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史辨伪何时了 真假知多少
全 兴
近段,互联网这个大舞台,有关小姐姐的剧情一集接一集,高潮迭起,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既有哈佛的蒋小姐、大连工大的李小姐,武大的杨小姐,又有协和的董小姐,还有京沪蒙乾坤大挪移再加骗的那小姐,再加上杭州的宗小姐和杜三娘,又冒出来广西的亮证女,一个个你方唱罢我登场,让无数吃瓜网民惊掉了下巴,怀疑人生。本想武大的杨小姐够厉害了,可澳州的杨小姐无意间被迫闪亮登场,惊艳了世人,真是小刀拉屁股---开眼了,可谓是富压群芳。让一从小姐姐们自叹弗如。
这件件桩桩,诠释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戏词,让当年那位脱口而出“我爸是李刚”的坑爹仔都望女兴叹,自叹弗如,无数男网民都看到眼里,怯在心里,止步于天价彩礼而惧婚,面对女权、女拳和女圈妇神和女汉子而偃旗息鼓,瑟瑟发抖。
一众高校不约而同地推出女权杰出代表波伏娃,哈尔滨工程大学身先士卒,七十五分钟后,十几所高校官微像约好一样跟进,匪夷所思,一查,有点细思极恐,原来这个女权运动领导人,其他不说,光不结婚,不生孩,倡导性自由,性开放,就有点让人难以接受,难怪这么多高校跟进,难怪这么多奇葩事层出不穷。
这让国人不知所措,吓得大学教授赶紧亮出当年的学术杰作,以证《咏鹅》诗中诗圣杜甫与西方基督的关系,还有教授论证商朝与西方古人的关系,更惊得北大等高校连发出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都语无伦次,漏洞百出,让人费解。
这波女权连续剧,弄得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部大片都暗然失色,让西史辨伪也得见缝插播。
唉,这互联网的大片,真是未完变化快,待续更精彩。
西史辨伪,说来话长。
想当年,满清江河日下,西风压倒东风,特别是1840年以来,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晚清腐朽的藩篱时,被打跨的不仅仅是满清,还有中国的文化自信。
即便那位被喻为千年大变局的盗火者,作为中国“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的严复,也不敢振臂一呼。
作为北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和复旦大学的校长,也曾提出“三民主义:开民智,兴民德,鼓民力”,在对中国文化进行批判的同时,同时也极力地翻译大师的西方著作,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但一个不可忽视的情节藏有玄机,就是他关于西方历史的观点。严复早就在自己的书信手稿里,泄露了天机。他写道:“吾闻西师有言:一二百年以前,欧洲几无信史可用。史之可信,大概不过百年。”严复 1877 年前往英国留学,他的老师说欧洲可信的历史不过百年,也就意味着欧洲一直到 1800 年左右才开始有真正记录历史的习惯。
病急乱投医,也许西方的强大值得我们学习,其他的退而求其次,西方伪史在当时并不重要。正如中国人对待英国学者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样。
在维新图强变法改良,以至于大革命的年代,谁还在乎历史的真伪、文明的有无,不管什么思想,理论,只要能指导中国的变革就行。
随后的五四运动,更是不惜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决裂以求新生,28年的流血牺牲也以反封建革命为由,不惜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分道扬镳,再后来是外部的封锁,我们一直沿着那条康庄大道奔跑,特别是那场十年浩劫,我们的传统文化被视为四旧而受到鄙视,批林批孔更是将文化革命进行到底。
东方风来满眼春,当我们再次打开国门时,我们来不及回首,就被随之汹涌而来的西方文化思潮所吞噬,即便苏联的分崩离析也没能使我们有深刻的反思,以至于文化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被西方公知或代理人所掌握,言必称希腊成为标配,时不时夹杂几句外语或西方术语而自鸣得意,成为明显的标志。一时间,各种思潮甚嚣尘上,时至今日,把质疑西方等同于反对改革开放仍不绝于耳。
曾几何时,国学试图东山再起,也是东风无力百花残。那些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也是无能为力,以至于今天我们羞于说起中医,八卦,仿佛那就是封建迷信的代名词。
从严复的实话不敢说,不便说到中国社科院的何新向西方史发出灵魂的拷问,已经过了70个年头了。
何新,代表作有《希腊伪史考》、《希腊伪史续考》。核心观点认为,古希腊文明是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共济会银行家和学者虚构的产物,《荷马史诗》、亚里士多德著作均为伪造,目的是“为资本主义文明制造假祖宗”。
从何新再到董并生和诸玄和和黄忠平,西史辨伪从未停止,怎奈人重言微,有人呼无人应。
董并生,代表作有《虚构的古希腊文明:欧洲“古典历史”辨伪》,宣称古罗马帝国不存在,罗马皇帝管辖范围“不出罗马城邦”。
诸玄识,代表作有《虚构的西方文明史:古今西方“复制中国”考论》,提出西方文明是“欧洲神职学者”按中国文明虚构的产物,启蒙运动、美国《独立宣言》均受《孟子》等中国思想启发,并称西方文明是“中华母体的派生与退化”。
黄忠平(笔名“生民无疆”),代表作有《包装出来的西方文明》,其核心观点是以地理条件否定古文明,如宣称克里特岛“无耕地”不可能诞生米诺斯文明,批判“哈洋族”摧毁国人文化自信。
前段时间金灿荣质疑亚里士多德著书用的的羊皮卷,算是戳到了西方史的肺管子,再次掀起波澜
更有黄河清后来者居上,设擂辨伪,宣示光从中华来。
黄河清的代表作有《言不必称希腊》、《光从中华来》,宣称“根本没有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西方文明是中华文明传入欧洲后兴起的“次生文明”。
此时,人们,特别是网民们,尤其是那受西方思维束缚的九漏鱼们仿佛觉醒一样,一个个在西史辨伪中引经据典,用常识打败公知。
噢,我一下子明白了,在岗位时,天天念叨的四个自信,这不就是其中的文化自信么?
