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 生 黄 鳝 赋
彭 城
栖身水下洞泥藏,误咬鱼勾进伙房。
破腹开膛掏内脏,抽筋剔骨切丝长。
炉堂架火添柴旺,釜底苗红蕴味香。
倒入锅中趁势炒,酌加蒜瓣撒葱姜。
汤鲜昧美醉腮帮,濡养肌肤润腑肠。
强肾填精身体壮,虚寒湿困愈劳伤。
先贤智慧传家宝,后辈宏扬食补方。
药圣时珍书有载,安神健脑固元阳。
注:黄鳝又名罗鱼,无鳞公子。亦是一味中药。
乙巳双六月下浣之七日趣玩于峡江转弯处
彭城这首《野生黄鳝赋》,以质朴直白的笔触,将黄鳝从“水下洞泥”到“餐桌珍味”再到“药食同源”的全过程娓娓道来,像一篇带着烟火气的生活札记,又暗含着对传统食补智慧的朴素礼赞,读来亲切而有味。
全诗脉络清晰,如一场“黄鳝料理”的完整记录。开篇“栖身水下洞泥藏,误咬鱼勾进伙房”,寥寥两句便交代了黄鳝的自然习性与进入人间烟火的机缘,“误咬”二字带点宿命感,让这小小的生灵与人类的餐桌产生了奇妙的联结。接着“破腹开膛掏内脏,抽筋剔骨切丝长”“炉堂架火添柴旺,釜底苗红蕴味香”“倒入锅中趁势炒,酌加蒜瓣撒葱姜”,一连串动作描写细致入微,从处理食材到生火烹饪,再到调味增香,步骤分明,画面感十足,仿佛能看见灶间火光跳动、闻到葱姜与鳝肉交融的香气,充满了生活的实感与温度。
后半部分笔锋一转,从“味”转向“用”。“汤鲜味美醉腮帮,濡养肌肤润腑肠”先写味觉体验与初步功效,接着“强肾填精身体壮,虚寒湿困愈劳伤”具体阐述食补价值,再引“先贤智慧传家宝,后辈宏扬食补方”“药圣时珍书有载,安神健脑固元阳”,将黄鳝的食用价值与传统医学、先贤智慧挂钩,点出“药食同源”的文化内涵,让一首写“吃”的诗有了历史的厚度与文化的分量。注中“黄鳝亦是一味中药”的补充,更印证了这一点,使全诗从生活记录升华为对传统养生文化的呼应。
语言上,全诗采用七言句式,节奏明快,通俗易懂,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却因贴近生活的细节描写而显得生动。从“洞泥藏”到“进伙房”,从“炒葱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