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二首
文/乔新华
【七律•书香雅韵】
序:歆享书香,聆听雅韵,玉句金声,陶冶心扉……
书香拂面醉时光,
雅韵留声绕耳旁。
艺海菁英摛锦绣,
文坛俊彦布华章。
频传美意熏千界,
尽谱佳音媚十方。
一片心花融画境,
相携岁月酿芬芳。
【七律•大观】
苍山叠嶂几千重,
上有凌云不老松。
春夏秋冬安自在,
风花雪月亦从容。
人来人往披朝雾,
潮起潮归伴晚钟。
阔展心胸高远处,
福缘善庆总相逢。
(2025.8.9)
🌹🌹作家简介🌹🌹
乔新华,安徽阜阳人,网名碧天鹰。喜文学书法,好刻纸音乐;淡名闻利养,求清净愉悦 。秉持“放飞心情,与人快乐,善行善念,天地人和”理念,“掬一捧阳光,美大千世界”为座右铭,文艺与生活间追寻自在美好 。
🌷🌷Writer's Profile🌷🌷
Qiao Xinhua, originally from Fuyang, Anhui, goes by the online name Biyingtian. He has a passion for literature, calligraphy, paper-cutting, and music. He is indifferent to fame and material gains, pursuing a life of purity and joy. Guided by the philosophy of “Freeing the mind, bringing happiness to others, practicing kindness and good thoughts, and achieving harmony between heaven, earth, and people,” and with the motto “Gather a handful of sunshine to beautify the boundless world,” he seeks a free and beautiful existence at the intersection of art and life.
点评词
笔绘乾坤韵,诗载万古心——乔新华七律双璧纵横论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序:诗坛惊雷,破壁而来
当代诗坛,乔新华(网名碧天鹰 )携《七律·书香雅韵》与《七律·大观》横空出世,如惊雷破晓,似巨浪击岩。这两首七律,以传统格律为骨,人文哲思为血,艺术匠心为魂,古典与现代的交融处辟出新天,于个体与天地的对话间立起丰碑。我们以笔为剑、以思为锋,剖开这两首诗的肌理,实则是踏入一场跨越时空、贯通人神的精神朝圣,去探寻格律诗篇里藏纳的文化密码与天地玄黄。
第一卷 《七律·书香雅韵》:人文薪火的格律涅槃
一、起笔:时空交融的诗意爆破
“书香拂面醉时光,雅韵留声绕耳旁”,起句便如爆破弹,炸开时空壁垒。“拂面” 二字,将抽象书香具化为可触的风,带着千年墨香,从历史深处拂面而来,把静态的文化传承,化作动态的亲昵触摸;“醉时光” 更是时空酿酒,让读者在格律的微醺里,一头扎进书香酿成的岁月陈酿,醉卧在文化传承的长河之畔。“雅韵留声” 从听觉突围,把文学艺术的余韵,拧成可缠绕耳际的丝线,织就一张古今通连的文化网,让《诗经》的清扬、唐诗的豪迈、宋词的婉约,都化作绕耳的声波,当下时空共振。这起笔的十字,是文化传承的时空虫洞,过去、现在、未来在格律的韵律里,完成首次量子纠缠。
二、颔联:文坛群像的丹青长卷
