子突然发热,她猛地抓住和尚手腕:
“您究竟……”
和尚哈哈大笑,甩开她的手踉跄远去,歌曰:
“是魔是佛不重要,酒肉穿肠最逍遥——”
“若问真身何处寻,且看人间灯火遥!”
(五)灯影千秋
翌日清晨,灵隐寺小沙弥发现塔前陶灯。
灯油已枯,灯芯却凝成金红色舍利。方丈捧起时,忽听身后有木鱼声。
回头只见晨雾中,个背影正在扫落叶。
“师叔祖?”方丈惊呼。
那人转身,却是柳霜儿的脸。她竖起食指抵唇:
“嘘——佛魔皆幻,灯火长明。”
(全剧终)
后记·人间偈
疯和尚是真是假?
魂灯灭没灭?
谁知道呢——
反正西湖边永远有个讨酒喝的邋遢汉,
姑娘腕间总会长出新的菩提子,
而雷峰塔的影子……
每到子时就会变成一盏灯的模样。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