忆想当年,六四风波那会儿,我们的院书记劝阻无力,只好陪同学们一起聆听来自《美国之音》的最新报道。抚今思昔,中外对比,可谓是西方舆论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但是,西史辨伪任重而道远,这几个人,面对百年来,无数西方文化的受益者、既得利益者,压力山大。何况这些庞大的群体也面临着自我否定的现实,岂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面对西方文明的捍卫者,岂会自掘西方文明祖先的坆墓?尤其是受西方文明洗礼的中国人,宁愿自毁老祖宗也在所不惜。
百年变局的史事告诉我们:政治洗白、经济洗钱和炮火洗地没有文化洗脑有杀伤力。
值此,我也忍不住挥笔,唯恐浮云遮望眼,更惧才疏学浅空自许。
1.质疑的权力不容质疑
亚里士多德有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当师从柏拉图20年的这位学生反对其“理念论”时,今天当金灿荣先生质疑亚里士多德时,不应该被围攻;当黄河清教师质疑上海博物馆展出的那双古埃及草鞋时,更不应该被扣帽子打棍子。
曾几何时,当西方专家学者,质疑我们的夏商周断代时,我们小心翼翼地开始了耗时几十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自证清白;今天,我们回过头来,进行西史辨伪时,西方专家学者没有自证清白时,倒是自己人先来一波反质疑。有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模样。
在我看来,西史辨别中任何人的质疑权力不应该被剥夺。从这点看,唐际根先生出场不是坏事,理不辨不明,可他的黯然退场倒不是好事。
2 双标不应成为标配
国际公认的文明三要素是文字、冶金术(青铜器)和城市的出现,这一标准源于对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总结。
文字:作为记录和传播思想的工具,文字被视为文明存续的关键证据。如甲骨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冶金术(青铜器):金属工具的制造标志着生产力飞跃,如商周青铜器体现了技术与社会分工的进步;城市:人口集中与社会结构复杂化的产物,需满足规模(如5000人以上)和功能(政治、经济中心)要求。
这些为西方量身定制的文明标准天生有缺陷,且争议不断,如玛雅文明无冶金术、印加文明无文字,可见文明三要素并非普适。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王权、国家、都邑性城市等标准,强调本土特征。结果仍是没有话语权。即便如此,中国人还是严格按照胡适提出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十六字箴言兢兢业业地进行考古,当我们的老祖宗无奈中被邀请,一个个从陵墓走出来,并被验明正身时,西史的老祖宗们也该出来走两步,现身说法了。否则有何颜面证实?
3.文物市场是重要的试金石
当中国的文物从一座座陵墓中,不是被明抢就是被暗盗,流入世界各地文物市场在高价流转时,我们可否设想,那些所谓西方文物,如古埃及草鞋可否由估价拍卖,看能否成交,估计连北京潘家园的收藏者都懒得看一眼。你让那些西方伪史捍卫者们掏自己腰包买买试试,不用碳14检测,就会原形毕露。
4 .断代不是伪史的通行证
我们常说,四大文明,只有我们是唯一连续没有中断的文明,今天我们可理直气壮地说,断续的文明不能称之为文明。
当我在贾湖遗址里聆听今天的音乐家用9000年前的骨笛奏响天籁般的中华初音时,不用再计较西方与明代朱载育十二平均律谁早谁晚了;当我们今天仍在读几千年前的中华经典时,西方能读懂断代前的古代文献,估计除了能骗那些把西方伪史奉为圭臬的中国专家外,西方专家连自己都不信。
知天命之年,我读完《道德经》《心经》《六祖坛经》《论语》,正在阅读《周易》《传习录》《黄帝内经》时,我慨叹相见恨晚,这那里是迷信?再对比大学学的西方哲学、在岗时被一部部西方管理学灌输,现在才明白了,知与智有不同,会与慧有差别。
当我们一个个质疑西方古史的伪假时,一些人总是用现代史来顾左而言右,我又一次体验到了他们的经典话术。
当西方对中国使用的伎俩一个个失效时,也许女权还没有完全失效,不用怀疑,他们正同输出的西方思想一样,正在随同霸权的旁落而被唾弃。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欲去其史,先灭其文化正在失灵。
文字、文献、文物、文化、文明组成的文史告诉我们,蒙元和满清的野蛮阻碍文明的进步,尽管这是历史长河中的小插曲,但其危害不容小觑;只要文明与政治军事形成无坚不摧的力量时,历史才能滚滚向前。
同样,今天的西史辨伪,放到当今百年大变局中审视,何尝不是历史和文明话语权的一次争夺。辨真证伪的答案也许就在西方各大博物馆盗存的中国文物公之于众之时。
常言道,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可历史的失败者可以证伪。
文天祥的《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历史是人民写就的,世界历史也是如此。汗青史册上,也会为当权者,霸权者篡改历史,伪造历史进行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