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人家饭店灌肚的美味传奇》
作者伍达
在泰城志高小区西侧步行街,“莱芜人家”饭店的生意非常红火,而这家饭店的灌肚,早成了食客们的“必选项”——进店必点,离店必带,熟客们总说:“这口味道,别处寻不着。”能让一道家常菜有这般分量,全靠店主老亓二十多年的琢磨。
老亓做灌肚,讲究“步步较真”。他常说:“食材不鲜,手艺再好也白搭。”每天天不亮,他就去市场挑猪肚,专选壁厚、黏液少的,回来用粗盐和白醋反复揉搓半小时,连褶皱里的杂质都得抠干净;再用温水焯烫,刮去内壁白膜,直到猪肚摸起来紧实又无腥气。
内馅的讲究更藏着巧思。选肥瘦三七开的五花肉,切成拇指大小的块——太大嚼不动,太小失了嚼头。加生抽提鲜、老抽上色,再拌入自酿的米酒去腻,最后撒一把莱芜老家产的花椒粉增香,足足腌制三小时,让每块肉都吸饱滋味。
灌制时,老亓有个铁规矩:只填八分满。“留些空当,汤才能渗进去,里外都香。”灌满后用棉线仔细扎紧,放进那口熬了二十多年的老砂锅里。汤头是秘方:八角、桂皮等香料,再掺几味去燥的草药,先大火咕嘟一小时出香,再放进灌肚,大火烧开撇净浮沫,转小火慢炖两个半钟头。火候全凭手感,“汤面似沸非沸,泡泡刚冒尖,才不柴不烂”。
第二天,晾透的灌肚压上重物定型,切片装盘时,肚皮浅褐透亮,肉馅红白相间,琥珀色的汤汁浸在缝隙里,看着就让人馋。夹一块入口,先觉猪肚球弹有韧劲,咬开是软糯的肉馅,肥肉的油香早融进瘦肉里,不腻不柴;汤汁的咸鲜裹着淡淡的麻香和酒香,在嘴里慢慢散开,余味能绕半天。
熟客们总爱打包几盒真空装,简单的纸盒里,装的不只是灌肚,更是老亓二十多年的匠心,是泰安人偏爱的实在味道,也是街巷里那抹忘不掉的烟火记忆。
2025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