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南海畔
作者: 孙静波 朗诵: 凯哥
到潮汕参加入大学四十年纪念活动,我深知这是生命的仪式,是去参加一个重要的典礼,是对自己生活历程的一个深情回顾,尽管七月流火,高温酷暑,我仍欣然前往。
人生总有几个令人难忘的拐点,它让生命的河流从一个方向拐到另一个方向,或许是开始了希望之旅,或许是开始了厄运之旅。
1978年的夏天,我的人生之河开始了希望之旅。那年的夏天,我参加了中断十二年的高考,考入了宁夏大学中文系,成为中文系78级新生。
在1978年2月,七七级考试已完成。我也在此前报过名,但没有被批准。我当时在宁夏石炭井矿务局卫东煤矿工作。我向读高中的母校——浙江省普陀中学求援,希望母校为我开个有高中学历的证明。很快,我收到了回信。信中刚劲、隽秀的字迹,我知道证明函是普中教务处潘秀兰老师开的,她是著名画家潘天寿的大女儿,是我校美术教师,在教务处工作。在普陀读高中时,潘老师为我们刻印过许多学习资料,所以熟悉她的笔迹。
证明全文如下:
查孙静波同学系本校六七届高中毕业生,在本校期间学习成绩优良,曾担任校学生会宣传委员,班级团支书,并被评为校优秀团员、学习毛选积极分子等,特此证明。
浙江省普陀中学革命委员会(章)
1977年12月20日
内容客观如实,一字不虚。因为“文革”的特殊原因,我们这届毕业生在动乱中支边下乡,没有领到高中毕业文凭。学校那时已经完全瘫痪,校长、老师成为批斗对象,统统靠边站,还有谁出面给我们发“毕业证书”?
我拿了这封普中来函,走进矿教教育科办公室。那天科长杨志殿先生坐班,看了这封函,当即说:“这是人材啊,这种人不去考,还让谁去考?”当即开了证明,同意我参加高考。我随后到矿务局招生办办妥了手续,领取准考证。
虽然我高中学习成绩优良,文理科成绩均列年级段前茅,但历史、地理两门课程在初中没有学过。我初中在普陀区沈家门初中读的,是个民办学校,不太正规。学校没有开过这两门课程。高考五门考试科目——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有两门课没有学过,确是个很不利的缺陷。读高中时,按规定不开设这两课程。
当时,离高考已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通过矿上育新中学老师关系向两位参加77届考试落榜的应届高中生借了《历史》、《政治》的复习资料,自己又到矿上书店买了“中国地图册”和“世界地图”,临阵擦枪,走上了考场。凭着高中数学和语文的扎实基础,我顺利考入了宁夏大学,成为全国恢复统一高考后的第一届新生。当年全国高考录取比例为6%。七七级是各省(自治区)、市自己出卷的。宁夏大学现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重点大学”。
坐在明亮舒适的教室里,我常常想起贺兰山上难忘的那一幕,感恩杨志殿科长欣然批准我去参加高考。入大学四年,矿上每个月给我寄67.80元工资,当时那是高工资,工龄5年以上的学生可以带薪读书。(我回浙江时,本科毕业生工资是56元)。我也铭记为我开高中学历证明的潘秀兰老师。她已去世,我参加了她的追悼会。
在一路回顾的旅程中,我来到了汕头,入住市中心维也纳国际酒店。东道主冯健同学热情接待我和从烟台来的曲绍利同学。晚餐由他作东,在汕头有名的“清远鸡酒家”吃饭。接待我们先到的两位同学就餐。
这个店在汕头还是很有名的。墙上一张大幅彩色照片,是周恩来总理陪尼克松总统一起吃清远鸡的照片。这是尼克松的“破冰之旅”,开启了中美两国的交往历史。这张照片,也给饭店带来了好生意。
第三天,我们到了南海边。
当年宋帝等人驻在毕澳前村,挖有分别供给皇帝、大臣将士和兵卒饮马用的“龙井”、“虎井”、“马井”三口宋井。这三口井原在山坡上,七百多年来由于地壳运动移至海滨沙滩。“龙井”、“虎井”逐渐消失,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马井”。
宋井与海水相隔咫尺,而且常被海潮淹没,为什么却能常年不断涌现甘甜清洌的淡水呢?我们一边品尝宋井的水,一边向熟知情况的曙光小学陈老师请教。原来宋井的底部有两重石岩,泉眼在上,底部的石岩又挡住了海水的渗透,所以水质甘甜。由于海水比重大,下沉后从岩层渗出,上面泉水依然清淡甘甜。物竞天择,顺其自然,海阔天空,海宇胸怀。马井的传说,和离马井不远的观光大道上的“海宇胸怀”石匾的启迪,我联想到人也应顺应自然和造化,豁达淡然地面对顺境和逆境。
