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章·灯灭人散
(一)彼岸灯明
魂灯悬于灵隐寺大雄宝殿,金光如昼,照亮每一尊渗血的佛像。
沈芸娘的怨魂在佛光中逐渐消散,她最后望向那盏灯,嘴角竟浮现一丝解脱的笑意。
“玄净……来世……莫负佛……莫负我……”
话音落,魂归天地。
柳青儿跪在灯前,泪如雨下。济公站在她身后,破蒲扇轻轻搭在她肩上。
“大师……”她哽咽道,“红儿她……还能回来吗?”
济公沉默片刻,突然咧嘴一笑:“谁知道呢?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二)济公的局
夜风骤起,魂灯的火光摇曳了一瞬。
济公仰头灌了口酒,醉眼望向星空,喃喃道:“三百年前,地藏菩萨那滴泪……本就是为了今日。”
柳青儿猛地抬头:“什么意思?”
济公嘿嘿一笑:“你以为,沈芸娘为何偏偏在此时化作厉鬼?灵隐寺为何突然血光冲天?”他蒲扇一摇,“因为三百年前,有人算准了今日——佛劫。”
原来,当年玄净点燃魂灯时,济公(前世为灵隐寺一位扫地僧)就已窥见因果。他知三百年后必有一场佛门大劫,唯有以魂灯为引,才能化解。
所以,他暗中推动了一切。
让柳红儿转世,让沈芸娘怨魂不散,甚至让柳青儿成为峨眉弟子……
只为今日,魂灯归位,渡尽怨魂!
(三)灯灭人散
黎明时分,魂灯的火光渐渐微弱。
济公突然伸手,从灯芯中捻出一缕残魂,轻轻按入柳青儿眉心。
“这是红儿最后一点灵性。”他低声道,“日后你若遇见一个腕带菩提子的姑娘,记得请她喝酒。”
柳青儿怔住,还未开口,魂灯“噗”地一声——
熄灭了。
晨钟响起,灵隐寺的和尚们陆续醒来,仿佛昨夜的血色只是一场噩梦。
没人记得寺里曾有个叫柳红儿的姑娘。
没人记得佛前供桌上摆过一颗人头。
甚至没人记得,住持广慧的禅房里曾挂着一张人皮……
(四)尾声·疯和尚
三年后的杭州城,一个疯疯癫癫的和尚摇着破蒲扇,哼着荒腔走板的调子,在酒馆里讨酒喝。
店小二嫌他邋遢,正要赶人,忽见一位白衣女子踏入店中。
她腕间十八颗菩提子熠熠生辉,腰间悬着一柄青锋剑。
疯和尚眼睛一亮,笑嘻嘻地凑过去:“姑娘,老衲看你面善,请你喝杯酒如何?”
女子抬眸,眼中似有迷茫,又似有灵光一闪而过。
她轻声道:
“好。”
——(全文完)——
后记
佛说众生皆苦,爱恨贪嗔皆是劫。
济公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
可谁又知道,那盏熄灭的魂灯里,藏的到底是渡尽的怨魂……
还是某个和尚,三百年来未曾说出口的悔?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