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州 云 龙 山
文/孙宗耀
一
山势蜿蜒如龙盘,云聚雾笼不消散。
正门设在山脚下,仿明牌坊花岗岩。
青砖红柱大士岩,彩绘挂落色泽鲜。
凿石为龛大殿内,观音端坐眉目少善。
二
峦岭四合黄茅岗,林壑秀美乾隆匾。
东坡石床峭壁上,酒醉卧石留美谈。
歇山飞檐放鹤亭,古朴幽雅艺精湛。
大雄宝殿依山建,室内山水一奇观。
孙宗耀这首《徐州云龙山》,以两章七言组诗的形式,勾勒出云龙山的形、景、史、韵,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既见自然风光之胜,亦含人文底蕴之厚,读来有步移景异之感。
首章聚焦山势与山脚景致,起笔“山势蜿蜒如龙盘,云聚雾笼不消散”,以“龙盘”喻山形,点出“云龙山”之名中“龙”与“云”的意象,寥寥数字便立起山的整体气势,云雾缭绕的朦胧感更添几分灵秀。继而移步换景,写“正门设在山脚下,仿明牌坊花岗岩”,从宏观山势转入具体建筑,花岗岩牌坊的材质与仿明风格,自带古朴厚重之气。再写“青砖红柱大士岩,彩绘挂落色泽鲜”,色彩对比鲜明,“青砖红柱”见建筑规制,“彩绘鲜”显细节之精;末句“凿石为龛大殿内,观音端坐眉目少善”,落笔于岩龛观音,“凿石为龛”见人工与自然的融合,“眉目少善”则以细微刻画赋予神像独特气韵,静中含神。
第二章转向山间胜迹,融入历史人文。“峦岭四合黄茅岗,林壑秀美乾隆匾”,黄茅岗的地理环境与乾隆题匾并提,自然之美与皇家印记交织,添了几分历史重量。“东坡石床峭壁上,酒醉卧石留美谈”,借苏轼醉卧石床的典故,让山水有了文人风骨与传说的温度,“美谈”二字亦见后人对这段佳话的珍视。“歇山飞檐放鹤亭,古朴幽雅艺精湛”,状写放鹤亭的建筑形制与工艺,“古朴幽雅”四字精准概括其神韵;末句“大雄宝殿依山建,室内山水一奇观”,以“依山建”显建筑与山势的契合,“室内山水一奇观”则留足想象空间,暗合山水与禅意的交融。
全诗语言质朴,不事雕琢,如导游般按游览顺序铺陈,从山势到山门,从大士岩到黄茅岗,从东坡石床到放鹤亭、大雄宝殿,脉络清晰,画面感强。七言句式节奏明快,读来顺口,虽无华丽辞藻,却因写实而显真切——岩石的质感、彩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