青澳沙滩没有普陀山千步沙的柔软深厚。“黄如金屑软如苔,曾步空王宝筏来”,明代著名诗人屠隆对普陀山千步沙的描绘,传神表达了千步沙俊逸柔美的特点。但南海的碧蓝澄澈,确实比舟山周边的海水要美。在舟山,只有东极、花鸟岛海域,才有碧蓝的海水。在青岛看海,也能看到这种蔚蓝,而在舟山大部分海水浑浊如黄河水。天工造物,同类事物也各有差异,包括色泽,顺其自然吧。
大学毕业后,在工作之余,我先后完成了《心桥》《女岛》剧本创作,数字电影《心桥》、电视连续剧《女岛》在央视播出。完成了与海相关的影视剧本选集《激荡的海岸》《贩虾女传奇》《千步沙之恋》。海,给我无穷的创作的想象,也给了我丰富的创作素材。我也把海滩作为如人如社会一样的丰富复杂的世界来写,让它呈现各种矛盾和冲突,突出人类生存的悲哀、惊险、崇高与伟大。
南海深邃,艺无止境,蓝海无限,开阔思路,蔚蓝南海给人启示多多。
我于2014年10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论文集《海滩拾贝集》,共18万字,也是受广东汕头籍作家秦牧的《艺海拾贝》影响而取名的。
冯健同学带我们到汕头市澄海区的“彰林古港”游览。我们有幸参观了“红头船”历史博物馆,大家在“红头船”前留影。“红头船”是澄海人闯南洋的见证,也是潮汕人、广东人敢为天下先的象征。我在名人橱窗前发现了著名散文大家秦牧的放大照片,欣喜之余,连续拍了七、八张他的肖像照。秦牧是广东澄海人,本名林觉夫,青年时代在澄海、汕头、香港等地求学。解放后,一直在广东工作,担任过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作协副主席等职。他的作品众多,有《艺海拾贝》《花城》《长河浪花集》。他还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无论在大学课堂上,还是毕业后任当代文学课程教师时,秦牧的散文是我阅读、讲授的内容,因此,对他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特点记忆深刻。我把2014年10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论文集,命名为《海滩拾贝集》,很大程度上也受了《艺海拾贝》的影响。
望着他的慈祥端重的肖像,脑海里浮起一段催人奋进、礼赞生命的文字:“……我们常常因一些自然现象而激动:看见一株大树气根错落形成一个小林,一条野藤有时竟能蔓生数里,莲的种子可以保持千百年的生命,有些树籽发芽的力量能把结合得最紧密的人的头盖骨分开。类似这些事使我们感到神奇,想到生命这东西具有难以想象的力量。”《艺海拾贝》中一段话,是今天澄海人、潮汕人,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勇立潮头的精神写照,也是我们这批七八级的大学毕业生,在坎坷命运中永不言败的精神的写照。
2018.7.30
【作者简介】
孙静波,诗人、作家、编剧。影视剧本和影视评论多次在全国、省、市评奖中获奖,出版的电影剧本选集有《激荡的海岸》《贩虾女传奇》《千步沙之恋》,长篇电视剧剧本选集《青鸟的奇特故事》。著有长篇传奇小说《海鹦》,学术专著《海滩拾贝集》。摄有电影《心桥》《虎爪浪》《战神马尔斯号》,《心桥》获舟山市人民政府优秀文化成果奖,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拍摄有电视剧《女岛》《东海黉舍》《贩虾女传奇》。摄制的微电影有《秋韵》《我心安处》等。
【精英主播简介】
涂凯(凯哥):辽宁丹东人,出身医疗之家,军旅生涯23年,转业后,曾在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监察室、机关党委任职。喜欢读书和朗诵。朗诵作品曾发表于多家官媒及自媒体等网络平台。现任【风华光影诗画社】等多家网络平台主播。以自己的声音特点展示不同风格的作品,抒发真挚情感,传播正能量!
总社长:墨痕
执行总社长:江声
总编:墨痕
执行总编:禾乃
名誉总编:纤夫
现代诗主编:娇君
特刊主编:禾乃 王小泥 刘生 孙丽丽
【今日诗选】主编:江声 靳继书
英文主编:李一凡
全球风华社长:刘生
副社长: 瞿碧山 余用伟
精英朗诵团团长:阮虹艳
艺木总监:诗涵兰馨
音频总监: 于江群
精英朗诵团执行团长: 相逢一笑 幽 兰
精英朗诵团副团长:淡墨青衫 雪峰 生命如一泓清水 凯 哥 苡子
宣传部部长:建国
总顾问:谷未黄 三色堇
文学总顾问:雪野 李明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