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的努力就是成功”
——“风度荟萃文丛分享会暨第三届陈国胜文学奖颁奖仪式”散记
作者:张仙群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陶渊明)今年立秋刚过,浈江区作家协会、韶关五月诗社与陈国胜文学奖基金,便携手为粤北的文朋诗友们,送来了这秋日里的第一杯“奶茶”。这绝非一杯普通的饮品,它饱含着炽热的诗心,热气腾腾,温暖着每一位诗友与作者的心灵。
因为,历经近一年的不懈努力,浈江区作家协会精心主编的《风度荟萃文丛》,于近期由中国书籍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为庆贺浈江区历史上首套文学丛书的问世,激励基层文学作者更加踊跃地投入创作,充分发挥这套文丛在推动文学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第三届陈国胜文学奖评委会决定:在此前于陈国胜的家乡举办“翁源县2025年乡村振兴征文评奖”活动之外,将《风度荟萃文丛》的推介评奖列入“第三届陈国胜文学奖”作为另一项重要内容。
“风度荟萃文丛分享会暨第三届陈国胜文学奖颁奖仪式”,2025年8月9日在浈江区图书馆盛大举行。当天下午,从2点半开始80余位文朋诗友、领导嘉宾从湖南长沙、广州、佛山、清远、河源及韶关市区县陆续赶到会场。在浈江区图书馆门口,王小琼和成月秀以热情洋溢的笑容,迎接来自各行各业的老中青文朋诗友。虞永新则有条不紊地引导来宾签名留念,桂汉标老师带领“风度荟萃文丛”部分作者,为到场的读者们签名赠书。一时间,图书馆内可谓风度荟萃,大咖云集。大家或是呼朋引伴,或是畅谈甚欢,既有久别重逢的欣喜与慰藉,亦有相见恨晚的惊喜与感慨……五月资深会员吴贻才、黄义隆等摄影爱好者,手持相机,忙不迭地用镜头与视频,定格大家的最美瞬间。五月诗社网络部长梁丽云则用手机捕捉着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为制作小视频积累素材。
3点整,备受瞩目的“风度荟萃文丛分享会暨第三届陈国胜文学奖颁奖仪式”正式拉开帷幕。现任五月诗社社长胡列志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他逐一介绍到场的领导嘉宾,他们分别是:韶关市文化传媒集团总编辑李国荣、浈江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林彦秀、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委员会主任胡红拴、广东省河源市原作家协会主席,现广东省小小说学会监事长陈振昌、韶关市文化局原副局长、文联原副主席、韶关市首届评论家协会主席黄山、韶关市十佳道德模范,韶关市好人协会会长,浈江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林锐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东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林汉筠、清远诗社社长曾新友、韶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温阜敏、韶关市作家协会主席冯春华、副主席周贤德、吕眉洁等。
浈江区文联主席唐波在对“风度荟萃文丛”的出版致以热烈祝贺的同时,高度肯定了浈江作协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斐然成绩。他指出,这套文丛的问世,凝聚了浈江区众多作家、编辑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心血与智慧,不仅是浈江区文学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浈江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体现。
