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诗画】
秋来藏月于夜
文/明社(新疆)
越扯越远了的思念的愁绪
将
今夜之月光
不知不觉
嵌入了窗外的槐下
秋
写在一场雨之后
落一地
由绿渐黄的悲与叹息声
过往眸中
细数悉数的悲凉
史册
是一朵朵花蕊的夭折与艳丽共存滴落于窗外
天地间俯仰无靦
折花的断翅
含泪撑起了夜
多情难读无心之人
一世清白
和生命与青春的百折不挠
断往的复盘
践行的山水相逢
以墓碑
杵写灵魂来证明这生所经的笃定和心往
对此徒付的青春
我并无郁闷和悔改之意
因大爱
无以达白
笑握入夜的月举起梦
朝原初的一如既往
看似秋无字句
实天地之冠
2025-08-11原创首发
明社这首《秋来藏月于夜》,以秋夜为幕,以月光为线,将思念、悲凉、生命感悟等心绪编织其中,语言如秋露般清冽,意象似秋叶般厚重,在幽微的笔触里藏着对生命与时光的深沉叩问。
开篇“越扯越远了的思念的愁绪/将/今夜之月光/不知不觉/嵌入了窗外的槐下”,以“扯”字写愁绪的绵长,又以“嵌入”将月光具象化,仿佛那清辉不是洒落,而是被愁绪钉在了槐树下,思念与月光便在这一“扯”一“嵌”中相融,秋夜的静谧里顿时有了沉甸甸的情感重量。“秋/写在一场雨之后/落一地/由绿渐黄的悲与叹息声”,将秋意拆解为雨后的色彩渐变与声响,“悲与叹息”赋予落叶以生命感,秋的萧瑟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成了心绪的外化。
中段转向对过往的回望,“过往眸中/细数悉数的悲凉/史册/是一朵朵花蕊的夭折与艳丽共存滴落于窗外”,以“花蕊的夭折与艳丽”喻史册中的悲喜交织,生命的脆弱与绽放被浓缩于一花之上,“滴落”二字更添时光流逝的动态感。“天地间俯仰无靦/折花的断翅/含泪撑起了夜”,“断翅”的意象带着残缺的痛感,却“含泪撑起夜”,于悲凉中透出一丝倔强,为后文的生命感悟埋下伏笔。
后半段由情入理,从个人生命体验中提炼哲思。“多情难读无心之人/一世清白/和生命与青春的百折不挠”,在“多情”与“无心”的对照中,凸显“百折不挠”的生命韧性;“断往的复盘/践行的山水相逢/以墓碑/杵写灵魂来证明这生所经的笃定和心往”,将“山水相逢”的行旅与“墓碑”的终结并置,生命的过程与意义在“笃定和心往”中得到确认,沉重却不绝望。
结尾“对此徒付的青春/我并无郁闷和悔改之意/因大爱/无以达白/笑握入夜的月举起梦/朝原初的一如既往/看似秋无字句/实天地之冠”,是情感的升华。“无郁闷和悔改”的坦然,“大爱无以达白”的深沉,让前文的悲凉化作对生命本真的接纳。“笑握月”“举梦”的动作,带着昂扬的力量,最终以“秋无字句,实天地之冠”收束,将秋的静默提升为天地的至境,个人的悲欢在其中获得了超越性的意义。
全诗意象密集而连贯,“月光”“槐树”“落叶”“花蕊”“断翅”“墓碑”等意象,皆带着秋的清寂与生命的印记,在情绪的流动中自然串联。语言看似散淡,实则饱含张力,“嵌入”“撑起”“杵写”等动词的精准使用,让抽象的情感有了可触的质感。最终,在秋夜的藏月里,我们读到的不仅是思念的愁绪,更是对生命百折不挠的礼赞,以及与天地相融的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