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墨魂血泪画中缘
崇文书院的腊梅开了三度,杜墨还没回来。
济公蹲在书院门口的拴马桩上,破扇子遮着雪光,正打量地上几滴墨渍。墨色泛着诡异的蓝,像极了柳明远指甲缝里的毒痕。墨滴延伸成线,直指后院一口被封的古井。
"大师也来找杜兄?"青衫书生凑过来作揖,"晚生昨夜见他抱着画筒往井边去,说是要...要会佳人..."
济公的耳朵动了动。他嗅到书生袖口传来的腥甜——正是藏经阁画妖出现时的气味。破扇子突然挑起书生下巴:"你喝过杜子腾的洗笔水?"
书生脸色唰地惨白。他袖中滑出个瓷瓶,被济公一把抄住。拔开塞子,里面黑浆黏稠如血,还漂着几片指甲盖大小的...人皮。
"杜子腾当年养画的秘方。"济公晃着瓷瓶,"取少女眉心皮,混着痴情血,研墨七日成魂。"
书生突然呕吐起来。吐出的不是饭菜,而是一团团纠缠的黑发。发丝落地即燃,青烟中浮现出无数画面:杜子腾在密室剥皮,少女在画中哭泣,最后定格在一个无脸女子身上——她正从井底往上爬!
"大、大师救命!"书生瘫软在地,"那日诗会...杜墨带来幅古画..."
济公已跃上井沿。井口封着的石板上刻满符咒,中央贴着张泛黄的字条:"红尘劫尽,画魂永生"。笔迹与藏经阁画轴题跋如出一辙。
"杜子腾这老小子..."济公的指甲抠进石板缝隙,"死了五十年还要作妖。"
石板轰然掀开的刹那,井底传来幽幽哭声。月光照下去,只见井壁布满抓痕,最深的一道里嵌着片带血的指甲。济公的酒葫芦脱手下坠,许久才传来"咚"的回音——这口枯井,竟深得不合常理!
"有意思。"济公纵身跃下。下落途中,井壁突然变得透明,浮现出五十年前的场景:年轻俊秀的杜子腾正在教个梳双鬟的少女画画,她腕间银铃叮当作响...
"颜小姐,画人重在画魂。"
"先生,魂要怎么画呢?"
"以血为墨,以骨为笔,以..."
画面突变。杜子腾被绑在刑架上,面前摆着个盛满黑浆的砚台。执刑者竟是那颜小姐,她举起匕首...
济公的破僧鞋终于触到实地。井底别有洞天——是间被改造成画室的墓穴。四壁挂满美人图,每幅画的眼睛都在滴血。中央石案上躺着昏迷的杜墨,胸口压着方血色砚台。
"杜公子好睡。"济公抠了块耳垢弹在杜墨鼻尖,"再睡可就真要变画魂了。"
杜墨猛然惊醒,砚台"咣当"落地。他腰间的螭纹玉佩突然发烫——这与柳青儿的鱼形玉竟是一对!
"大、大师?"杜墨声音嘶哑,"我梦见祖爷爷他...他要借我的身子还魂..."
济公的扇子突然指向墓穴深处。那里垂着幅未完成的《仕女图》,画中无脸女子正缓缓转身。随着她的动作,所有挂画里的美人都开始撕扯自己的脸皮,血墨飞溅!
"杜子腾!"济公暴喝,"你骗颜如玉替你挡天劫,现在连亲玄孙都不放过?"
血砚突然浮空,墨汁凝成个儒生模样:"济癫!你懂什么?当年若非颜家告密,我怎会..."话未说完,无脸女子已从画中扑出,十指如钩抓向杜墨!
济公的裤腰带突然活过来,如灵蛇缠住女子手腕。女子哀嚎挣扎,竟从脸上撕下张人皮——赫然是当年的颜小姐!只是这张脸皮迅速腐烂,露出底下森森白骨。
"颜如玉,你看看这是谁?"济公扯过杜墨。青年胸前的螭纹玉与女子残破衣袖里的银铃同时发光,照出段被刻意遗忘的往事:
原来颜小姐当年为救杜子腾,自愿被他炼成画魂。谁知杜子腾为躲天劫,竟将她推入雷火。痴魂不散,化为画皮妖,专噬负心人...
"轰隆!"
墓穴突然坍塌。济公一手拎着杜墨,一手抓着颜如玉的残画跃出古井。身后井底传来杜子腾的嘶吼:"我不甘心!我的画..."
地面上的书院已陷入火海。火焰竟是诡异的墨色,烧得书生们抱头鼠窜。半空中,清风道长的拂尘化作千丝万缕,正与无常剑所化的金龙缠斗!
"济癫!"道长的道冠歪斜,"这画妖吸食生人精气,必须..."
"必须超度。"济公抖开残画,"颜如玉,你可愿放下?"
画中白骨突然软化,化作清丽少女模样。她向杜墨腰间的玉佩伸出手,泪珠滚落:"杜郎...其实我等的...一直是你的一句..."
杜墨不知哪来的勇气,突然跪下:"颜姑娘,我代杜家...向您谢罪!"
霎时风停火熄。无常剑从云端直坠而下,剑尖点在画绢上。"诸行无常"的梵文流转如龙,将颜如玉的魂魄温柔包裹。画绢渐渐透明,显出她最后的微笑,随金光消散在晨曦中。
清风道长踉跄落地:"你竟用佛门至宝超度妖物?"
"哪有什么妖物。"济公拾起地上残破的银铃,"不过是个痴心人。"
远处传来马蹄声。柳青儿一身官服疾驰而来,手中鱼形玉与杜墨的螭纹玉同时嗡鸣。她惊愕地看着满地狼藉:"大师,盐运司刚查出..."
话未说完,济公突然捂住胸口——那里藏着的美人牙正在发烫。他望向西南方,只见一缕黑烟如蛇游走,正是苗疆蛊毒的气息!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