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编辑社成员
特约顾问:张振林 孟祥忠 岳新华
顾问:清廉宇 李秀德 王世元 岳新华
主编:润牙子
常务负责人:中秋明月 渝香居士 阿莲 神剑大侠 书香 王世元
诗评:渝香居士 热血兵团 书香 杜杜
本公众号微信: Ryz98416

作者简介·湖南长沙优秀诗人,
《骨缝里的灯》
文/刘永平/梅蛮
不必数檐角漏下多少阳光
我自带火种
在骨缝里,煨着余温
神经末梢的疼,如针脚密缝
便把每一次蹙眉
绣成灯芯的纹路
命运反复锻打的时刻
金属的光泽,正从伤口渗出
比黄金更重的
是深夜书桌前,笔杆压出的指痕
稿纸上,星子不肯熄灭
替山河,写下私语
以墨为泉
养胸中浩然云气
诗心在砚台发芽,顶破寒冬
看那汉字
长成参天模样
根系深扎于大地褶皱里——
那片写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土壤
把脚印,串成星火的项链
每一步蹒跚,都闪烁成路标
给大地写情书时
笔尖总带着温热
疼痛是标点
从未隔断,对人间的抒情
风掀起稿纸
所有文字,都站成提灯的人
我始终在这里
躬身,守护一盏灯的尊严
莫问光痕浅深
黑夜里
这团火,正把影子
铺成一条
会发光的路

心寄清辉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相知藏骨,根须深扎。
心尖莲梗,直擎清辉——
月光揉碎,淌入叶脉。
秋风卷砾,劈面砸来。
叶瓣拍水,浪碎银星;
梗弯未折,脊梁仍挺。
负心魂被按入塘泥,
看藕在泥下挣,紫痕勒节;
忽被扯断,白浆混辉冒,
千丝绷亮:
一头拴离泥的残,
一头缠塘底的根,月中晃,
如未寄的笺,被风拆成银絮。
相遇夜,星子裂空。
清辉泼面,逼人睁眼,
望彼此眼底光,与塘中辉
缠成涡,烧得发烫。
知足时,衣襟兜菩提响;
梵音撞肋,惊起微颤,
混叶尖露坠的脆,滴入辉
碎成细光,漫过脚背——
凉透指尖,心尖浮着辉的暖。
山影浸辉中,被荷绿啃出豁口;
浪拍梗摇,腰杆不折。
草叶喘,露悬叶尖将坠;
清风掷浮名入深谷,
回声撞崖,碎作星子,
落进酒碗,碗底月半轮。
酒气裹荷香,漫过喉管
烫麻舌尖——抬眼处,
她眉梢辉光,沿鬓角滑;
指尖碰杯沿,颤如两枝春,
风里缠,影里绊。
天若藏云,辉便匿云后泣;
雨砸荷叶,翻出白背,
映漏辉如泪——情若断爱,
心成旱田,藕丝亦枯灰。
偏让那丝,于辉中抽芽:
细如叹息,韧若执念,
穿泥绕石,向月光攀。
塘中叶,或绿或残,
皆举心,往清辉里钻。
露滚叶尖,"啪"落人间;
浪溅处,两人影泡得发涨,
连呼吸都缠着辉的屑。
断藕丝浮起,绕影打结,
在清辉中,晃成月光未绣完的银缕——
而根须,仍在泥里牵。
风过,叶影轻颤,
像谁把未寄的话,又往脉里洇。
2025年8月11日长沙

《梅山竹语把名字刻在竹节的褶皱里》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笋尖顶破冻土的刹那,脆响惊飞了竹丛里打盹的山雀。晨雾在笋衣的螺旋纹上凝成珠,坠在褐红的箨尖晃了晃,顺着笋身滑进泥土时,带起一丝新翻的土腥——那是梅山的春天,正从竹根往云里钻。
清明的雨丝斜斜切过竹梢时,山民的竹篮已浸得透湿。新笋裹着半尺泥,掰断处渗着乳白的汁,像刚咬破的春,甜腥气混着雨雾漫开来。蹲在竹下剥笋衣,指腹蹭过笋肉的嫩,能摸到纤维里藏的、突突的生长脉。
重阳的露凝在竹叶上,坠成水晶的模样。篾匠背着砍刀上山,竹秆被霜打过,青黄相间的皮上泛着哑光。刀身贴竹骨切入时,先闻到一缕清苦的香,是竹肉里藏了整秋的劲。竹屑簌簌落在衣襟,带着涩涩的糙,像山风刮过掌心的痕。“这时的竹,剖篾能听见纤维‘咯吱’唱,”他说,“经了霜,骨头才肯认人。”
新竹拔节总在夜里。土炕头的油灯晃着,能听见竹丛里传来闷闷的挣,像谁憋着气长高。竹衣褪到脚边,卷成浅褐色的浪,孩子们捡来当哨吹,呜呜的响里,能听出竹节往上蹿的急。老人们抽着竹烟杆笑:“未出土时先有节,这是竹在学山里人的直。”
篾匠选了重阳伐下的中段做筷,剖成细条时,竹肉泛着青白玉的光。山里添丁要刻乳名在筷尾,阿爹的刀在竹上走得极轻,指腹按在竹面,比摸刚落巢的雏鸟还柔。“竹生”二字落进纹里,笔画间的细绒沾着他掌心的汗,像给名字喂了口晨露。停刀时,他拇指蹭过刻痕:“你看这竹心是空的,可空着才好——空了,才能装下米汤的暖,装下野果的甜,装下日子往深处走的沉。”
后来真见那刻痕慢慢晕成浅褐,像阿爹笑起来时眼角的褶。有回他夹菜,竹筷在粗瓷碗沿轻轻磕,筷尾的“竹生”蹭过他指节的茧,竟和皱纹里盛的光,是同一种温。
最老的那双筷在灶头的竹篮里,竹色浸成深褐,像浸了一辈子的烟火。“福安”二字被磨得浅了,指腹常碰的地方却泛着玉润,那是祖父用了七十年的温度——饭香顺着刻痕渗进竹骨,汗味裹着竹纤维结了痂,倒比刻在竹节上的名字,更像会喘气的念想。
竹节的褶皱里,藏着清明的雨、重阳的霜;竹筷的刻痕里,盛着阿爹的指温、祖父的饭香。都是把名字种进竹的血肉里:一个在风里长,一节一节往云里蹿,竹梢挑着的星子,是刻痕里漏出的光;一个在碗沿滚,一口一口把岁月嚼成甘,竹心盛着的风,是名字在轻轻喘。
我蹲在老竹下刻名字,刀锋跟着竹纤维里的年轮转。刻到第三笔,竹汁渗出来,晕成浅褐色的云,这头是竹节的褶皱,那头是竹筷的纹路,倒像整座梅山的竹,都在替我接这缕痕。
风过时,满坡的竹都在应。它们说,竹心空着,原是为了装下那么多名字的呼吸——像山里人的日子,扎在土里的根要实,向着光的心要空,才能把岁月,长成又直又韧的诗。
2025年8月11日长沙

《秋余香》
文/刘永平/梅蛮
秋风秋雨绞微凉,
虎气犹存剐过墙。
立秋天光斜切廊,
半褪炎熏半孕芳。
恰似来人敛锋芒,
袖底锁过蝉鸣浪,
鬓边暗缀桂蕊黄。
不向晴光争灼亢,
独于疏雨洇诗章——
你看阶前梧叶响,
每片焐住旧年阳。
2025年8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