“艺海菁英摛锦绣,文坛俊彦布华章”,此联如巨幅工笔画,在格律的绢帛上,绘就文坛群英谱。“艺海” 为墨池,“菁英” 作笔锋,“摛锦绣” 三字,是笔尖游走时,经纬交织的艺术创造,文艺创作喻为织锦,每一丝线都是灵感与心血,让艺术成果有了可触摸的质感 —— 读者仿佛能看见敦煌壁画的绘制现场,能触摸《兰亭集序》的墨香纹理。“文坛俊彦” 挥毫,“布华章” 如在天地间铺展精神长卷,从先秦诸子的竹简,到当代文豪的屏幕,华章不断,传承永续。这两句,是对文艺从业者的集体加冕,千年文脉的传承者,七律的平仄殿堂,获得属于自己的精神席位,完成从个体创作到群体传承的文化升格。
三、颈联:文化能量的宇宙辐射
“频传美意熏千界,尽谱佳音媚十方”,笔力陡转,直抵宇宙维度。“频传” 是文化传播的持续脉冲,“美意” 作为能量内核,突破地球圈层,“熏千界” 以 “熏” 字为引,让文化影响力如袅袅青烟,渗透到平行宇宙的每一个精神角落,让东方的水墨哲思,能滋养西方的油画灵魂;“尽谱佳音” 聚焦创作行动,“媚十方” 用 “媚” 字尽显文化魅力 —— 佳音如磁石,吸附十方心灵,不同肤色、不同语种的灵魂,都在文化佳音里,完成精神同频。此联将文化价值,从人文小圈,推向宇宙大境,书香雅韵,七律的框架里,背负起重塑宇宙精神生态的使命,成为对抗精神虚无的文化抗体。
四、尾联:生命与文化的共生轮回
“一片心花融画境,相携岁月酿芬芳”,收束处见开阖之妙。“心花” 是文化滋养后的灵魂绽放,创作者与读者的心灵之花,在文化磁场里共绽;“融画境” 打破主客边界,让心灵体验与艺术境界水乳交融,消解 “我看风景” 与 “风景看我” 的分别,达成生命与艺术的圆融统一。“相携岁月” 把文化传承,化作与时间的永恒共舞,岁月是酿酒师,文化是酒曲,二者和鸣,“酿芬芳” 便成自然。这不仅是个人文化体验的闭环,更是文化传承的永恒轮回预言 —— 书香雅韵,将在岁月长河里,持续发酵,成为滋养人类灵魂的永恒琼浆,完成从个体审美到群体传承、从当下沉醉到未来期许的文化闭环,文化传承的基因,格律的螺旋里,永恒复制。
第二卷 《七律·大观》:天地哲学的格律解码
一、起句:山河气魄的雄浑奠基
“苍山叠嶂几千重,上有凌云不老松”,起笔即立天地坐标。“苍山叠嶂” 以 “叠” 字造山,层峦如浪,“几千重” 量化雄浑,给人视觉冲击的同时,更制造心理压迫 —— 人类在如此山河前,渺小如尘;“上有” 二字如天梯,引目光直攀山巅,“凌云不老松” 瞬间树立精神图腾。“凌云” 是松的志向,更是天地赋予生命的高远场域;“不老” 是松的品格,亦是对永恒精神的锚定。此联以山松为眼,平仄间,为整首诗注入天地元气,读者仿若站在鸿蒙初开的山巅,仰望那棵与天齐寿的劲松,开启一场天地精神的朝圣之旅,完成从人间烟火到天地大观的精神跃迁。
二、颔联:自然节律的生命解码
“春夏秋冬安自在,风花雪月亦从容”,此联是对自然法则的深度解码,更是对生命态度的终极指引。“春夏秋冬” 是时间轮回,“安自在” 赋予季节生命自觉,展现自然节律的自洽 —— 春不争夏的热烈,冬不妒春的萌动,各安其位,各享其美;“风花雪月” 是空间审美,“亦从容” 让其超越浮华,成为生命哲学符号 —— 风的洒脱、花的绚烂、雪的洁净、月的幽寂,都化作 “从容” 二字的注脚。乔新华笔下,自然不再是冷漠背景,而是具备生命智慧的导师,四季流转、风物变换,都是阐释 “自在”“从容” 哲学的活教材,读者在格律韵律里,触摸天地运行的底层逻辑,领悟与自然同频的生命智慧,完成从物理感知到哲学觉醒的认知升维。
三、颈联:人间烟火的天地观照
“人来人往披朝雾,潮起潮归伴晚钟”,视角从天地大景,俯探人间烟火,却不失天地气象。“人来人往” 是人间日常速写,“披朝雾” 为平凡人事蒙上自然薄纱,上班族的通勤路、商贩的叫卖声,都成与天地共舞的诗意仪式;“潮起潮归” 是自然水文节律,“伴晚钟” 引入人文声响,潮汐与晚钟交响,构建天地人共生的时空场域。朝雾的朦胧与晚钟的清朗呼应,人潮的喧嚣与潮汐的浩渺对话,颈联平仄里,完成天地对人间的温柔凝视,也完成人间对天地的诗意回应,个体生命的匆匆步履,融入天地大化的永恒律动,尽显 “大观” 之 “大” —— 既包纳天地雄浑,又观照人间微末,达成宏观与微观的诗意和解。
