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三生红线
七根红线扎进柳含烟腕间银莲,像饿狼咬住猎物般疯狂吮吸。她雪白的嫁衣瞬间泛黄,发间珠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锈蚀,仿佛一瞬间经历了数十年光阴。
"三世怨气养出的姻缘蛊..."济公的破蒲扇突然脱手,在空中展开成三尺见方的金幕。扇面《金刚经》文字流水般涌动,化作金雨洒向红线。那些经文一碰到红线就发出"滋滋"声响,像热油浇在雪地上。
玄灵子也没闲着。他咬破食指在桃木剑上一抹,剑身《道德经》文字立刻活了过来,如蝌蚪般游向红线。道经文字与佛经文字在空中相撞,竟迸发出青金色的火花!
"前辈!咱们的功法相克!"玄灵子急得满头大汗。他师父清风道长与济公虽然交好,但佛道两家功法终究不同源,此刻非但没能合力抗敌,反而互相牵制。
济公的耳垂突然渗出金珠。他一把扯下耳环弹向空中:"那就改改规矩!"耳环炸开成金粉,暂时隔开佛道文字。趁此间隙,老和尚的透明右臂暴涨,五指如钩抓向红茧中的轿子。
"刺啦——"轿帘被扯下半幅。里面端坐的人露出真容——剑眉星目,五缕长须,赫然是当朝宰相杜文渊!他左手小指戴着金蚕戒指,戒面镶嵌的正是三十年前金面佛面具的碎片!
"杜相爷?"玄灵子惊得桃木剑差点脱手。这位素有"清流领袖"美誉的宰相,此刻却面带诡异的微笑,右手持着根金针,针尾红线正连接着柳含烟的命脉。
柳含烟突然惨叫。她腕间银莲渗出黑血,那些血珠没有落地,而是悬浮在空中,组成三幅画面:
第一幅是绣娘被绑在火刑柱上,下方书生模样的人正被衙役按住,眼睁睁看着爱人化作焦炭;第二幅是歌姬倒在将军怀里,两人胸口插着同一支箭,箭尾刻着"杜"字;第三幅最骇人——苗女打扮的柳含烟跪在银月潭边,怀中抱着个口吐黑血的青年,那青年腰间挂着"盐运司"的腰牌!
"原来如此。"济公的透明手臂突然回缩,一把按住柳含烟天灵盖,"小娘子,你现在是绣娘、歌姬还是苗女?"
柳含烟眼中闪过三重光彩。她时而凄厉尖叫"放开崔郎",时而哀婉低吟"将军保重",最后变成苗语嘶吼:"金蚕老魔,还我夫君命来!"三种记忆在她体内厮杀,嫁衣无风自动,竟浮现出三种不同纹样——汉家鸳鸯、边塞孤雁、苗疆蝴蝶。
杜文渊——或者说占据杜相躯壳的金面佛——轻笑出声:"三生三世,你们哪次逃得过我的红线?"说着金针一挑,更多红线从轿底窜出,如毒蛇般缠向济公的佛臂。
济公不躲不闪,任由红线缠上新生的右臂。那些红线一碰到佛光就疯狂扭动,像饿鬼见到美食般啃噬起来。眨眼间,原本晶莹如玉的佛臂就枯萎如百年老树,皮肤龟裂露出底下金粉般的骨髓。
"前辈!"玄灵子急掐剑诀。桃木剑化作青光斩向红线,却被杜文渊袖中飞出的奏折挡住——那普通竹简竟比铁板还硬,震得桃木剑倒飞回来!
"傻小子,朝廷公文自有国运护持。"济公虽然疼得龇牙咧嘴,却还有心思说笑,"你这把破剑砍得动江山社稷?"
杜文渊趁机又射出三根金针。这次针尾红线直取柳含烟眉心、心口与丹田,要彻底抽干她的三世魂魄!千钧一发之际,街角突然飞来道银光,"叮叮叮"三声脆响,金针全被击落。
"圣女归位!"清冽的女声如雪山融水。众人回头,见个戴银月头饰的苗女站在屋檐上,手中青铜铃铛的纹路与柳含烟腕间银莲一模一样。
苗女纵身跃下,银饰叮当作响。她每走一步,地上就绽开朵冰莲,那些莲蕊里蜷缩着细小如蚁的人形,正是被红线吸走的生魂!
