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苍山故事会•哈拉巴山下/第二章 垦荒者的足迹/ 第二十九回 稻田间的“金达莱”/作者:刘连成
苍山故事会•哈拉巴山下/第二章 垦荒者的足迹/ 第二十九回 稻田间的“金达莱”/作者:刘连成
精华
热点
25-08-11 15:09
14
阅读
关注
第二十九回 稻田间的“金达莱”
作者:刘连成
五月的风掠过荣军农场的水田地时,总会带着些微咸的水汽。朝鲜族姑娘金从九蹲在17号地的田埂边,指尖掠过刚冒尖的稻苗,像抚摸着襁褓里的婴孩。泥水顺着她的胶鞋边缘渗进来,凉丝丝的,却让她心头那团火燃得更旺——这年春天,她要让水稻和稗草的战争,换一种打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稻田除草,是把人钉在水田里的苦役。人们跪在泥水里,一薅就是一整天,腰弯得像张拉满的弓,手指泡得发白起皱。金从九看着姐妹们直起身时疼得龇牙咧嘴的模样,心里总像塞着团湿稻草。一个念头在她心里盘桓了许久:稗草长得比稻苗快,要是让水没过它们,会不会像淹死野草那样淹死稗草? 1956年开春,她在自家后院挖了三个小池子,灌了深浅不一的水,播下稻种和稗草籽。每天收工回来,裤脚还沾着田泥就往池边跑,记录水位,丈量苗高。月光泼在池面上,她蹲在池边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像株倔强的稻禾。男朋友崔明浩总劝她:“白天在队里累一天,夜里歇着吧。”她却头也不抬:“你看这稗草,比稻苗高了半指呢,再等等,就快见分晓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试验,田里的稗草消灭了,稻苗蹭蹭的往上涨。 家里的试验成功了。到了水稻除草季节,她决定在她担任三大队第三生产小组做大面积试验。 那年东北的雨季来得早,来得汹。一场瓢泼大雨砸下来时,金从九正在三大队第三生产小组18号地查看试种的稻苗。崔明浩披着蓑衣寻过来,看见她正用木棍丈量水深,雨水顺着她的斗笠往下淌,把蓝布褂子浇得透湿。“快回去吧!”他拉着她往田埂走,脚下的泥路滑得像抹了油。没走几步,金从九脚下一绊,整个人摔进泥水里,手里的记录本却高高举着。崔明浩慌忙去扶,她却自己爬起来,抹了把脸上的泥,咧开嘴笑:“你看,稻苗没倒。”两人相扶着在雨里走,泥水溅了满身,倒像穿着件亮闪闪的铠甲。 在繁忙繁重试验中,金从九终于扛不住了。白天在田里盯着水位,夜里核对数据,她连着三天只睡了不到十个钟头。那天半夜,她浑身烫得像团火,额头抵着墙都觉得灼人。阿妈尼摸了摸她的额头,急得直拍大腿:“38.5℃了!这是要烧坏身子!”她却掀开被子要下床,声音哑得像磨砂纸:“今晚该排水了,错过时辰,这么多天的功夫就白费了。”崔明浩要替她去,她摇头:“水深浅差一寸都不行,我心里有数。” 她裹着棉袄,深一脚浅一脚走在田埂上。月光把稻苗的影子投在水里,像一片安静的绿云。她蹲下来,手指探进水里,冰凉的触感让头晕减轻了些。水刚好漫过稻苗顶端半寸,稗草却已高出一截。她数着数排水,每放掉一寸,就停下来看稻苗的反应。直到水位落到稻苗的第三片叶,她才直起身,风一吹,竟觉得浑身轻快了许多。 稻田深灌十天后排水晒田,奇迹真的发生了。稗草泡得发腐,一扯就断,稻苗却像喝足了奶水的娃娃,噌噌往上长。金从九站在田埂上,看着那片油绿的稻海,突然蹲下身捂住了脸。崔明浩走过来,看见她肩膀在抖,以为她哭了,却听见她笑着说:“你看,它们的长势真好。” 秋收时,三大队17号地和18号地的稻子堆成了小山。折算下来,每公顷竟产了五千公斤。消息传到省里,省农业厅的同志来看了,握着金从九的手说:“你这法子,能让多少姐妹少遭罪啊!” 1957年夏季,吉林省水稻除草现场会开得热闹,来自各地的种稻人围着金从九问这问那。金从九穿着崭新的朝鲜族长裙,站在稻田间比划着,阳光落在她脸上,像撒了层金粉。有人说她是荣军农场的金达莱,她却笑着指向身后的稻田:“是这些稻子,愿意听咱的话。” 后来,金从九成了第三生产大队的副大队长,胸前挂上了吉林省劳动模范的奖章。可她还是爱往水田里跑,看稻苗喝水,看稗草低头。风掠过稻浪时,总会带来那样的声音——那是土地的回应,是汗水的回响,是一个朝鲜族姑娘,用执着和热爱,写给田野的情书。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4227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