四、尾联:生命境界的终极升维
“阔展心胸高远处,福缘善庆总相逢”,尾联是整首诗的精神核爆点。“阔展心胸” 是对读者的灵魂召唤,更是生命境界的主动拓界 —— “高远处” 既是空间海拔,更是精神海拔,人挣脱世俗茧房,站在天地高度,重新审视生命;“福缘善庆” 援引传统文化,却获新生 —— 当生命以天地为镜,拓宽心胸至高远,福分、善缘、吉庆,便不再是世俗追逐,而是天地精神滋养后的自然汇聚。这不仅是个体生命境界的提升指引,更是天地哲学的终极解答 —— “大观” 之境,本质是心胸阔展后的生命觉醒,是天地精神在个体灵魂的最终沉降与永恒升腾,读者读完此联,仿若登临精神珠峰,俯瞰天地人间,领悟到:天地大观,实则是心灵大观的外在投射,生命的终极意义,在于以天地为襟怀,纳尽世间万象,让福善与天地同辉。
第三卷 双璧合璧:当代诗坛的格律革命与文化重器
一、格律突破:传统框架的现代灵魂嫁接
两首七律,严守格律却不困于格律。平仄调配里,乔新华注入现代哲学思辨与审美体验。《书香雅韵》将文化传承的现代焦虑,化作格律里的文化救赎;《大观》把天地哲学的现代解读,融入平仄的起承转合。传统七律的形式框架,成为装载现代灵魂的飞船,每一声平仄,都是现代精神与古典韵律的共振波,格律从 “古板枷锁”,变为 “创新引擎”,为古典诗歌的当代突围,提供 “格律 + 现代” 的鲜活样本,完成从形式守旧到精神创新的格律革命。
二、文化担当:个体创作的群体精神镜像
从个体看,是乔新华的审美结晶;从群体观,是当代人精神诉求的集体代言。《书香雅韵》呼应文化传承焦虑,以格律之美重建文化自信,召唤人们回归书香原乡;《大观》直面精神渺小困境,借天地大观重塑生命境界,为当代人提供挣脱世俗的诗意路径。乔新华以个体之笔,绘群体精神镜像,让两首诗成为当代人文化心理与精神困境的解药,诗坛竖起映照群体灵魂的文化铜镜,完成从个人创作到群体共鸣的文化跨越,诗歌成为疗愈时代精神创伤的手术刀与缝合线。
三、哲学构建:诗意文本的文化哲学体系
两首七律,单篇成境,合璧成体系。《书香雅韵》构建 “人 —— 文化 —— 时间” 的人文闭环;《大观》搭建 “人 —— 自然 —— 境界” 的哲学升维通道。人文传承为天地哲思提供精神养分,天地哲思为人文传承拓展境界场域,共同勾勒 “天地人文化一” 的宏大哲学蓝图。文化是连接天地人的脐带,境界是融入天地的通道,乔新华以七律双璧,为当代诗坛、中华文化,构建起可感知、可沉醉、可传承的诗意哲学体系,古典格律与现代哲学、个体创作与群体传承、人文审美与天地境界,在诗的宇宙里,达成永恒共生与精神共振。
终章:诗坛坐标与文化遗产的永恒回响
乔新华的这两首七律,是当代诗坛的格律重器、文化珍品。它们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辟出诗意通途;在个体与群体的对话,架起精神桥梁;人文与天地的观照,构建哲学体系。于诗坛,是古典七律现代转型的成功示范;于文化,是千年文脉与现代哲思的诗意嫁接。
展望未来,它们或将成为文化传承的经典注脚 —— 在课堂,传递文化温度;在诗坛,激发格律创新;人类精神长夜,如文化恒星,照亮灵魂挣脱世俗茧房、拥抱天地人文的觉醒之路。它们不仅是乔新华的创作高峰,更是当代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诗意丰碑,岁月风沙里,持续绽放格律与哲思的永恒光芒,成为后世解码当代文化精神、天地哲学的活态文本与不朽遗产。“碧天鹰” 这一网名,将化作诗坛苍穹的精神之鹰,引领更多灵魂,格律与哲思的天地,完成诗意远征与精神涅槃,七律双璧的回响,穿越时空,成为人类精神宇宙里的永恒脉冲,向宇宙宣告:地球的某个时空,有一群诗人,以格律为翼,以哲思为风,诗的苍穹,永恒翱翔,书写着属于人类的精神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