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晏子
王永标
居官久,赚得清风两袖。内治仁施黎庶救。国威凭智守。
三士恃功驱走,一世虚名不受。风骨无关容貌丑。泽披千载后。
诗评
王永标的《谒金门·晏子》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晏子的为官风骨与历史影响,全词字字精准,如刀刻般凿出一位贤臣的精神画像。
一、以“事”显品,立起清正底色
开篇“居官久,赚得清风两袖”,用“久”字点出晏子仕途漫长,却以“清风两袖”作结,寥寥数字便立起其廉洁奉公的形象。“内治仁施黎庶救”写他对内施政爱民,“国威凭智守”赞其对外以智慧维护国家尊严,两句涵盖内政外交,尽显晏子作为政治家的担当,事迹虽简,却让“贤”字有了坚实依托。
二、以“行”见骨,凸显刚直品性
“三士恃功驱走”,暗合晏子“二桃杀三士”的典故,既显其智谋,更见其整顿朝纲的果决;“一世虚名不受”则直击其务实本性,与那些追名逐利者形成鲜明对比。这两句从行事到心性,层层深入,让晏子的刚直与清醒跃然纸上。
三、以“评”升华,穿越千载回响
结句“风骨无关容貌丑。泽披千载后”堪称点睛之笔。前句打破以貌取人的偏见,强调真正的风骨在于内在品格,呼应晏子“身材矮小却气度非凡”的史实;后句则将视角拉向历史长河,写其德泽惠及千年,既是对晏子一生的盖棺定论,更暗含对后世的启示——唯有清正风骨与为民之心,方能跨越时光,永远被铭记。
全词紧扣晏子生平关键节点,以“清风”“仁施”“智守”“风骨”等词串联,既见历史真实,又含人文温度,短短数句,便让一位清廉、智慧、刚直的古代贤臣形象立体起来,读来令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