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盖吉忠
今年夏日的一天,我沿着学校操场边缘散步,耳边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不亦乐乎……”
我驻足侧耳细听,辨认读书声的来处,是来自大罗镇中学的大学楼。经询问别的老师,得知是大罗镇中学“传承美德国学班”在授课。
由于我是国学爱好者,在操场上,聆听了学生诵读国学的全过程,优美的文字,悦耳的童声深深撼动我的心灵,触摸了我敏锐的神经。授课结束后,从教室里走出来二十多位小学生。我从几位学生口中得知:大罗镇中学为弘扬传统文化,方便学生更深入细致地学习国学知识,免费举办了国学班,每周授课一节,针对学校全体学生,授课教师是宋红国,他是中共党员。
宋红国老师曾经是我的领导,也是我教过的学生。他喜欢国学,就像小鸟恋旧林那样,简直如醉如痴。每天一有时间,他就坐下来,精心研读国学。他自费买了大量的国学书籍,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自从接任国学教师以来,他认真研究,反复推敲,精心备课,如何让学生能听懂,他把知识与趣味融为一体,利用浅显的实例,让学生明白深奥的道理,他讲的国学深受学生的欢迎。
我走进了宋红国老师的办公室,看见宋红国老师正在翻阅学生的作业。经过与宋红国交谈,得知他始终有一个想法,把长期自学积累的国学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学生,他的这种想法得到了校领导的支持。
自从担任国学教师以来,他常听王立群教授的课,受老教师的熏陶,他更加喜欢上了国学课,每天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国学知识。宋红国老师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为了系统掌握国学知识,达到立德树人,以文化育人的目的,他对经典原文及注释都逐字推敲,对涉及到的知识都核实出处,认真备好每一课。
针对学员都是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宋红国老师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将诵读经典与古汉语知识结合起来,穿插历史人物图片、事迹及历史典故,既注重知识,又增加趣味性。比如,他讲《论语》的时候,就叙述孔子的一些故事,孔子晚年研读《易经》时,因反复翻阅竹简导致牛皮绳索磨损断裂多次,但仍坚持学习。他感叹:“假我数年,若是学《易》则彬彬矣。”体现终身学习的精神。
他结合国学实际内容,讲述故事加深理解。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感。他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爱党爱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做诚实守信的人。
宋红国老师负责学校宣传工作,每逢党的生日,他就在学校宣传红色文化,利用当地的一些爱国的历史人物、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给学生进行深刻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家乡历史,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学习教育,让学生感党恩,坚定理想信念,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
宋红国老师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为学校出谋划策,学校组织的文艺演出、红色教育活动,他都亲临现场指导。每次活动,都有他的身影。
宋红国老师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他热爱公益事业和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学校服务,无私奉献社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多做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事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党员的责任担当,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篇章。
作者简介:
盖吉忠,黑龙江省庆安县大罗镇中学高级教师。北林区作协会员,小说、散文、诗歌发表在《绥化晚报》《伊春日报》《北极光》《青年文学家》《中国作家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