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袁鹰,江苏淮安人,中共党员。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毕业于上海之江大学教育系 。中国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历任上海《世界晨报》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联合晚报》副编辑,上海《解放日报》记者、编辑、文教组长,《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室副主任、主任、《人民文学》编委,《散文世界》主编。曾任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联第五届全委会员。
作品有散文集《第一个火花》《第十个春天》《悲欢》《天涯》,儿童文学散文集《春雨》《红河南北》,《袁鹰儿童诗集》,报告文学《玉碎》等。代表作《筏子》《白杨》


《小站》
作者:袁鹰
这是一个铁路线上的小站,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快车转瞬间疾驰而过,旅客们甚至连站名还来不及看清楚。
就在这转瞬间,你也许看到一间红瓦灰墙的小屋,月台上几根漆成淡蓝色的木栅栏,或者还有三五个人影。而这一切又立即消失了,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

这是一个在北方山区常见的小站。月台左面有一张红榜,上面用大字标明了二百四十一天安全无事故的记录,贴着竞赛优胜者的照片。红榜旁边是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白粉笔写着当天的天气预报和早晨的报纸摘要。出站口的旁边贴着一张讲卫生的宣传画。月台上,有两三个挑着箩筐的农民正准备上车进城。几步以外,站上的两位工作人员正在商量着什么。

月台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喷水池,显然是经
过精心设计的。喷水池中间堆起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栽着一颗尺把高的小树。喷泉从小树下面的石孔喷出来,水珠四射,把假山上的小宝塔洗得一尘不染。
月台的两头种了几株杏树,花开得正艳,引来一群蜜蜂。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小站上没有钟,也没有电铃。站长吹一长声哨子,刚到站的火车跟着长啸一声,缓缓的离开小站,继续自己的征途。
这个小站坐落在山坳里,站在月台上向四周望去,只看到光秃秃的石头山,没有什么秀丽的景色。可是就在这儿,就在这个小站上,却发现了一股活泼的喷泉,几树灿烂的杏花。
这喷泉、这杏花,却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