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因果桥
地洞里的官员抬起头时,柳青儿腕间的莲花胎记突然灼痛。胎记变得透明,照见对方体内盘踞着一条金环黑虫——正是盐政档案记载的"贪盐蛊"!
"陈大人?"柳青儿握紧碎成八块的盐引铜牌。现任户部尚书陈襄,竟与三十年前往井中倒盐的官员长得一模一样!
官员怀中的银茧"咔"地裂开。胎儿爬出来,身形见风就长,转眼变成个七八岁的童子。他手腕上也有莲花胎记,只是颜色漆黑如墨。
"娘亲不认得孩儿了?"童子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银钉般的尖牙。他伸手抓向柳青儿,指尖滴落的黏液竟将青石地板腐蚀出一个个小洞。
济公的破蒲扇横插过来。"啪"的一声,童子被扇飞撞在洞壁上。奇怪的是,他像壁虎般贴在垂直的墙面,四肢反关节爬行,漆黑莲花胎记中伸出无数红丝,扎入石缝里隐藏的蛊虫体内。
"清风牛鼻子,该醒了!"济公突然朝浮在水面的道长骸骨喊道。那骸骨竟真的站起,天灵盖上的半截桃木剑"嗖"地飞回玄灵子手中,与残剑严丝合缝地拼接完整。
完整桃木剑青光暴涨。玄灵子福至心灵,咬破中指在剑身写下"破"字。血字渗入剑体,剑尖突然射出一道清光,照出童子体内盘踞的三条黑影——竟是三个不同年龄的魂魄强行糅合在一起!
"原来如此。"济公的透明手臂突然伸长,指尖金光照向洞顶。光线所过之处,显现出密密麻麻的金丝,每根都连着个蚕茧状的光团。仔细看去,每个茧里都蜷缩着个人形,有些穿着前朝官服,有些竟是本朝官员模样!
柳青儿倒吸一口凉气。她认出一个茧里的人——正是三个月前暴毙的盐课司大使!那人死前查出的亏空账册,最后莫名变成了白纸...
"贪官养蛊,蛊护贪官。"济公用破蒲扇拍打自己的光头,"轮回蛊把这些人前世今生的贪念都串成串儿了。"他突然扯开僧衣,露出心口处一道旧伤,"柳丫头,看好了!"
只见济公透明手臂插入自己胸膛,竟扯出根金线。线头飞向柳青儿手腕,在接触莲花胎记的瞬间,她眼前再次闪过记忆碎片:
前世作为周小姐的她,大婚当日发现喜轿里塞满私盐;转世为苗妃时,又在宫中撞见太监用官盐喂养金蚕;而现在...她突然明白盐引铜牌为何会碎了——那根本不是普通的盐政工具,而是清风道长用道门秘法炼制的"察蛊镜"!
"大人小心!"玄灵子的惊呼将她拉回现实。那童子不知何时爬到了洞顶,正朝柳青儿吐出一股黑水。黑水中无数细如发丝的蛊虫扭动着,每条虫背上都有个"盐"字。
柳青儿官服上的鹭鸶补子再次飞出。这次白光化作利刃,却不是斩向黑水,而是突然拐弯刺入她自己手腕!鲜血溅在碎成八块的盐引铜牌上,碎片立刻熔化成液态银浆,自动塑形成一把银尺。
"量天尺!"济公哈哈大笑,"清风老道果然留了后手!"
银尺入手冰凉。柳青儿福至心灵,挥尺打向黑水。尺身闪过《盐法》条文,那些"盐"字蛊虫顿时僵直掉落。更神奇的是,银尺每击落一只蛊虫,洞顶就有一根金丝断裂!
童子发出刺耳尖啸。他四肢并用扑向柳青儿,漆黑莲花胎记中伸出红丝缠向她手腕。就在红丝即将接触的刹那,清风道长的骸骨突然挡在中间,肋骨如牢笼将童子困住。
"师父!"玄灵子泪流满面。他手中桃木剑自动飞向骸骨,剑尖点在童子眉心。青光顺着红丝逆向流动,照出无数记忆片段——三十年前,清风道长正是追踪私盐案到此,发现轮回蛊与盐政的关联后被害!
济公的透明手臂突然暴涨。他抓住洞顶金丝用力一扯,整个地洞剧烈震动。无数茧中人的惨叫声中,户部尚书陈襄的身体突然干瘪下去,一条肥硕的金环黑虫从他口中钻出。
"贪盐蛊母虫!"柳青儿银尺直指那虫。尺身浮现的《盐法》条文变成锁链,将母虫捆个结实。谁知母虫突然自爆,溅出的黏液竟让银尺开始锈蚀!
童子趁机挣脱骸骨束缚。他狞笑着扑向柳青儿:"娘亲,我们本该是一体的..."话音未落,济公的破蒲扇突然变大,如天幕般罩下来。扇面上的墨迹化作罗汉图,十八罗汉齐声诵经,声浪震得童子浑身龟裂。
"现在!"济公朝柳青儿挤眼。她心领神会,银尺往自己莲花胎记上一划——胎记裂开,流出的不是血而是金光!光芒中浮现出个婴儿虚影,正是两次转世间被金面佛抽走的"因果桥"。
童子见状发狂般扑向金光。就在他要触及的瞬间,清风道长的骸骨突然散架,所有骨头组成个"封"字压在他背上。玄灵子同时掷出桃木剑,剑身《道德经》经文飞出,与"封"字结合成青金二色的光茧。
"柳丫头,了结因果!"济公的透明手臂往光茧上一拍。柳青儿将银尺插入茧中,尺身吸收金光后变成玉色,浮现出完整的《盐法》总纲。那些文字如活物般游动,最后组成个"廉"字印在童子额头。
童子发出最后一声哀嚎,身体碎成无数光点。每个光点里都有个模糊人影,对着柳青儿作揖后消散——正是被轮回蛊束缚的历代贪官魂魄!
地洞开始坍塌。济公抓起清风道长的头骨塞给玄灵子,破蒲扇卷起众人飞出地面。他们刚落地,整座周家老宅就沉入地下,只剩那口古井还立在废墟中,井水泛着诡异的银光。
"还没完。"济公的耳垂突然变红。他扯下耳环抛向井口,耳环在空中化作金钟罩下。井底传来闷响,隐约可见银光在撞击钟壁。
柳青儿的银尺又变回铜牌,只是上面多了道金纹。她忽然按住胸口——那里浮现出半枚蛊纹,正与铜牌金纹组成完整的莲花图案。
"果然如此。"济公的破蒲扇摇得哗哗响,"清风老道当年找到的'蛊盐引',就是为你准备的。"他指着铜牌上的金纹,"这才是真正的本命蛊,被金面佛抽走的那个是赝品。"
玄灵子抱着师父的头骨跪地痛哭。头骨天灵盖突然裂开,掉出颗晶莹剔透的盐晶,里面封印着半条金蚕虚影。
"哟呵!"济公一把抢过盐晶,"清风牛鼻子居然把金蚕蛊的'贪念'单独抽出来了!"他将盐晶对着月光一照,晶体内浮现出皇宫的轮廓。
柳青儿官服突然无风自动。她惊觉铜牌上的金纹正在吸收月光,转化为某种奇异能量流向皇宫方向...
"不好!"济公的透明手臂猛地伸长,抓住月光中的能量流,"有人在用官仓陈粮喂养蛊王!"
就在这时,古井中的撞击声突然停止。井水平静如镜,映出的却不是月亮,而是金面佛完整的面具!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