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寿阳曲•无题】六首
作者\翠柳
春幽静,月色明,
滴声声 漏催 人命。
剔灯绢纱 心事惊,
梦经风雨 寒风劲。
风吹絮,柳带疏,
乱纷纷 画屏 遮雾。
冷梅 蕊芳 重放舞,
有情人 赏(雪)观花处。
捻飞絮,系梦芜,
闷恹恹 教人 何诉。
六梢 皎晶 天上舞,
急些些 盼春 心慕。
思无数,情万缕,
憔悴煞 心儿 玉郎人物。
倚栏(眺望)这般 活受苦,
恨(不得)随鸿雁 南飞去。
风沙起,月色迷,
雁声声 叫人 心碎。
怨愁里 和些 泪水,
月弯弯 影只难寐。
枝生露,霜伴菊,
又(呼)啦啦雁(儿)飞无数。
心中 苦吟 眉叶蹙,
瘦岩岩 恨(把)春光误。
赏析:
这组《双调·寿阳曲·无题》,借细腻笔触、丰富意象,构建出哀愁与思念交织的意境世界,尽显古代女子情感心境。
意象渲染愁情 自然意象添凄冷:
首曲“春幽静,月色明,滴声声 漏催 人命”,春夜静谧却因月色添清冷,“滴声声漏”似时间催促,凸显生命流逝之无奈,定下哀伤基调。第二曲“风吹絮,柳带疏,乱纷纷画屏遮雾”,柳絮纷飞、柳带稀疏,画面杂乱迷茫,“画屏遮雾”更添朦胧感,暗示女子内心纷乱。第五曲“风沙起,月色迷,雁声声 叫人 心碎”,风沙、迷离月色与凄厉雁声,绘就荒凉孤寂之景,将怨愁推向高潮。
植物意象表心绪:
第二曲“冷梅 蕊芳 重放舞,有情人 赏(雪)观花处”,冷梅独放,既象征女子高洁坚韧,又暗示其对爱情的孤独坚守。第六曲“枝生露,霜伴菊”,露与霜的清冷、菊花的高雅,烘托出女子内心的孤寂苦涩。
情感细腻深沉 相思之苦煎熬:
第四曲“思无数,情万缕,憔悴煞心儿玉郎人物”,直接倾诉对情郎思念如缕,自己却因思而憔悴。倚栏眺望徒增痛苦,恨不得随鸿雁南飞寻爱,相思之苦刻画入微。
孤独寂寞哀怨:
首曲“剔灯 绢纱 心事惊,梦经风雨 寒风劲”,女子挑灯心事重重,梦中风雨寒风,暗示现实孤独无助,只能在梦寻慰藉。第三曲“捻飞絮,系梦芜,闷恹恹教人何诉”,捻絮系梦却烦闷无处倾诉,尽显孤独压抑。
怨愁无奈心境:
第五曲“怨愁里 和些泪水,月弯弯 影只难寐”,女子怨愁流泪,形单影只难入眠,无奈尽显。第六曲“心中苦吟眉叶蹙,瘦岩岩恨(把)春光误”,心中痛苦、眉头紧锁,怨春光流逝耽误美好时光,无奈深沉。
艺术独具匠心 衬托手法增强表达:
首曲以美好春夜、月色衬“滴声声 漏催 人命”的无奈哀伤,对比鲜明,突出内心痛苦。第二曲“冷梅 蕊芳 重放舞”的美好与“乱纷纷画屏遮雾”的杂乱反差,衬托内心复杂情感。
叠字增添音韵表现:
“滴声声”“乱纷纷”“闷恹恹”“急些些”“瘦岩岩”等叠字,使曲子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生动描绘事物状态与女子心境,增强情感感染力。
留白留下想象空间:
第二曲“有情人赏(雪)观花处”、第四曲“倚栏(眺望)这般活受苦,恨(不得)随鸿雁南飞去”,括号内容强调动作心理,具体场景与痛苦渴望程度留白,使曲子更具韵味内涵。
这组曲子借丰富意象、细腻情感与独特手法,展现古代女子情感哀愁,艺术价值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