作为五月诗社总顾问、浈江作协总顾问、陈国胜文学奖基金委托管理人以及“风度荟萃文丛”的核心策划人,桂汉标老师的发言干货满满。其一,他详细介绍了文丛编辑出版的缘起,乃是浈江区作协去年国庆前夕举办的“敏思锐笔颂华诞”诗词大赛,该赛事成功入选“广东诗歌十件大事”,在此基础上为“百千万工程”和新质生产力助推赋能,并让新诗教广泛走进各中小学,把编辑出版这一套文学丛书作为最重要工作付诸实施。其二,他介绍了“陈国胜文学奖基金”创立三年来主要实况:第一届于2023年8月为老中青作家邓妙蓉、唐学连、余玉英的三部诗文专著以及《五月不惑文丛》评论文章评奖颁奖;第二届除编辑出版《陈国胜文学奖作品选》外,举办了陈国胜遗作朗诵会、为乐昌市作协主编的三本作品专集颁奖;第三届于今天为罗明生、叶涛、曾建瑛的三本诗集颁奖。其三,他对五月诗社新领导班子提出新的期望与要求:希望明年能够将“第四届陈国胜文学奖”与第十二届东南亚诗人大会共同圆满举办。
在浈江区作协主席粟立新宣读“第三届陈国胜文学奖”获奖名单之后,部分文丛作者纷纷发表创作感言。《邀稻草人同行》的作者罗明生,从学生时代熬夜刻钢板,领到稿费后请同学喝啤酒的趣事讲起,娓娓道出自己与五月诗社结下的文学之缘,以及如何走上生态诗创作之路,如何坚定地秉持“一生只爱两件事:爱诗歌,爱矿山”的信念。叶涛,作为《桅杆上的情歌》的作者,这位以诗歌记录心路历程的朴实汉子,其发言如同他本人一般,看似质朴无华,却用最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写作的门道与真谛。《梦在山花开》的作者曾建瑛,风尘仆仆从和平县赶来。身为乡村教师的她,发言恰似她的文风,质朴中满溢着人间烟火气。“行万里路,写千般美”的黄卫平,是《揽一片锦绣》的创作者。热爱旅游与写作的她,着重感谢了文丛的策划者、编辑以及为她的书籍撰写序言的黄山先生。《此生伴梦行》的作者丘志梅,亦是在今天清晨从长沙千里迢迢赶赴现场的。她坦言自己或许是学历最低的作者,但学历与生活的压力,并未束缚她逐梦的脚步。由于工作繁忙,她常常凌晨起床进行写作。同样在生活重压下坚守追梦的邓秋船,是《天地一片云》的作者,他从打工地佛山赶来。他讲述了自己坎坷曲折的经历,并抛出“从贫穷农村出来的人坚持写作有没有意义”“当作家是最没出息的吗”“因为出书没钱交房租值不值得”这一连串直叩灵魂的问题,然而,他坚定的表情已然向大家表明——值得!
胡红拴对“风度荟萃文丛”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赞誉,他认为这套丛书在展现岭南文化方面别具一格,以诗意笔触挖掘出粤北文化的深厚内涵,将其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生动且全面地呈现出整个粤北地区的文化风貌。
浈江作协监事、同时也是“风度荟萃文丛”编委之一的朱华茂,为了向此次意义非凡的典礼献上一份独特的贺礼,不惜倾注半个月的心血,精心为文丛中的每一本书创作了一首散曲。活动现场,他满怀深情地朗诵了其中两首,以这种别样的方式,为典礼增添了一抹浓郁的文化韵味。
最扣人心弦的时刻,非颁奖环节莫属!主持人首先用洪亮的声音宣读“优秀成果奖”的颁奖辞,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获奖者的认可与赞誉,随后清晰地报出各个奖项的获奖名单及获奖篇目。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获奖者们依次登台亮相,他们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桂汉标、李国荣、林彦秀、林锐生、冯春华、唐学连、吴育帆、黄平、朱华茂等颁奖嘉宾面带微笑,眼中满是祝福,将象征荣誉的水晶奖杯和滚烫证书,郑重地交到获奖者手中。此刻,台上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一个笑容都传递着成功的喜悦;台下掌声如雷,这热烈的掌声不仅是对获奖者的祝贺,更是对他们在文学路上的执着追求表示支持与肯定。
颁奖结束后,陈国胜的挚友、作为本届陈国胜文学奖评委之一的李国荣,满怀热忱地向丛书的成功出版、丛书作者以及“第三届陈国胜文学奖”的各位获奖者,表达了诚挚的祝贺。他回顾了与好友陈国胜共同度过的往昔岁月。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对挚友的深切怀念与深厚情谊。他还希望作家诗人们支持党报和广播电视的支持。
颁奖仪式进入尾声之时,众人怀着无比激动与喜悦的心情,高高举起“五月诗社”与“浈江区作家协会”的会旗。会旗飘飘,仿佛在诉说着两个文学团体一路走来的故事与辉煌。一众文朋诗友簇拥在一起,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用相机定格下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将这份团结与对文学的热爱永留心间。
