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催人老 一晃又一秋
文/轻 舟
秋风
翻过了窗棂
偷偷的撕下了
一张台历
于是
夏天便成为
一枚褪色的邮票
轻轻的泛黄
窗前的梧桐叶
执意代笔
替光阴落款
而那一抹思念
仍旧是夏天
未寄出的信笺
搁在了书案
在那儿傻傻发呆
院子墙下的月光
在立秋时
瘦成了
一道篱笆
篱笆墙的影子
圈住了往事
往事成了
夏去秋來的期盼
年华
真的不经老
秋把皱纹
写在了脸上
唯有这沟沟壑壑
能藏住记忆
而记忆
是携带的行李箱
里面珍藏着
我们不老的脸颊
夏是一首
写完的炽热诗行
梧桐叶的剪影
被轻轻裁断
秋便用银针簪起
满地的光斑
绣出第一缕桂香
当蝉鸣沉入晚风时
最后一抹茉莉
便将暑意叠进行囊
荷塘
褪去绮罗衫的夜
月光突然有了
瓦罐的质地
盛满了新酿的凉
这盆凉
正巧打翻了
蟋蟀的箱
夏天疯长的誓言
终被秋
酿成了烈洒
醉倒那些誓言时
整片芦苇
都弯成了问号
轻舟的《岁月催人老 一晃又一秋》以秋为轴,将时光的流转、记忆的沉淀与生命的感悟编织成一幅细腻而深邃的画卷,字里行间满是对岁月的温柔凝视与哲思。
一、以“物”为媒,让时光有了触感
诗人善用具象之物承载抽象的时光。“秋风翻过窗棂,偷偷撕下台历”,将季节更替化作可感的动作;“夏天成为褪色的邮票”“未寄出的信笺”,把逝去的季节与未了的情愫凝固成物件,带着旧时光的温度。梧桐叶“替光阴落款”、月光“瘦成篱笆”、荷塘“褪去绮罗衫”,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让秋的到来既有诗意的轻盈,又带着时光推移的郑重,仿佛能触摸到季节转换时的细微褶皱。
二、以“情”为线,让记忆有了重量
诗中始终缠绕着对过往的牵念。“思念是夏天未寄出的信笺”“往事成了夏去秋来的期盼”,将回忆与季节勾连,让思念有了延续的脉络。而“记忆是携带的行李箱,里面珍藏着我们不老的脸颊”一句尤为动人——岁月在脸上刻下皱纹,却在记忆里留存着青春的模样,这种“老”与“不老”的对照,道尽了时光对生命的馈赠,既有对衰老的坦然,更有对过往的珍视。
三、以“境”为韵,让秋意有了层次
全诗的意境从具象到抽象,层层递进。从窗前的梧桐、院中的月光,到荷塘的凉、芦苇的弯,再到“夏天疯长的誓言被酿成烈酒”,画面由实入虚,情感由淡转浓。蝉鸣沉落、桂香初起、茉莉叠起暑意,这些秋日常景的更迭,不仅是季节的信号,更暗合着生命中热烈与沉静的交替。末句“整片芦苇都弯成了问号”,将秋的深邃推向留白,让读者在对“誓言”与“岁月”的回味中,感受到时光的厚重与生命的多解。
整首诗语言如月光般清透,意象如落叶般绵密,没有直白的慨叹,却在物、情、境的交融中,道尽了“岁月催人老,一晃又一秋”的怅惘与释然。它告诉我们,秋不仅是季节的节点,更是时光的镜子——照见逝去的热烈,也映出当下的沉静,而那些藏在皱纹与记忆里的故事,正是生命最珍贵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