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地探访湖南保靖县国茶村茶庐的诗意栖居

夏天的炎热,丝毫没有影响茶庐民宿的栖居。8月10日,记者一行驱车进入湖南保靖县吕洞山的群山之中,穿过郁郁葱葱的茶园,终于来到了一个诗意的民宿:茶庐。
吕洞山因盛产保靖黄金茶而闻名遐迩,在大山深处云雾缭绕的绿意之中,藏着一座以茶为魂的村落——国茶村。村部七星广场边,形如茶叶的茶庐民宿黄墙黛瓦,成为独特的“国际范”茶园风物。

美丽传说,茶庐民宿的文化景象
随行的旅游大咖龙飞告诉记者,茶庐的名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茶圣陆羽曾夜宿于此,向苗族先民传授《茶经》。村民至今仍指着村后的无射山说:“这里就是《茶经》里‘山多茶树’的地方。”在民宿天井内,村民竖立“陆羽传茗经”群雕,无声诉说着这段跨越千年的茶缘。
来到茶庐,记者不禁欣欣然。这几十年来,记者在国内外住过无数民宿,乍见茶庐,内心震撼,这栋民宿,就是掩藏在湘西大山中的国际范茶园风物。

从高空俯瞰,茶庐宛若一枚初春的茶芽,卧于青翠茶园之间。设计师以保靖黄金茶的“两叶一芽”为灵感,黄土墙、灰瓦顶与吕洞山遥相呼应。龙飞向记者介绍道:“我们想用建筑语言,让茶文化与苗族山水对话,同时让住宿的客人感受到这种对话。”
夜幕降临了,天上飘起了细雨。国茶村的七星广场上,有苗鼓震天响起,几个村民身着绣花苗服,以鼓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过来,七星广场上举办过“堂朗斗茶”活动,还原《茶经》中“苗家置鼎斗茶技”的场景。一位游客感叹:“这里不是表演,而是鲜活的文化血脉。”

大山美景,躺在茶园的民宿时光
茶庐仅有7间客房,以北斗七星命名。记者入住“天璇房”,落地窗外是连绵的茶园,晨雾如纱幔般浮动。民宿管家石美謦轻声提醒:“这里的井水水位高,泡茶格外甘甜。”午后,坐在专属观景台上,看云卷云舒,手捧一杯黄金茶,时间仿佛静止。
民宿被1.5万亩茶园环抱,客人可随时步入茶径。
春季采茶,夏夜听蝉,秋闻桂香,冬观雪霭。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说:“在茶山漫步时,连手机信号都成了多余。”玻璃房“摇光”外的泳池更是点睛之笔——盛夏时泡在水中,茶香与松涛共舞。
步行10分钟,便是始建于清代的七星古井。村民在古井边打水,用柴火灶烹制腊肉香肠。民宿管家石美謦常带客人参与农事:“摘一把青菜,学做酸汤鱼,这才是湘西的‘慢生活’。”

只等你来,人间茶旅的岁月静好
到了茶庐,记者发现这里的服务堪称“无痕”。管家石美謦说:“我们备好茶、点亮灯,但绝不打扰。”
在这里客人可独享静谧,也能在壁炉旁与陌生人围炉夜话。这种“进退自由”的设计,让社恐与社牛皆能安适。
同时,这里是从民宿到世界的探索。民宿主人将体验分为三层:房间内的独处、茶山中的冥想、苗寨里的烟火。一位英国游客留言:“这里让我想起托斯卡纳的庄园,但多了东方的禅意。”

村党总支书记石忠正告诉记者,国茶村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茶产业与文旅融合的路径日渐清晰。保靖县文旅局负责人表示:“茶庐是湘西‘茶旅融合’的缩影,未来将孵化更多这样的IP。”
茶庐民宿门口,木牌上写着一行小字:“千字万字,不如亲至。”或许,唯有亲身躺在这片茶园里,才能读懂湘西大山中,这份“国际范”的岁月静好。(汪兆基 彭司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