文朋诗友们兴致热烈高昂,意犹未尽。图书馆会议现场经束之后,火热气氛转移到朴素的工作餐“大食汇生态美食馆”。文朋诗友们纷纷围聚在丛书作者身旁,或是恭敬地索要签名,或是热切地争相合影留念……黄卫平大姐的签名堪称教科书级别,那隽秀的字迹,笔锋婉转间尽显雅致,羡煞旁人。而乐昌的小学教师邓新娣与本届优秀成果奖获得者曾建瑛,这两位女诗人有着颇为相似的经历。她们都曾在铭源希望小学任教,在“希望工程与文学结合”的实践中,不断成长,绽放出独属于自己的文学光芒。此刻,她们正专注地交流着诗教与诗歌创作的宝贵经验,沉浸在文学的热烈探讨之中。
桂老师则在人群中忙碌穿梭,热情地为大家介绍新朋老友。他着重介绍了诸位元老大咖,其中有第一位出资捐助韶关希望工程的赵尧刚以及惠民、廖开云等诗社元老;有韶关市首届评论家协会主席黄山;还有擅长创作小小说,来自河源的陈振昌;清远诗社社长曾新友;东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林汉筠等等。这些文学大家们齐聚一堂,畅所欲言,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见解与经验,不吝赐教,让在场的诗友们如获至宝,收获满满。
陈振昌深情回忆起在和平铭源希望小学与桂老师和邓妙蓉初次相识的情景,感慨万千。他谈及自己命运的多舛,以及这与文学创作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引用福楼拜送给莫泊桑的一句名言“坚持不懈的努力就是成功”,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诗友。
作为五月资深诗人的曾新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五月诗社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得益于有优秀的领路人带动。诗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不仅佳作频出,更培养出众多人才,不少诗友成功加入中国作协、省作协,据不完统计有七十多人。同时还带动了江西、湖南等地诗友的共同成长。
随后,来自乐昌作协、仁化诗协、翁源作协、新丰作协的吕眉洁、温飞宇、刘茂兰、黄凤娣、张帮进等人分别发言,为这场文学盛宴增添了更加丰富的色彩。
在自由发言时间里,老诗人曾德激情澎湃,虽已年逾古稀,却中气十足地朗诵了他为此次庆典精心创作的新作《赞“风度荟萃文丛”》及词《忆江南》。来自曲江区的温梦文则放歌一曲,将对文丛的赞美与对文学的热爱,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本次活动得以圆满举办,离不开台前幕后一众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浈江区作协总顾问桂汉标老师,以身作则,统筹全局;浈江区作协主席粟立新,引领方向,协调各方;副主席唐学连,兢兢业业,落实各项事务;名誉主席罗明生,凭借丰富经验,提供坚实支持;监事长虞永新,严谨把关,确保活动有序;秘书长黄平、副秘书长王晓燕、会员张仙群、钟启福等人默默承担起接待、后勤等工作,事无巨细,为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参与此次活动的人员众多,涵盖了来自不同领域的文学爱好者。有肖美红、吴祝梅、王忠一、冯志光、蔡国红、蔡丽玲、文闻、潘玉秀、陈世明、戴美娣、谢桂明、张秀娟、王均利、南志文、黄丽华,他们带着对文学的热忱而来。还有黄锡元、黄平(翁源作协)、黄鼎元、华晓明、李红、李丽、李大明、朱朝晖、柏彩芹、陈湘平,他们或是独自前来,或是结伴同行,不少人还带着伴侣与充满灵气的孩子。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沉浸在这场文学的盛会之中,感受着浈江浓厚的文化氛围。
风度荟萃凝秋光,蔚蓝诗梦起新航。相信因老中青诗人作家的共同绽放才情、广大普通读者的热爱追寻,粤北诗与文学的天空,必将越绚丽多彩!
(2025年8月11日凌晨)
(图文来源于诗的红三角,责任编辑桂汉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