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诗歌,成为活下来的理由
作者:杜劲松 - 广东深圳
朗诵:飞天 - 广东深圳

1
当远处的脚步用彻夜的不停
测验我们对一切的无声无息
我们正坐在蝉声与阳光
的尾巴,结成的秋千
企图荡过楼下
锈蚀铁皮的屋顶
向窗外大街的风
借一把扫帚

2
如果鼓点密集
我们站在原地的等
势必急不可待
我们要从我们的身后
放走溜逃的风
向暗夜的幽冥
大声说出,我们
自己的名字,爱好,惦念

3
像一条永远走下去
没有尽头的道路
我们鱼贯般在海边
散步与夕光道别
解读海鸟的哭泣
翔飞与低沉……
成为一只祭献自己的鱼
安插在死去的葬海者胸前

4
像一片空旷而透明的
湛蓝色的天宇
我们依次解下喧嚣
和忧伤的铠甲
在沙滩奔跑的小蟹
与海浪退潮竞赛

5
直到,再一次浪花的
飞沫 忍不住落下
与鸥鸟的约会等轻
而高入云霄的朵云
只是高入云霄的
诗歌的兄弟姐妹

6
我们终于忘却了
来路与归途
交尾而成的秋千
消失在南方的地平线

7
一卷毫无起色的描摹
当远处的脚步彻夜不停
测验我们对一切的无声无息
于是,诗歌成为活下来的理由
2025年8月10日

作者简介
杜劲松 青年导演/编剧 诗人/词作家
编剧院线电影曾获“五个一工程”奖,入选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影成就影展,广东省文联援藏主题电影展影片。作品曾获第四届意大利中国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演员”奖;获第11届新西兰中国电影节暨首届华语电影“金蕨叶奖”,参与作品入围2023北京电影民族电影展;获第32届广东省“广播影视奖”,院线纪录片电影入围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执行导演纪录片曾获“NICFF“尼维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提名、“最佳纪录片人物金奖”、中国公益影像节“金蝴蝶奖”等,独立或参与创作过多部电影、电视剧,及原创主题曲、插曲等。
现任中国雨巷文学社注册会员、中国雨巷文学社深圳分社副社长,杭州文学研究院研究员。

朗诵者简介
飞天,生长军营,少年从戎,喜爱文学,痴迷朗诵。
朗诵团指导老师,诗歌公号主播。美篇平台艺术类优质作者,美篇追求尽善尽美—文美、诵佳、养眼、悦心。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投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 邓国安、徐勤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社长:陈继业
副社长:孙建胜(兼秘书长)
副社长:刘虹、王木清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兼)
主编:韩菜菜、朱双碧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8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