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牵手话同心 共绘团结好风景
——松原与新疆吉木乃“最美家庭”交流活动侧记
千里之外的牵挂,因一场相逢变得滚烫;不同地域的故事,因一次牵手愈发鲜活。近日,松原市与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妇联联合开展的“最美家庭”牵手交流活动,在共看风景、共话家常、共品文化的温暖互动中,织就了一幅民族团结的生动画卷。
脚步所至,皆是文化的相遇。
走进鼎润文化创意产业园非遗展览中心,马头琴的悠扬仿佛在耳畔回响,蒙古族布艺的斑斓、鱼皮手工的质朴,上百件带着地域温度的展品,让吉木乃的家人们目不暇接。“来,试试这鱼皮画!”在非遗传承人指引下,两家人围坐一起,指尖轻抚带着鱼纹的皮料,在剪、贴、绘的协作中,感受着古老技艺穿越时光的韧性。当一幅幅带着“共同印记”的作品完成,相视一笑间,陌生感早已消散。
踏访查干湖,粼粼波光映照着芦苇荡的苍苍,循着国家领导人视察的足迹前行,风里都带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看这生态多好,鸟儿都愿意来!”吉木乃的家庭代表指着水面掠过的水鸟,语气里满是赞叹。松原的家人笑着回应:“这几年我们守着这湖,就像守着传家宝,日子越过越明白,好生态才是金不换。”
乾安稻田公园的稻浪正翻滚着夏日的生机,田间妇女弯腰耕耘的身影,是农耕文化最鲜活的注脚。两家人沿着田埂漫步,听着“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故事,触摸着沉甸甸的稻穗,仿佛握住了这片土地最厚重的根基。转身走进泥林博物馆,鬼斧神工的地貌奇观又让人惊叹自然的伟力,在地质演变的脉络里,读懂松原的“前世今生”。
目光所及,皆是奋斗的力量。
在前郭县智画手工编织厂,丝线在指尖跳跃,编织出一件件精美的饰品,更编织出妇女们的致富路。“我们靠这门手艺,既能顾家又能赚钱,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负责人的话里满是自豪。吉木乃的家人们边看边问,不时拿起成品细细端详,眼里闪烁着共鸣的光——同为女性,对“巧手创富”的理解,早已跨越了地域的阻隔。
在宁江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互动体验、案例讲解让“保护”二字愈发具体。“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民族的未来,这样的法治护航太有意义了!”一位家长感慨道。两地家庭轻声交流着育儿心得,关于“守护”的共识,在细节里悄然凝聚。
心之所向,皆是团结的温度。
松原市规划展览馆、博物馆里,城市变迁的老照片、历史遗存的文物,串联起时光的长卷。“从过去到现在,松原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吉木乃的家人边看边感叹,松原的家人则在一旁细细讲解,像招待远道而来的亲人般热忱。
最动人的场景,藏在家风馆的欢声笑语里。5组结对家庭坐在活动室里,桌上摆着互赠的礼物,每一件都带着“独家记忆”。“我们家教育孩子,最看重‘诚信’二字……”“我们的家庭,讲究‘互助’,邻里之间就像亲人……”家风故事分享环节,大家打开话匣子,朴实的语言里满是真诚。有人表演手语舞,有人跳起新疆舞蹈……掌声、笑声此起彼伏,在小小的空间里漾出大大的温暖。一张结对卡郑重交换,握住的不仅是手,更是跨越千里的情谊。
此次“最美家庭”牵手,是“石榴花·巾帼援疆行动”的生动注脚。当文化在交流中共鸣,当情谊在互动中升温,这朵象征团结与希望的“石榴花”,早已在两地人心中扎根。未来,松原与吉木乃的妇联将继续架好这座“连心桥”,让更多家庭携手同行,在共融共促中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结出民族相亲、携手共进的累累硕果。(毕德明 李明军)
照片来自松原市妇联
文学顾问:吉振宇、金巍
采风顾问:沈凤祥、王国发
国学顾问:沈洪友、侯玉田
艺术顾问:张桂芝、赵昕、王桂芬、耿明
评论顾问:姚宗希、傅宝魁、王凤岐
总顾问:李明军
总编辑:张晓彦
执行总编:沈树立、周昌龙
主编:吴玉梅、吴垚、王国琦、王迪
副主编:徐丽、杨晓梅、柴丽岩 、贾春晖
主办单位:
松嫩流域文学社
北方都市文化编辑部
协办单位:
松原市残疾人联合会
吉林名人名企研修院
松原市文艺志愿者协会
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
松原市宁江区作家协会
松原市女摄影家协会
松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吉林油田文联、体协
金秋俱乐部
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
吉林油田消防支队
吉林油田供电公司
松原之声朗诵艺术团
《朗读者》读书会
东镇广播剧社
吉林龙华传记文化工作室
松原文昌社传统文化志愿者
查干湖散曲社
投稿邮箱:Limj967@163.com
本期编辑 张晓彦
本期编审 李明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