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散文】闲时光 39
独处,是灵魂主动划向尘嚣之外的轻舟。它并非永恒的孤岛,而是生命长河中,一段段静水深流的泊岸。在此岸,我们放空纷扰,涤荡心尘,在自省与平复间,体味独属性灵的悠长呼吸,这既是对自我的温柔救赎,亦是在无声处,悄然酝酿着与世间、与他人握手言和的契机。
日子如溪,缓缓漫过脚踝。文字,依旧是那最忠实的旅伴,涓涓流淌于生命的河床。如此安闲,如此欣悦。
光阴的刻刀,细细雕琢着身心。那沉淀下来的旧痕,未必是衰朽的印迹,反而可能凝结成一种温润的、带着岁月包浆的朴拙光华。
生命之重,或许从不在于攫取几多,而在于掌心能否稳稳托住当下那寸寸光阴的重量。
当我学会松开对结果的执拗,只专注于经历本身,那些藏匿于庸常褶皱里的细碎星芒,便倏然在眼前闪烁起来。
晨起,为自己烹煮一碗乡愁:大麦粥的暖香氤氲,佐以腌渍得恰到好处的臭豇豆,一枚白水煮蛋卧在青花小碟里。昨日,老先生与女儿皆笑言我嗜甜,细语叮咛饮食当调和。
归返江南十余日,恰与梅雨相逢。友人打趣:“人人避暑向贵阳,君何偏迎黄梅天?”我莞尔:亦为故人情谊,故有此一行。
归来亦好。前庭后院的天地,足够我日日俯仰拾掇。表弟们午后掌勺,炊烟起时,笑语喧然。饭毕偶作牌戏之乐,亦是人间清欢。
如此,筋骨舒展,眠食俱安。晨光初醒,先理琐务,继而一盏清茶在手。古镇干拌面声名远播,虽非我所好,归去来时,亦不忘浅尝一小碗,权作仪式。
在古镇的日子,我甚少迈出那扇斑驳的门扉。日常所需,自有表弟们捎带回来。
啜茶时分,常立于庭院。目光越过青瓦,投向远天流云。阶前草木,唯余一盆多肉守着寂寥。顺手理了理石槽中丛生的铜钱草,碧圆小叶,漾着水光。
有时痴想,真愿化身这庭院中任意一株静默的绿意,在长久的无言里,与天地流转的诗意共呼吸。
人至中年,早已学会对尘嚣轻阖门扉。窗外纷纭,渐行渐远。唯愿守此方寸悠然,听凭光阴在指间虚度。一世浮名虚利,怎及得江南檐下听雨的清宁?若能长守此境,人生何求。
晨曦,2025年6月于江南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