"银月潭守潭人黎九姑,见过活佛。"苗女对济公行了个古怪礼节,转身将铃铛按在柳含烟眉心,"三生记忆该醒了,圣女。"
铃铛触额即化,变成银色流质渗入柳含烟皮肤。她浑身剧震,三种记忆突然融合——原来三世爱侣惨死,全因金面佛要炼制"七情蛊"!这邪蛊需采集"爱别离"之苦,而他们不幸被选中...
杜文渊终于变色。他猛地扯断所有红线,轿子瞬间化作纸轿燃烧起来。火光中,他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既然圣女觉醒,那便银月潭见真章!"
纸轿烧尽的灰烬里,躺着块盐运司的令牌。柳含烟捡起令牌,指尖刚触到就惊叫出声——这分明是第三世里,她那个盐商夫君随身佩戴的腰牌!
"崔...崔郎的..."她泪如雨下,这次眼泪落地变成冰晶,每颗冰晶里都封着个微小场景,全是与爱人相处的甜蜜瞬间。
济公用枯萎的佛臂接住几颗冰晶,往自己眼眶上一按。冰晶融化渗入,他左眼顿时变成银色:"有意思,这小子没死透。"
玄灵子正帮柳含烟包扎手腕伤口,闻言抬头:"前辈是说..."
"盐引。"济公的破蒲扇不知何时又回到手中,扇面浮现出盐运司衙门的景象,"三十年前那场蛊灾,有人用盐引封印了生魂。"
黎九姑突然跪地,银饰哗啦作响:"求活佛救救我家姑爷!他为了破七情蛊,自愿被炼成'盐魂'..."说着扯开衣领,露出锁骨处的银莲烙印——与柳含烟腕间胎记同源而出!
柳含烟浑身发抖。她腕间银莲突然脱落,在空中展开成幅地图——蜿蜒的山脉间,有个发光的潭水标记,旁边标注着苗文"禁忌之地"。
"银月潭..."济公的银眼与肉眼同时聚焦在地图上,"老相识了。"他转向玄灵子,"小子,你师父的《山海经注》里是不是提过这个地方?"
玄灵子急忙从行囊取出本古书。书页自动翻到某处,上面清风道长的批注正在发光:"银月照潭,三生可见。盐魂归位,蛊王乃现。"
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柳含烟突然捂住心口:"他们来了...我能感觉到..."她腕间伤口冒出银丝,在空中组成个"危"字。
黎九姑脸色大变,一把拉起柳含烟:"圣女快走!金蚕老魔的'盐丁卫'到了!"说着吹响颈间银哨,街面石板突然裂开,钻出匹通体雪白的无影马。
济公却一屁股坐在地上,掏出酒葫芦灌了口:"急什么?老衲的胳膊还没讨回来呢。"说着把枯萎的右臂往地上一插,"看好了——"
只见他念动真言,那枯臂突然生根发芽,眨眼长成棵小树。树上结出七个葫芦,每个葫芦上都浮现不同表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情葫芦,专克七情蛊。"济公摘下一个"怒"字葫芦砸向街口。葫芦落地炸开,青烟中跳出个三丈高的金甲神将,正好挡住冲来的黑骑兵。
玄灵子看得目瞪口呆。他师父留下的典籍里提过这种"佛门种玉术",但亲眼所见还是震撼不已。更神奇的是,那棵小树还在生长,枝头又冒出个透明葫芦,里面隐约有对小人相拥而坐。
"情魄葫芦!"黎九姑惊呼。她刚要伸手去摘,济公的蒲扇已抢先卷走葫芦:"急什么?等凑齐'盐魂'再摘不迟。"
柳含烟却盯着自己手腕发呆。那里重新长出的银莲胎记中央,多了个"盐"字。她忽然抬头,眼中银光流转:"我知道崔郎在哪了——盐运司地牢最底层!"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天崩地裂的巨响。济公的银眼突然流血:"不好!有人动了轮回蛊的封印!"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皇城方向升起道黑红相间的光柱,隐约可见光柱中有金蚕虚影游动...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