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三教琉璃
银月潭底比幽冥还冷。柳含烟跟着济公的水晶臂指引下潜,每深入一丈,胸前银莲就亮一分。当触及潭底淤泥时,那朵莲花已完全实体化,在她头顶形成光轮。
"就是这儿。"济公的水晶臂插入淤泥。指尖三教纹路突然投射出金光,在潭底映出个八卦阵图。阵眼处躺着块非玉非石的板子,上面刻着"佛"、"道"、"蛊"三字,每个字都缺了一笔。
玄灵子用桃木剑轻触"道"字。剑身《道德经》文字立刻流向缺口,补全了最后一笔。柳含烟有样学样,将银莲光轮罩在"蛊"字上,花瓣纹路完美契合缺失部分。
"该老衲了。"济公却挠挠头,"可惜我的罗汉金身..."话音未落,他新生水晶臂突然自动断裂,精准嵌入"佛"字缺口。三板合一,潭底顿时地动山摇!
淤泥被无形之力排开,露出下方巨大的青铜圆盘。盘面刻着三百六十个蛊虫图案,中央凹陷处正好是轮回碑的形状。更惊人的是,盘缘坐着七具枯骨,各自摆出不同手印——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情护阵..."济公虽然断臂处血流如注,却笑得豁达,"清风牛鼻子好大的手笔。"说着用脚踢了踢其中一具枯骨,"这位是苗疆第三代圣女,为镇蛊王舍了情魄。"
柳含烟突然按住心口。银莲光轮剧烈闪烁,映出段陌生记忆:三百年前,首任圣女牺牲前将幼子托付给路过的高僧与道士,那孩子手腕被种下银莲印记...
"金面佛他..."柳含烟声音发颤,"他原本该是这一代的守潭人?"
济公摸出酒葫芦灌了一口:"因果循环呗。"他忽然剧烈咳嗽,吐出的不是血而是金粉,"丫头,准备合阵吧。蛊王快醒了。"
确实,整个潭水开始沸腾。那些原本沉在潭底的圣女遗骸,此刻全都浮上水面,朝着岸边跪拜。玄灵子桃木剑上的《道德经》文字正在脱落,他脸色惨白:"前辈,我撑不住了..."
"撑不住就别撑。"济公突然扯开衣襟,露出心口处旋转的"卍"字,"小子,见过'佛骨道髓蛊心'三教合一吗?"
说罢,他竟将手指插入自己心口,硬生生扯出根金灿灿的骨头!骨头上缠着青光流转的髓液,髓液中又裹着粒银莲子——正是柳含烟之前给济公的那颗!
玄灵子福至心灵,也将桃木剑插入自己丹田。剑再抽出时,已变成青金二色交织的光刃。他毫不犹豫地将光刃刺向青铜盘——
"铛"的一声巨响,光刃碎成三百六十点星芒,准确落入每个蛊虫图案的眼部。青铜盘中央升起柱青光,在半空分成三股:一股注入济公的佛骨,一股流入柳含烟的银莲,最后一股竟射向岸边!
众人回头,只见那道青光正笼罩着金面佛即将消散的躯体。他胸口母虫早已净化,此刻残存的一点灵识被青光牵引,缓缓沉入潭底。
"三教琉璃,成!"济公将佛骨往青铜盘上一拍。骨头应声碎裂,金粉与青光、银芒交织,在空中凝结成个琉璃盏。盏壁上有三幅画:佛祖拈花、老子骑牛、圣女跳潭。
柳含烟头顶银莲自动飞入盏中。莲心"净"字大放光明,照得整个银月潭如同白昼。在这光芒中,轮回碑的投影突然扩大百倍,碑文变成:"爱恨为蛊,慈悲为药"。
济公的断臂处突然不流血了。他单臂举起琉璃盏,盏中自动盈满银色泉水——正是净蛊泉的本源!老和尚大笑三声,竟将盏中水一饮而尽:"痛快!比酒还带劲!"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济公周身毛孔开始渗出银光,这些光线在空中交织,形成件半佛半道的奇异法袍。更惊人的是,他断臂处生出条透明新肢,这次连手掌上的三教纹路都变成了实体!
