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敬黄昏一杯酒
斌斌(赵庆彬)
我敬黄昏一杯酒,
人生不过几十秋。
苦辣酸甜都尝过,
旖旎风光美中留。
乐也悠悠,烦也悠悠,
平安健康常相守。
福禄寿喜春常在,
开心快乐到白头。
我敬黄昏一杯酒,
黄昏赠我三分羞。
岁月不知何处去,
夜色温暖进梦州。
看三国,话西游,
聊斋志异神鬼纠。
填词作賦关国事,
国粹传承跟党走。
我敬黄昏一杯酒,
放松心情润歌喉。
庭院端坐观明月,
桌前品茗享清幽。
微风凉,树荫稠,
半醒半醉半息休。
偶有犬声惊魂魄,
还看蟋蟀活力秀。
我敬黄昏一杯酒
对着荧屏邀好友。
三三两两都请到,
出手猜拳杯杯流。
吆三五,四六九,
输赢不带找理由。
夜半三更无睡意,
快意人生去忧愁。
赵庆彬的《我敬黄昏一杯酒》以“敬黄昏”为线索,四章递进,将寻常晚景酿出了醇厚的人生滋味,是一首充满烟火气与通透感的生活小诗。
一、以“敬”为骨,立起从容姿态
全诗以“我敬黄昏一杯酒”起兴,反复咏叹却无重复感。“敬”字用得巧妙——不是对黄昏的叹惋,而是与岁月的对饮。首章“人生不过几十秋”点出豁达底色,将苦辣酸甜、乐烦交织的过往,都化作“美中留”的沉淀,末句“平安健康常相守”“开心快乐到白头”,是历经世事后最朴素的期许,直白如话却见真性情。
二、以“俗”为肉,装满生活肌理
诗中满是人间烟火:看三国、话西游的闲读,品茗观月的清幽,猜拳饮酒的酣畅,甚至犬吠、蟋蟀的细碎声响,都被纳入黄昏的图景。这些日常细节没有刻意雕琢,却让“黄昏”有了温度——它不是文人笔下孤高的意象,而是普通人可触可感的生活片段。第三章“半醒半醉半息休”尤其传神,将黄昏时分的慵懒与松弛写得活灵活现,透着“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
三、以“魂”点睛,藏着赤子之心
诗中既有对个人生活的描摹,亦有家国情怀的流露。“填词作賦关国事,国粹传承跟党走”,将个人情趣与时代脉搏相连,让“黄昏”不止于私人化的闲适,更添了一份厚重。这种结合不显生硬,恰如黄昏既容得下庭院清幽,也映照着家国山河,让诗歌在“小确幸”之外,多了一层精神亮色。
整首诗语言质朴如口语,节奏明快如歌谣,没有华丽辞藻,却以真诚打动人心。它告诉我们:黄昏不是落幕,而是生活另一种姿态的开始——可以举杯邀月,可以闲话家常,可以心怀远方。这份对岁月的接纳与热爱,正是诗歌最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