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银铃响处铜毒解
临安皇城的司礼监值房里,鎏金匣中的玉玺正在融化。
大太监曹安用银刀小心刮下玺钮上滴落的铜汁,装入翡翠盏中。盏底刻着古怪纹路,铜汁流入后竟自动组成"周禄敬上"四字。
"干爹,药熬好了。"小太监捧着金碗进来,碗中汤药泛着铜绿色。
曹安捏着鼻子一饮而尽。喉结滚动间,脖颈处浮现出铜钱状斑纹。他展开密旨瞥了眼,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咳出的全是铜锈!
"传令三路转运使。"曹安擦着嘴角,"就说...咳咳...陛下恩准'铜盐互易'新政..."
窗外惊雷炸响。一道闪电劈中皇城角楼,却无雨滴落下,只有铜钱状的云团在宫墙上空聚集。守卫们没注意到,闪电在琉璃瓦上烧出个"卍"字焦痕。
杭州城外的官道上,济公一行人在破庙前勒马。这庙早荒废多年,此刻却透着诡异——庙墙缝隙渗出铜绿色液体,门环自行晃动如被人叩击。
"就是这里。"杜墨展开画板,"我'看见'周家血脉最后出现的地方。"
柳青儿腰间的鱼形玉佩突然发烫。她刚迈过门槛,就听"咔嚓"一声,地砖下陷三寸。整座庙宇瞬间活了过来:梁柱扭曲如肠,壁画上的神佛全变成铜钱眼模样,香案上供着的竟是颗铜化人头!
"闭眼!"济公的破扇子"唰"地展开,"这是'铜钱幻境',想什么见什么!"
众人再睁眼时,庙内已恢复破败原貌。唯剩供桌前站着个白袍青年,腕间银铃叮当作响——正是杜墨画中救婴的女子所戴的同款铃铛!
"周淮安?"柳青儿试探道。
青年转身,露出与周禄七分相似的面容。不同的是,他眼中澄澈如水,不见半分铜绿。
"你们为铜钱咒而来。"周淮安的声音带着奇特的共鸣,"但可知解咒需付出什么代价?"
清风道长突然踉跄跪地。他道袍下的铜毒已蔓延至心口,每次心跳都泵出铜汁而非血液。老道颤抖着掏出一枚铜钱——正是当年周老爷遇害时塞在口中的那枚。
"老道...愿以身为引..."
济公的无常剑自动出鞘。剑身《心经》文字浮空而起,围绕清风旋转。每转一圈,老道身上的铜毒就加深一分,但眼中神光却愈发清澈。
"金刚灌顶,好魄力。"济公难得正经,"道友可想清楚?铜毒入心,大罗难救。"
清风长笑三声,突然撕开道袍。铜毒覆盖的胸膛上,赫然用朱砂写着"道心不灭"四字!
"济癫,老道修行八十载,今日才知'舍身'真意。"
周淮安的银铃无风自响。铃声里,清风道长的身体渐渐透明,体内铜毒如百川归海,流向供桌上的铜化人头。人头双目突然睁开,吐出一枚刻着"赦"字的铜钱!
"周家血脉,银铃引路。"周淮安拾起铜钱按在自己眉心,"铜钱咒本为家父所创,是为惩治贪官..."
铜钱入肉的"嗤嗤"声中,他周身浮现七十二处光点,正是人体要穴。每处光点里都浮现一枚微型铜钱,组成个玄奥阵法。
"原来如此!"杜墨突然抓起画笔,"铜钱咒不是诅咒,是...是账本!"
他疯狂在画板上涂抹。颜料勾勒出的,竟是幅立体的大宋疆域图,图上每个州府都标着铜钱符号,而临安皇城的位置...是个巨大的"贪"字!
柳青儿倒吸凉气。她翻开《百官行述》,将名册对着光——被铜锈覆盖的名字在强光下显现,每个都对应杜墨画上的一个铜钱标记!
"周公子。"她急问,"当年灭门案..."
"管家周禄勾结滇商,为夺《铜政要术》。"周淮安腕间银铃骤响,"但他们不知,真正的秘术在..."
济公的酒葫芦突然炸裂。不是铜化,而是被某种无形力量震碎!和尚眯眼望向北方:"晚了。玉玺已沾铜毒,三路转运使接到了伪诏。"
确实,此刻的扬州转运司衙门内,转运使正捧着加急文书仰天大笑:"妙哉!'铜盐互易',天助我也!"文书末尾,玉玺印痕泛着诡异的铜绿色。
杭州府衙的铜壶滴漏突然逆流。水滴倒悬空中,组成个"危"字。柳青儿刚伸手触碰,水滴又化作铜钱状,啪嗒落地。
"大人!"书吏狂奔进来,"盐场急报!所有盐仓的锁...全变成了铜块!"
济公的无常剑突然自行飞向临安方向。剑过处,云层裂开道金线,隐约可见皇城上空的铜钱云。
"丫头,你那盐政奏折..."济公欲言又止。
柳青儿会意,从袖中取出奏本:"已按大师吩咐,将铜钱咒证据夹在'盐引改革'条陈中。"她翻开某页,露出里面夹着的铜化人皮——正是从薛红鞋脸上剥下来的那半张!
"不够。"周淮安突然割破手腕,让血滴在银铃上,"需以周家血脉为引,重铸..."
他的话被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打断。众人冲出庙门,只见临安方向升起蘑菇状的铜云,云中无数铜钱如蝗虫飞舞。更可怕的是,每枚铜钱都长着人脸,正是那些铜化受害者的模样!
清风道长的身体已铜化到脖颈。老道盘坐在地,突然暴喝:"济癫!此时不动,更待何时!"
济公的破袈裟无风自动。他咬破舌尖,一口血雾喷在无常剑上。剑身《心经》文字离刃飞旋,在空中组成巨大的"卍"字金印,朝铜云压去。
金印与铜云相撞的刹那,整个杭州城的铜器同时嗡鸣。柳青儿的鱼形玉佩浮到半空,投射出幅画面:曹安正在御书房,将铜化的玉玺往圣旨上按...
"来不及了。"周淮安跪地割开胸前皮肤,"唯有'血铃破障'能..."
杜墨突然抢过匕首:"让我来!我见过解法!"他在自己掌心划出血口,按在周淮安胸前。奇妙的是,两人的血交融后,竟在空气中凝成个铜钱状的盾牌,盾面刻着"天下为公"四字。
济公的眼睛亮了起来:"原来如此!铜钱咒的克星不是佛法,而是..."
"赤子之心。"清风道长的声音越来越弱,"济癫...护住他们..."
老道彻底铜化的瞬间,无常剑的金印光芒暴涨。铜云被暂时压制,但所有人都看到——三缕铜绿色的气运之线,已沿着漕河、官道和驿路,悄然连接起扬州、苏州和临安。
柳青儿握紧奏本的手指节发白。她望向北方,轻声道:"大师,我们..."
"兵分两路。"济公的草鞋碾着地上的铜钱,"你去临安找御史,我和这两位..."他拍拍杜墨和周淮安,"会会三路转运使。"
周淮安的银铃突然自动飞向柳青儿:"戴上它,可暂避铜毒。"铃铛落在她腕上的刹那,鱼形玉佩上的铜锈竟褪去大半。
众人分头行动时,谁也没注意庙檐下蹲着只铜化的乌鸦。它眼中闪着诡异的光,正将一切尽收眼底...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