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白夜蛊斗生死关
钦差行辕的灯笼在夜风中摇晃,把柳青儿的影子投在账册堆里。少女揉着酸胀的眼睛,指尖突然被纸页划破——血珠滴在鱼形玉佩残片上,竟被缓缓吸收。
"这是..."她凑近油灯,发现玉中浮现出细如蛛丝的纹路。窗外更夫刚敲过三更,玉佩却突然发烫,烫得她差点脱手。
几乎同时,灵隐寺藏经阁传来瓦片碎裂声。济公从狗肉梦里惊醒,发现梁上倒挂着个黑影。月光照出一张靛青色的脸,眉心纹着蝎子图案。
"七步断魂,名不虚传。"济公挠着癞头坐起来,"不过老毒物,你晚了一步。"
黑影飘落在地,竟是个穿苗装的老妪。她手腕一翻,掌心躺着只透明蝎子:"济癫,你中的是子母蛊。赵德全死时,母蛊已钻进你心肺。"
济公的破扇子突然展开,扇面上画着个骷髅。老妪冷笑:"装神弄鬼!"袖中射出三道银线——竟是活着的蜈蚣,直扑济公咽喉。
"啪!"
扇面翻转,蜈蚣撞上骷髅眼眶,瞬间化为盐粒。但济公也剧烈咳嗽起来,咳出的黑血在地砖上蠕动着组成"亥时三刻"四个字。
"还有半个时辰。"老妪的银镯叮当作响,"除非你交出无常剑..."
济公的回应是掏耳朵。挖耳勺带出的耳垢弹到烛焰上,"轰"地燃起三尺高的绿火。火中浮现万富贵被盐化的场景,老妪见状暴退三步:"你竟修成了业火!"
"错喽,这是猪油灯花。"济公嬉皮笑脸地掰开鞋底,抠出块黑泥捏成小人,"看好了!"黑泥人偶突然扑向老妪,在她衣袖咬出个洞。
洞中飞出的不是棉絮,而是密密麻麻的蛊虫。老妪急速摇动银镯,虫群如黑云压向济公。和尚却不躲不闪,任由毒虫爬满全身。
"噬心蛊的滋味..."老妪话音戛止。她惊恐地发现,所有蛊虫都在济公皮肤表面凝固,变成一粒粒盐晶。更可怕的是,她自己的指尖也开始盐化!
藏经阁突然剧烈震动。济公的无常剑自动出鞘,剑尖直指西南方。老妪趁机甩出张符箓,黄纸在空中自燃,火中传来清风道长的声音:"道友速退!"
轰隆一声雷响,杭州城上空突然亮如白昼。百姓惊慌出屋,只见满天星斗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鱼鳞状的光斑——正是无常剑的纹路放大千万倍的模样。
钦差行辕里,柳青儿手中的玉佩突然浮空。它牵引着少女来到院中,恰看见光斑组成一张巨大的人脸,正是济公!
"丫头,看地上。"
柳青儿低头,自己的影子居然独立行动起来。影手指向西南城墙,那里有个苗装老妪正在狂奔,身后追着...她自己的影子?不,那是无数盐粒组成的另一个"她",正不断吞噬本体的手脚。
"无常无我。"济公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老毒物,你养的蛊,可认得真主?"
老妪发出凄厉惨叫。她携带的所有毒虫突然反噬,蝎子钻进耳朵,蜈蚣从鼻孔爬入。最恐怖的是她豢养的金蚕蛊,竟从自己眼眶里破体而出!
白昼般的夜空下,清风道长踏着屋脊飞奔而来。他手中拂尘连挥,三十六道符箓组成八卦阵,将济公的光斑人脸困在当中。
"逆天改命,道法自然!"道长咬破舌尖,一口血雾喷在中央符箓上。血符燃烧处,夜空开始扭曲,光斑人脸出现裂痕。
千钧一发之际,柳青儿胸前的玉佩突然射出一道蓝光,正打在清风道长眉心。道长身形一晃,八卦阵露出破绽。光斑人脸趁机化作流星,轰然坠入灵隐寺后山。
"轰!"
地动山摇中,济公的本体从后山破庙蹿出,手里居然还抓着半块发霉的烧饼。他三蹦两跳上了雷峰塔,把烧饼往塔尖一按——
霎时间"白夜"消散,星河重现。清风道长的符箓全部自燃,老道喷出口鲜血,指着济公颤声道:"你...你用秽物破我纯阳阵?"
"狗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济公啃着烧饼含糊道,"臭牛鼻子,你逆的不是天,是良心。"
突然,他身体一晃,无常剑脱手坠落。柳青儿飞奔接住,剑身触手的刹那,她看到无数画面:父亲在查账、万富贵在密谋、赵德全在收钱...最后定格在一个山洞里,苗疆老妪正在炼制新的蛊毒。
"大师!"少女惊呼抬头,却见济公盘坐塔顶,身体渐渐透明如琉璃。月光直接穿透他的胸膛,照见心脏位置有只黑蝎在挣扎。
清风道长突然大笑:"子母蛊发作矣!"他拂尘一挥,袖中飞出七枚铜钱,每枚都刻着"改命"二字。铜钱组成北斗状压向济公,却在距身体三寸处凝住不动。
"所谓无常..."济公的声音忽然变得庄严,透明身躯浮现出无数金色脉络,"就是没有固定不变的命运。"他心口的黑蝎突然爆裂,金光照亮整个杭州城。
清风道长惨叫捂眼,指缝渗出黑血。他的铜钱全部锈蚀成粉,随风飘散。而苗疆老妪所在的山洞突然坍塌,将她活埋其中——坍塌前最后一瞬,可见洞壁盐霜蔓延如活物。
柳青儿抱着无常剑跪倒在地。剑身不知何时多了行梵文,她虽不认识,耳边却响起济公的吟诵:"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钦差带着衙役赶到时,只见少女独坐塔下,怀中宝剑映着月光如秋水。而塔顶空空如也,唯余半块烧饼悬在翘角飞檐上,将坠未坠。
"姑娘,济公大师..."
柳青儿轻抚剑身:"大师说,明日盐价会降三成。"她突然抬头,眼中精光乍现,"大人可愿改革盐引制度?我这里有个方案..."
夜风吹过,烧饼终于从塔顶坠落。中途却被一只无形之手托住,轻轻放在张顺家门口的米缸上。缸里的米正在月光下微微发光,每粒米上都浮现出个"盐"字。
而在钱塘江底,十二艘沉船的残骸无声分解。铁钉化作鱼群,船板变成水草,而那些走私的官盐——此刻正顺着暗流奔向大海,完成它们本该有的旅程。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