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金粉浴天因果圆
皇城钟声响过七下时,柳青儿胸口的本命蛊纹已经褪成淡金色。她跪在祭坛中央,看着最后一滴心血渗入铜莲根部。莲瓣轻颤,缓缓绽开三百六十五朵子莲——每朵都对应金面佛害死的一个亡魂。
"盐运司同僚..."柳青儿轻触最近那朵莲花。莲心浮现出熟悉的面容,对她微微一笑后化作金光升空。紧接着是太医院药童、清风道长、乃至三十年前惨死的苗妃...每张脸都在莲心短暂停留,而后解脱。
济公的断臂处泛着奇异金光。他盘坐在铜莲旁,无常剑横放膝头。剑身裂纹中渗出金粉,随风飘向皇城各处。金粉所到之处,那些被金蚕毒感染的百姓纷纷停止金化,皮肤上的金属光泽逐渐褪去。
"大师,您的剑..."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济公用破扇子轻拍剑身,更多金粉簌簌落下,"当年老和尚给我这把剑时就说过——"他突然改用庄严的诵经腔,"'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话音未落,无常剑"咔嚓"一声断成三截。断口处没有金属光泽,而是如水晶般透明。更奇妙的是,那些散落的《金刚经》文字并未消失,而是悬浮在空中,组成一条金光大道直通苗疆方向。
大道尽头出现一队苗装使者。为首老者捧着个玉匣,匣中传来银铃般的声响——与柳青儿记忆中母亲佩戴的银铃一模一样!
"圣女归来。"老者跪地献上玉匣,"十八寨等您主持蛊神祭。"
柳青儿还未回应,皇城正门突然洞开。仪仗队分列两侧,黄门官捧着圣旨高喊:"陛下有旨,宣柳青儿即刻入宫觐见!"
圣旨背面隐约可见"认祖归宗"四字。柳青儿怔在原地,眼前浮现出三十年前的画面:自己被盐商抱出火海时,怀中就塞着半块盐引;后来成为盐运使,冥冥中似有天意...
济公的破扇子突然拍在她背上:"丫头,发什么呆?"
柳青儿回神,发现苗疆使者和黄门官正怒目相视。她深吸一口气,先向苗疆老者深施一礼:"请转告十八寨长老,本命蛊需镇守中土,恕青儿不能回去。"又转向黄门官,"下官斗胆,请天使转奏陛下..."
她从怀中取出早已写好的《盐政新策》,翻到末页指着一条建议:"臣请设'察盐观贪司',以苗疆辨蛊之术查察官仓。"
黄门官刚要发作,济公突然打了个喷嚏。唾星溅在圣旨上,竟显出隐藏内容——皇帝早知柳青儿身世,此举实为试探她是否心存怨恨!
"妙哉!"济公的破扇子摇得哗哗响,"当官不忘本,修行在红尘。丫头,你过关了。"
苗疆老者叹息着起身,从玉匣取出一枚银铃系在柳青儿腕上:"圣女既决意留下,此铃可镇心魔。"他瞥了眼济公断臂处滋生的金光,欲言又止。
正午的阳光突然被阴影吞噬。众人抬头,只见月轮边缘又现缺口——竟是二次月蚀!祭坛上的银茧剧烈颤动,里面传出金面佛的嘶吼:"还差...一口气..."
济公的断臂突然金光暴涨。新生出的透明手臂抓向银茧,竟从里面扯出半条金蚕!那蛊虫在透明手掌中疯狂扭动,却无法腐蚀这似有似无的新生肢体。
"刘瑾,你可知为何三十年来金蚕变总差一步?"济公将金蚕举到阳光下,"因为你偷的是母蛊,而真正的奥秘在..."
"子蛊心甘情愿。"柳青儿突然接口。她胸口的蛊纹完全亮起,化作流光注入银茧。茧内惨叫戛然而止,转而传出婴儿啼哭般的纯净声音。
苗疆老者扑通跪地:"蛊神显灵!"只见银茧渐渐透明,里面蜷缩着个婴孩虚影——那才是未被污染的金蚕本源。
济公的透明手臂轻轻一握。金蚕婴孩虚影化作七颗金珠,分别落入七朵金莲中。莲心浮现"慈悲"二字,旋即隐没。老者激动地记录:"《蛊经》有载:'金蚕九变,至纯为婴',原来真有人能修到第八重..."
风波暂平。柳青儿送走各方人马后,发现济公独自坐在祭坛边缘,望着自己新生的透明手臂出神。断剑碎片在他脚边排列成"卍"字形,每片都映出不同的星空。
"大师,您的手..."
"不妨事。"济公用透明手指蘸酒,在地上画了个圆,"知道为什么金面佛非要你的心吗?"
柳青儿摇头。济公的破扇子突然指向她胸口:"因为苗妃把半颗本命蛊藏在了盐引里,另一半在你心中。两者相合,才是真正的..."扇面一转,露出背面画的盐引图案。
柳青儿恍然大悟。难怪自己从小对盐政敏感,难怪那些账目问题总能一眼看穿...她正想追问,突然发现济公的透明手臂正在月下缓慢生长骨骼和经络!
"别盯着看。"济公用扇子遮住她的眼睛,"老衲这副皮囊,还能再撑个几十年。"说着掏出一物,"给,临别礼物。"
是块刻着盐引的铜牌。柳青儿接过时,铜牌突然变透明,显现出里面流动的液体——正是被净化的金蚕本源!
"用它照官员,贪腐立现。"济公挤挤眼,"不过每月十五得用圣女血养着,否则..."
话未说完,他的身影已渐淡去。柳青儿追出几步,只拾到一把破扇子。扇面上新添了幅画:个癞头和尚扛着盐袋走向夕阳,腰间挂着个透明酒葫芦。
而在皇史宬最深处,新设的"察盐观贪司"大印旁,静静躺着三截断剑。每当月圆之夜,剑身就会浮现《金刚经》全文,照亮一室光明。
[全文完]
---
后记:长生非愿,慈悲为心
写完《长生蛊》的最后一章,窗外恰逢月全食。这部长达三十年的因果恩怨,最终以"子蛊心甘情愿"作结,恰是我最想表达的主题——真正的长生不在岁月长短,而在慈悲心的永恒。
济公断臂重生,柳青儿拒认皇室,清风道长化莲...每个人物都在经历蛊劫后,找到了自己的"常"。正如铜莲既能载因果,亦能渡亡魂,一切外相终归是修心的道具。
若您读完这个故事:
见金玉而生警惕,想起"买命钱"的分量;
遇执念时听见银铃清音;
甚至在某个月夜,望见透明剑光而会心一笑...
那这"长生蛊"的因果,便也算圆满。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