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140

大比武
刘家国
这是我在山东红旗机械厂八年来参加的唯一一次实弹射击比赛。
比赛地点位于厂部大楼西边一个狭长的山坳里;它三面环山,地理位置优越,安全系数很高。
那年的八月底,暑气早退,秋高气爽,绿草如茵,山花烂漫。天空渐渐升高了的朵朵白云,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正所谓:二八月里看巧云。抬头东望,有的如四蹄腾空嘶鸣的战马,有的像展翅翱翔搏击长空的大鹏,在湛蓝的天空映衬中俯瞰着这片苍绿的山峦。
我作为四连五人参赛队伍中的一员,和全体参赛的战友们一起,提前一天到达现场熟悉地形。射击阵地在山坳的最里端,要求队员经过一个大约三百米的缓坡,越过一条五米宽半人深的山沟,然后爬上一个陡坡,进入射击阵地,整个距离差不多八百多米。比赛枪支使用各连自带的半自动步枪,每枪五发子弹,卧姿射击,目标是百米外的固定胸环靶;使用轻机枪的加分。进入射击阵地的途中要求队员必须单手或双手持枪,不得肩背或腋下夹枪。从起点开始计时到上去射击完成,以用时最短和弹着点的最高环数作为评判标准,前三名以此类推。
从山下大路边的起点,到通往射击阵地有一条若隐若现的小窄山路,杂草丛生崎岖不平。途中过沟爬坡,要手脚并用,沟两旁还有不少荆棘,要小心避开。如果是快速奔跑进入射击阵地,虽然用时短,但在气喘吁吁下仓促射击,必然会影响成绩,想休息片刻平定一下呼吸再瞄准射击,又延长了时间得不偿失,算是白跑了;如果慢一点爬上去,射击精度有了,但途中时间又会拉长,还是不行。总之,这是一次对体力耐力和射击精度的一次全面考核,想取得好成绩,就要跑得快打得准。
此次比武对参赛队员的要求是身体健康、经过军事训练的、并具有一定射击水平的,特别强调要心理素质过硬的。赛前连指导员对我们说,这叫越野射击比赛,需要具备团队精神,互相帮助互相配合,需要你们自己安排妥当。他最后嘱咐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谁在前谁在后,途中出现问题怎么办,进入射击阵地多长时间再瞄准击发,我们也相继做了精心准备。我们这五个人在平常训练中都是成绩比较优秀的,特别是在抢占山头的训练中都是名列前茅的。我们在七六年厂里举办的毛主席逝世悼念大会上,也都是单手持枪立于胸前不低于十五分钟的,对于这次比赛,我们觉得还是满有信心的。但训练归训练,和实弹射击比赛毕竟是两码事,我们不敢掉以轻心,都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熟悉地形后的第二天,五支参赛队伍在八点钟准时到达了起点并列队完毕。只见不远处三面的山梁上,都插满了飘扬的红旗,翠绿的山峰被画出来一个红色“心”型的图样,把整个山坳清晰地围拢了起来,显得格外庄严美丽。两侧山梁上每间隔几十米,站着一个手拿小红旗的战友,他们居高临下,随时报告山坳里的情况。一切准备就绪,九时整,一声令下,第一支参赛队伍在观众的呐喊助威声中,犹如离弦之箭,射向了山坳深处……
赛前抽签决定,我们被排在了第三个出发的位置。在快速前进中我们发现,这条本来若隐若现的狭窄的小山路,早已被踏的成了一米多宽的碎石路,半人深的宽沟两旁,也被爬得不再陡峭了。沟下碎石遍布,沟沿的荆棘丛中,挂着一些丝丝缕缕的衣服线条,大石头上还有斑点血迹……霎那间,我仿佛看到了前面战友们那不畏艰难奋勇争先拼命攀爬的激烈场景,内心震撼不已。
聊以自慰的是,我们五个人都没有脱靶,团体成绩也没有垫底,得了个优秀组织奖。八连获得了团体第一名,八连的杨洪利获得了个人第一名和优秀射手的称号。杨洪利,身高一米八,体格健硕,虎背狼腰,猿臂长腿,肌肉发达,是我们一起进厂的知青战友。他学生时期在县第一中学田径队,主项是跳高跳远和铁饼投掷,并多次参加过地区运动会。作为八连的机枪手,他奔跑途中单手提枪如儿戏,越沟爬坡健步如飞,首先进入射击阵地,几个点射全部命中,之后又帮助晚来的战友调整呼吸,稳定情绪,他们个个都取得了好成绩。
在军工厂里参加的综合军事训练和这次实弹射击比赛,意义非凡,影响深远,既锻炼了意志,又积累了许多经验。当年参赛的许多同志若干年后纷纷表示,在各自的岗位上,在民兵训练中都发挥了用武之地,带出来一大批优秀的民兵骨干。
我调回原籍后,因单位地处沿海,上级武装部给民兵连配备的是三人操作的重机枪一挺,半自动步枪十支,手榴弹一箱十颗,还有若干救生器材和救生物资等。作为民兵连的兼职指导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把在军工厂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写进了训练大纲,在常态化制度化的训练中严格要求并加以实施。无论是日常武器装备的维护管理,还是实弹射击武装泅渡,在本系统乃至全市的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交出了合格满意的答卷。
得知我是从三线军工厂里调来的,武装部的领导曾经这样夸赞:“军工厂里出来的,能造,也能打!”
作者简介:
刘家国,男,1957年生人。
山东日照市人。
1974年~1975年上山下乡知青。
1975年~1982年招工进入山东红旗机械厂职工。
1982年调回原籍工作。
2017年退休。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