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美人盂引画皮妖
杭州城的初雪来得突然。济公趿拉着破草鞋走过断桥,雪地上竟不留半点足迹。他腰间新换的酒葫芦上,隐约可见"盐政清明"四个褪色小字——正是柳青儿半年前亲手所刻。
"大师!道济大师!"
桥头跑来个小沙弥,怀里抱着卷画轴。细看竟是灵隐寺的慧明小和尚,只是往日圆润的脸蛋瘦出了尖下巴。
"住持让...让您快回去..."小和尚喘得像是肺里塞了团棉花,"藏经阁...阁里的《金刚经》..."
济公的破扇子"啪"地敲在小和尚光头上:"慢慢说,可是经书长腿跑了?"
"不是!是经书里...里爬出个美人!"
济公的眉毛跳了跳。他接过画轴随手展开,雪光映照下,一幅《仕女赏梅图》墨色犹新。画中女子回眸浅笑,衣袂间暗藏血丝般的红纹。
"咦?"济公用指甲刮了刮画上题跋,"杜子腾?这不是五十年前..."
话音未落,画中女子突然眨了眨眼。一滴墨泪从她腮边滚落,正滴在济公的破僧鞋上。"嗤"的一声,鞋面被灼出个铜钱大的洞。
慧明吓得跌坐在地。济公却哈哈大笑,把画轴往腋下一夹:"妙哉!贫僧正缺个夜壶,这美人盂倒是来得巧。"
回到灵隐寺时,暮鼓刚敲过三遍。藏经阁里烛火通明,方丈正对着摊开的《金刚经》发愣——经页间密密麻麻爬满墨色小人,个个摆着飞天姿势。
"师弟你看。"方丈声音发颤,"今早洒扫弟子发现时,整部经书都..."
济公凑近观察,突然打个喷嚏。唾星溅在经页上,那些墨人竟尖叫着四散逃窜,转眼消失在线装订缝里。
"杜子腾的'画魂大法'。"济公掏掏耳朵,"这老小子当年被雷劈死前,怕是把自己炼进画里了。"
方丈脸色骤变:"可是五十年前那个以人血调墨的..."
窗外突然传来女子轻笑。众人回头,只见那幅《仕女赏梅图》自行悬浮在半空,画中女子已然不见,唯余一树红梅开得邪性。更骇人的是,画绢背面渐渐渗出人形轮廓,就像...有什么东西正要从画里钻出来。
"阿弥陀佛。"济公解下裤腰带就往画轴上捆,"大姑娘家家的,怎好光天化日往外爬?"
画轴剧烈震颤起来。突然"刺啦"一声,一只惨白的手穿透画绢,五指如钩抓向方丈咽喉!济公的酒葫芦恰在此时脱手,不偏不倚卡在那只手腕处。但听得"咔嚓"脆响,手腕折断,却无鲜血,只有浓墨汩汩涌出。
"杜子腾!"济公突然正色道,"你骗这些读书人喝洗笔水也就罢了,连老和尚都要欺负?"
墨手闻言一滞。趁这空隙,济公咬破手指在画轴上一抹,血痕竟被画绢吸收得干干净净。下一秒,整幅画轰然燃烧,青烟中浮现出无数画面:
穿长衫的书生们围着一口大缸痛饮,缸水墨黑;年轻时的杜子腾在密室以匕首划臂,血滴砚台;最后定格在一个梳双鬟的少女身上,她腕间戴着的银铃,与柳青儿父亲遗留的那只一模一样......
火光骤熄。画轴已成灰烬,地上却多了个白玉似的物事——分明是颗美人牙齿,牙根处还沾着血丝。
慧明小和尚突然指着窗外:"快看!"
寺外松林里,隐约有个提灯笼的白衣女子正款款而行。她每走三步就回眸一笑,灯笼映照下,那张脸上赫然没有五官,只有光滑如蛋壳的一片空白。
济公把美人牙往怀里一揣,破扇子摇得呼呼作响:"有意思。这画皮妖不去找负心汉,倒来招惹和尚。"他突然转头问慧明,"近日可有书生失踪?"
小和尚掰着手指数:"崇文书院的周秀才、清河坊的李举人、还有..."他猛地瞪大眼睛,"昨儿个还来了个杜墨,说是杜子腾的玄孙..."
济公的瞳孔微微收缩。他望向窗外,那无脸女子已消失在雪幕中,只余灯笼的一点红光,久久悬在松枝间,像颗不肯坠落的血珠。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