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七章 塔照三生影
镇妖塔内的时间是凝固的。柳红儿盘坐在虚空,周身佛光如茧。她面前悬浮着三面镜子——
左镜映着灵山:捧珠龙女偷偷将佛珠戴在黑熊精颈间,却不知珠上沾了瑶池蟠桃的蛊虫卵;
右镜现出青丘:狐族圣女为救入魔的黑熊,盗取佛灯油反害他永堕黑暗;
中央镜子照着现世:九尾姥姥抱着圣女尸体,用千年道行将怨气注入黑熊精体内...
"原来都是我的错。"柳红儿泪落成珠。佛光突然波动,有个毛茸茸的巨掌按在她肩上。回头对上一双猩红熊眼,那眼中竟含着同样的泪。
塔外,济公用酒葫芦砸着塔砖:"笨丫头!妖就是妖,哪有什么误会!"
张天师突然按住他:"道兄且看!"只见塔砖缝隙渗出的不再是妖气,而是金黑交织的流光。九尾姥姥蜷缩在塔角,九条尾巴正一根根化作白莲。
第十八章 剑斩情丝劫
柳青儿在塔中层狂奔。妖毒已蔓延到心脉,眼前不断闪现妹妹被万妖撕碎的画面。忽然有双手从黑暗中伸出,竟是那死去的狐族少年!
"姑娘好狠的心。"少年抚着断颈轻笑,"可你每动杀念,情丝劫就深一寸..."他说着突然撕开衣襟——柳青儿惊恐地发现自己心口长出狐毛!
"济...公..."她跪地呕出粉红血块,耳边响起破扇摇动声。恍惚间回到钱塘江畔,济公指着潮水说:"恨如逆浪,越挣越沉。"
青锋剑突然自己出鞘,悬在她面前。剑身映出的不是人脸,而是尊怒目金刚。柳青儿福至心灵,并指抹过剑刃:"既然斩不断,那便...带着走。"
鲜血染红剑锋的刹那,所有幻象烟消云散。她看见塔顶有个金光人影正与巨熊融合,立刻踏着坠落的砖石冲天而起。
第十九章 三身归一体
塔顶的柳红儿已呈半透明状。黑山老妖的虚影与她背对背相连,中间还夹着个狐女轮廓。济公和张天师刚冲进来,就被澎湃的灵压逼退。
"大师..."柳红儿声音空灵,"我现在明白地藏菩萨为何流泪了。"
她双手结印,黑山老妖的暴戾与狐女的怨气竟如百川归海,尽数汇入她体内。济公的蒲扇突然自燃:"快停下!你肉身承受不住!"
柳红儿七窍开始渗金血,却含笑望向姐姐:"记得帮我把菩提串还给灵山..."
"还你个头!"柳青儿一剑劈向三魂连接处。剑锋距柳红儿咽喉三寸时陡然转向,竟是自己削断了她的发带——这分明是"慈悲剑"大成的征兆!
济公突然纵声大笑:"好!好!"他扯下破袈裟往空中一抛,露出胸膛完整的"卍"字佛印。那佛印离体飞出,正印在柳红儿眉心。
"如是我闻。"虚空传来梵唱。黑山老妖的熊形褪去,化作魁伟头陀;狐女怨气散尽,变回端庄天女。三人相视一笑,齐齐向西方合十。
第二十章 回头即彼岸
九华山巅的晨钟响彻云霄。新落成的回头崖前香客如织,崖上矗立着三尊金像——
居中济公翘脚喝酒,左侧柳青儿负剑远眺,右侧柳红儿捧珠微笑。金像脚下趴着只打盹的黑熊,颈间挂着串发光的菩提子。
"听说没?"有香客窃语,"那黑熊上月咬死了个贪官..."
小沙弥敲着木鱼经过,闻言笑道:"师父说啦,佛度有缘人,妖也是人变的。"
此时云端传来破锣似的歌声:"世人皆道神仙好,哪知神仙也烦恼...莫如街头睡大觉,哈哈,回头便是岸了!"
众人抬头,只见个破衣和尚带着两个姑娘驾云而去。那云彩掠过新立的"回头岸"石碑,洒落阵阵檀香。
(全书完)
---
后记:人间烟火与菩提月光
写完《济公游记之回头岸》最后一个字时,窗外的桂花正落。我想起济公在故事里唱的那句"莫如街头睡大觉",突然觉得这疯和尚早把世间道理说尽了。
这部书缘起于某年深秋的灵隐之行。在摩崖石刻"回头是岸"四个朱红大字前,有位扫落叶的老僧忽然对我说:"施主,你瞧这'岸'字像不像个不肯弯腰的人?"怔忡间,济公的形象便从六百年前的烟霞里摇着破扇走来。
书中的柳红儿与柳青儿,原是脱胎于杭州评话里的双生女侠。但在写作过程中,她们渐渐有了自己的魂魄——姐姐温润如菩提子,终成渡人舟楫;妹妹刚烈似青锋剑,斩尽世间不平。最有趣的当属黑山老妖,这个本该十恶不赦的魔头,写到后来竟让我想起《西游记》里偷灯油的黄风怪,本质上都是渴望光明的可怜虫。
有读者问为何结局不写济公收复万妖的恢弘场面?这要说到在雁荡山采风时的见闻。某座荒寺的断碑上刻着"佛魔皆客尘"五字,当时山雨骤来,字迹在雨中竟显出金黑两色。这才悟得:哪有什么正邪对决?不过是心念的流转罢了。所以最终章让三人归一体,就像雨水终要汇入大海。
特别要感谢天台山的老道长,他告诉我道藏中记载着"青丘狐拜月"的秘术;还有九华山的地藏禅院,深夜偶遇的守塔僧随口一句"镇妖塔最凶的妖住在顶层第三块砖下",成了镇妖塔情节的关键伏笔。
最后想说的是,书中所有光怪陆离的妖魔,其实都活在每个人的心里。当你对镜自照时,或许能看见黑山老妖在打盹,柳青儿的剑穗在飘摇,而济公的破蒲扇,永远在提醒着:
人间烟火最养道,何必灵山觅菩提?
——乙亥年白露夜于钱塘江畔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