"丫头,接好了!"济公突然将琉璃盏抛向柳含烟。盏在空中变形,化作银冠落在她头上。与此同时,潭底青铜盘开始旋转,三百六十个蛊虫图案同时亮起,每个蛊虫眼中都射出金光,汇聚到柳含烟心口。
"啊——"柳含烟发出痛苦又解脱的呐喊。她看见自己的三世记忆与圣女血脉彻底融合,那些爱恨情仇都化作养分,滋养着心口银莲。当莲瓣完全绽放时,整个银月潭的蛊毒被一扫而空!
岸边的金面佛残躯突然坐起。他迷茫地看向潭心,目光触及轮回碑上的"以爱止蛊"四字时,竟流下滴透明眼泪。这滴泪落入潭水,立刻化作银丝游向柳含烟。
"娘亲...我错了..."金面佛——或者说首任圣女之子的最后灵识——发出忏悔的低语。他的身体开始消散,每粒金粉都变成银光,融入净蛊泉中。
柳含烟心口银莲突然脱离身体,悬浮到潭面上空。莲心射出三百六十道银线,每道都精准命中一个蛊虫图案。青铜盘发出古老沉重的轰鸣,缓缓沉入更深的地底...
当最后一丝金光消失时,朝阳正好升起。柳含烟站在岸边,发现自己穿着苗疆圣女的嫁衣,而济公正在不远处打鼾——老和尚失去所有修为,变回普通的邋遢和尚,唯有那条透明右臂还闪着微光。
玄灵子跪在潭边,手中捧着师父清风道长的桃木剑残骸。剑身上最后一点《道德经》文字正缓缓消散,化作"道法自然"四字印在他眉心。
"结束了?"年轻道士茫然四顾。
济公的鼾声突然停了。他挠挠屁股,睡眼惺忪地指向潭心:"看。"
平静的潭面上,有朵银莲虚影正在绽放。莲心坐着个拇指大的小人,仔细看去,竟是柳含烟与崔琰的缩小版。两人手牵手,对岸边众人微笑后,慢慢沉入水中...
三个月后,苗疆圣殿。柳含烟正在给新选的守潭少女点化银莲胎记,忽然有苗兵来报:潭边来了个癞头和尚,正用破蒲扇捞月亮玩。
柳含烟嘴角微扬。她摸摸心口——那里虽然没有银莲了,却多了道"卍"字与莲花交织的印记。当她赶到潭边时,只见济公正用透明手臂搅动水面,每次抬手都带起串银光闪闪的水珠。
"大师在做什么?"
"捞因果。"济公头也不回,"昨儿个梦见清风老道,说咱们漏了条小鱼苗..."
话音未落,他猛地提起手臂。指尖捏着条通体透明的小鱼,鱼腹中隐约可见粒金砂。还没等柳含烟看清,济公就把鱼扔回潭里:
"罢了,留给下个有缘人。"
远处,轮回碑上的"蛊"字微微一闪,又恢复平静。
[全文完]
---
后记:爱恨为蛊,慈悲为药
《红尘蛊》写到银月潭水恢复平静时,窗外正逢月全食。这部长达三世的因果恩怨,最终以"以爱止蛊"作结,恰如首任圣女在轮回碑上的留言——世间最毒的蛊是执念,而解药从来都在人心。
济公舍佛骨,柳含烟融三世情,玄灵子献道剑...所有角色都在爱恨纠缠中找到自己的"道"。正如最终章里三教琉璃盏的设定——不同修行路,终究指向同一个"慈悲"。
若您读完这个故事:
见银月而思人心净浊;
遇执念时想起净蛊泉的银光;
甚至在某个月夜,恍惚看见潭面有莲花绽放...
那这"红尘蛊"的因果,便也算圆满。
——《济公游记》系列·全剧终——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