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才自析一副对联
联曰:
船上吟哦秋瑾泪;
书中纪载立人文。
这副对联对中“秋瑾”对“立人”看字面上不工整,须加解释:秋瑾,乃是老少皆知的中国近代革命志士、女权运动先驱者;立人,即周立人的名字,他是当之无愧的著名学者、作家,但并非老少皆知乎!
秋瑾号称鉴湖女侠,很有才气,从日本回来时,在船上以诗抒怀:
万里乘风去复来,
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地图移颜色,
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消忧国泪,
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
须把乾坤力挽回。
她英勇就义后,孙中山赠一副挽联:
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
轩亭留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周立人:一生著作等身,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多种纪念章。
上联聚焦“秋瑾”这一历史人物,“船上吟哦”勾勒出她漂泊中以诗言志的场景,“泪”字暗藏其忧国忧民的悲愤与革命理想受挫的感慨,将秋瑾的家国情怀与个人遭际融入具体情境,增加了历史厚重感与情感张力。
下联“书中纪载立人文”,“立人文”双关语。暗含文化传承、精神建构,彰显歌颂主题,与上联的个人情志形成“具体人事”与“抽象价值”的呼应,形成格局。
对仗与结构:“船上”对“书中”(方位+名词,结构一致),“吟哦”对“纪载”(句中自对,均是并列结构汉语),“秋瑾”对“立人”(两个名人相对),“泪”对“文”(均为名词)。自我感觉整体情感真挚,主题明确,兼具历史感与人文感。于是乎!吾吟一首五言律诗再咏秋瑾:
轩亭流热血,
绍兴月照之。
剑胆藏青史,
诗心寄碧漪。
她酬兴国志,
我阅断肠诗。
谁解人间恨?
苍天应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