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净蛊泉涌
银月潭的水比冰还冷。柳含烟从昏迷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半身浸在潭水中,银丝绣鞋早已不知去向,赤足踩着的不是鹅卵石,而是无数刻满符文的头骨。
"醒了?"黎九姑的声音从头顶传来。苗女蹲在潭边巨石上,手中青铜匕首正往下滴血,血珠入水即化作银丝,像活物般缠向柳含烟手腕,"净蛊泉眼马上开启,圣女准备归位。"
柳含烟想要挣扎,却发现水中伸出无数苍白手臂,正轻柔而坚定地将她按向潭心。更骇人的是,那些手臂腕间全都有银莲胎记——历代苗疆圣女的遗骸竟都沉在此处!
"别怕。"黎九姑割破掌心,将血洒向水面,"她们在传功。"血珠触及处,潭水突然沸腾,冒出缕缕银雾。雾气中浮现出三个与柳含烟相貌相似的女子虚影——正是她的三世化身!
绣娘崔小莲拈着根金线,歌姬柳烟儿捧着支断箭,苗女阿银则托着只死去的金蚕。三个虚影同时扑向柳含烟,与她融为一体。
"啊——"柳含烟仰天长啸。剧痛中她看见自己的三世记忆如画卷展开:火刑柱上她偷偷将本命蛊渡给书生崔琰;战场上她用蛊术为将军崔琰挡下毒箭;最后是银月潭边,她以圣女身份将净蛊泉引入爱人心脏...
记忆融合的刹那,潭心突然塌陷。水流形成漩涡,露出底部一块古朴的石碑。碑上"轮回"二字正在渗血,而"蛊"字凹槽处空空如也,正是济公交给玄灵子的琉璃珠形状!
"玄灵子呢?"柳含烟四下张望。回答她的是一声剑鸣——年轻道士从潭边古树上跃下,桃木剑直刺潭底。剑尖触及碑面的瞬间,《道德经》文字如蝌蚪般游向"蛊"字凹槽。
"接着!"玄灵子抛来琉璃珠。柳含烟刚接住,就觉掌心剧痛——琉璃珠竟咬破她皮肤吸血!珠中金芒大盛,映出济公被金液吞噬的画面:老和尚在金色牢笼中盘坐,七情葫芦树从他头顶长出,正与金面佛对峙。
"没时间了!"黎九姑突然跳入潭中。她一把扯开衣襟,露出心口处与柳含烟一模一样的银莲胎记:"我才是当代守潭人,代圣女归位!"
柳含烟还没反应过来,黎九姑已夺过琉璃珠,将其按在自己心口。胎记顿时裂开,鲜血浸透琉璃珠,将它染成赤红色。苗女大笑着沉向潭底:"记住,净蛊泉要活祭的!"
"不!"柳含烟想去拉她,却被漩涡卷入潭心。在触到轮回碑的刹那,琉璃珠自动飞向凹槽。珠中金芒与碑文相连,显现出令人震惊的真相:
三百年前,首任苗疆圣女与汉人盐商相恋,生下个男孩。后来为镇压蛊祸,圣女跳入净蛊泉化阵。那男孩长大后成为首任盐运使,却在查阅母亲遗物时发现,她本可用更简单的方法——杀死所有中蛊者...
"刘淳风...金面佛..."柳含烟恍然大悟。原来金面佛走上邪路,竟是因为无法接受母亲为救众人牺牲!
碑文最后浮现四字:"以爱止蛊"。字迹与柳含烟腕间胎记同源,正是首任圣女留给儿子的箴言。可惜他领悟时已堕入魔道,只能将箴言封入轮回碑。
潭水突然变成银色。柳含烟浑身毛孔张开,无数银丝从水中抽出,在她头顶结成莲花冠冕。与此同时,岸上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声——金面佛追来了!
"烟儿..."熟悉的声音在心底响起。柳含烟回头,看见崔琰的残魂站在碑旁。他身影淡得几乎透明,却还保持着第三世盐商之子的俊朗模样:"金面佛体内有我的半缕魂。"
原来第三世临终时,崔琰自愿让金面佛抽走部分魂魄,就是为了今日!柳含烟刚要开口,整个银月潭突然剧烈震动。岸边的玄灵子大喊:"小心上面!"
抬头望去,潭水上空裂开道金色缝隙。济公与金面佛正在虚空中缠斗,七情葫芦树的根系穿透空间,死死捆着金面佛的金蚕真身。老和尚的破僧衣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身金光灿灿的罗汉法相——只是右臂处空空如也。
"圣女助我!"济公突然朝下喊道。柳含烟福至心灵,摘下头顶银莲掷向空中。莲花见风就长,花瓣上浮现《苗蛊经》全文,正套在金面佛头顶。
金面佛发出非人惨叫。他胸口突然裂开,七情蛊母虫疯狂扭动,产下无数金卵。那些虫卵还未落地就孵化,变成密密麻麻的金蚕扑向柳含烟。
"净蛊泉,开!"黎九姑的声音从潭底传来。轮回碑"咔"地裂开,一股银色泉水喷涌而出,如活物般缠上金蚕群。每只被银泉触碰的金蚕都瞬间融化,变成清水滴落。
金面佛见状,竟一把扯出母虫吞下。他的身体开始膨胀,皮肤下无数金蚕蠕动,整个人变成三丈高的金蚕人魔!济公的七情葫芦树被连根拔起,罗汉法相也出现裂痕。
"崔郎!"柳含烟突然喊道。崔琰残魂会意,化作流光射向金面佛眉心。这缕纯净魂力进入后,金面佛动作突然停滞——他脸上浮现出挣扎之色,时而狰狞时而悲悯。
济公抓住这瞬息机会。他扯下自己一片金身,捏碎后洒向潭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金粉入水即化,净蛊泉银光暴涨,形成水龙卷冲向金面佛。
柳含烟纵身跃入水龙卷。她在银光中舒展身体,每一寸肌肤都流淌着净蛊之力。当触及金面佛胸膛时,她双手如刀刺入,硬生生掰开那条母虫栖息的裂缝!
"以爱止蛊..."柳含烟将全身银光注入虫体。母虫发出婴儿般的啼哭,竟开始褪去金色,变成晶莹剔透的玉蚕。金面佛庞大的身躯随之龟裂,露出里面正常人大小的本体——一个眉清目秀的中年文士。
"娘亲..."文士望着柳含烟,眼神清澈如少年,"我错了..."话音未落,他身体便如沙粒般消散。那只净化的玉蚕落在柳含烟掌心,吐出一根银丝后化作雕像。
济公从空中坠落。他的罗汉法相已经消失,变回那个邋遢老和尚,只是右臂处开始生长出水晶般的骨骼。玄灵子急忙上前接住,却发现师父清风道长的桃木剑正在济公怀中发光。
"还没完..."济公虚弱地指向轮回碑。碑文正在变化,显现出新的预言:"七情归一,蛊王再临"。更骇人的是,潭水开始变黑,那些圣女遗骸的手臂正慢慢沉入水底...
柳含烟握紧玉蚕雕像。她忽然感觉胸口发热——银莲胎记不知何时已转移到心口,正与玉蚕产生共鸣。一段陌生记忆涌入脑海:首任圣女牺牲前,曾在银月潭底留下对付蛊王的终极后手...
"去潭底。"柳含烟扯下嫁衣外层,露出里面苗女装束,"轮回碑下面还有东西。"
济公的水晶右臂突然自动伸长,指尖插入潭水。令人惊讶的是,黑水遇到水晶立即退避,形成条通道:"老衲的胳膊...感应到佛道蛊三力共鸣..."
玄灵子翻开发光的桃木剑。剑脊上浮现清风道长的留言:"银月潭底有贫道与苗疆圣女合炼的法器,需以'舍'字诀开启。"
众人看向济公。老和尚却盯着自己新生的水晶手臂出神——掌心正逐渐浮现奇异纹路,一半是"卍"字,一半是太极图,中央还有个小小的银莲标记...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