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公堂盐雪照肝胆
万记酒楼最豪华的雅间里,万金油正用鱼鳞匕首剔着牙。桌上八珍玉食,他却只盯着那盘清蒸鲈鱼——鱼鳃处有道金钩伤痕,正是三日前张顺捕到的那条。
"少爷,老爷让您少出门。"管家弯腰递上热巾,"那疯和尚..."
"怕什么?"万金油一刀扎进鱼眼,"赵叔父已派人去请清风道长。"他忽然压低声音,"西南那位也快到了。"
窗外传来铜铃声。万金油探头一看,酒楼前站着个卖梨的老汉,破草帽下露出半张熟悉的癞脸。他刚想喊人,喉咙却像被无形之手掐住——那梨筐里躺着的分明是十二艘盐船模型!
"来人!"万金油摔杯为号,二十多个家丁持棍冲出。谁知老汉不躲不避,从筐底抽出柄锈迹斑斑的短剑。剑尖轻挑,最上面的船模突然裂开,漏出雪白的盐粒。
盐粒落地竟变成蚂蚁,顺着家丁裤腿往上爬。众人丢棍哀嚎时,老汉掀掉草帽,露出济公那张嬉笑的脸:"万公子,请你看场好戏。"
破扇子"唰"地展开,扇面上画着公堂场景。万金油瞪大眼睛,看见父亲被五花大绑跪在堂下,而主审官竟是...他自己!
"妖术!"公子哥转身要逃,却撞上一堵无形气墙。济公的无常剑不知何时已抵住他后心:"尝尝你家招牌菜。"说着从袖中抖出块狗肉,正落在那盘鲈鱼上。
鱼肉接触狗肉的瞬间,整条鱼突然活过来,鱼嘴大张咬住万金油手指。他惨叫甩手,鱼身在空中爆裂,飞溅的肉沫全变成了盐粒。
更可怕的是,这些盐粒一沾皮肤就开始灼烧。万金油抓挠着脸惨叫,每抓一道就露出皮下溃烂的肌肉,就像...就像那日柳明远的尸斑!
"滋味如何?"济公的声音忽远忽近,"你爹在公堂上,现在也是这般模样。"
万金油突然跪地干呕,吐出的全是盐粒。盐粒滚动着组成"认罪"二字。他发狂似的踩碎盐字,抬头却见四周景物扭曲——哪里还是在酒楼,分明已跪在杭州府公堂之上!
堂上惊堂木炸响。万金油茫然四顾,看见父亲万富贵被铁链锁着,身上不断掉落盐晶;知府赵德全官帽歪斜,正疯癫地啃着自己手指;而主案后端坐的,竟是周身发光的济公!
"带人犯柳明远!"
济公一声令下,堂外阴风骤起。柳青儿捧着父亲灵位缓步而入,牌位上的字迹正渗出血珠。血滴到地面立刻凝结成盐,盐粒又组成一个个小人,重演着万富贵毒杀柳明远的场景。
"冤枉啊!"万富贵突然挣扎起来,"那日是赵大人给的毒药!"
赵德全闻言暴起,官服下钻出数十条黑蛇。蛇群扑向万富贵时,济公的无常剑凌空一划。剑光如月,照得满堂透亮——每个人脚下都现出影子,但万富贵的影子竟是条巨鳄,赵德全的影子里盘着毒蛇,而万金油的影子...没有头。
"孽镜台前无虚影。"济公剑尖轻挑,万富贵衣襟裂开,露出心口处碗大的疤。疤痕突然张开,变成张人嘴嘶吼:"去年吞了三千两盐税!"
堂外围观的张顺突然高喊:"看天上!"众人仰头,只见乌云密布的天空中裂开道缝隙,阳光如金粉洒落,正好照在柳青儿手中的鱼形玉佩上。
玉佩"咔"地裂开,掉出张薄如蝉翼的绢纸。柳青儿颤抖着展开:"是...是周盐运使的密账!"纸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级官员分赃数额,末尾还画着十二条运盐船的夹层构造图。
万富贵面如死灰。他突然暴起扑向柳青儿,却被无常剑光当胸穿过。剑锋过处并无血迹,但他全身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盐化,转眼就变成尊盐雕。
"爹!"万金油想去搀扶,手指刚碰到盐像,他父亲就"哗啦"一声碎成盐堆。更可怕的是,这盐化现象正顺着他的手指蔓延!
济公的破扇按住万金油肩膀:"想活命?"扇子移开,露出底下压着的认罪状。
公子哥瘫软在地,咬破手指画押。血指印按上的瞬间,公堂地砖缝里突然渗出清水,将万富贵化作的盐粒冲成一道道白痕,恰似江河支流。
"盐归大海,债了红尘。"济公把无常剑往地上一插。剑身入土三寸,整个杭州城的地面突然震动三下。更奇的是,所有百姓家中的盐缸同时发出嗡鸣,掺沙的劣盐竟变得雪白纯净。
柳青儿忽然指向堂外:"大师快看!"
钱塘江方向,十二道白浪如蛟龙腾空。浪尖上是十二艘完整的盐船,正被无形的力量托举着飞向府衙。船至公堂上空突然静止,然后像莲花般层层绽放,露出船舱里堆积如山的官盐。
盐山在阳光下闪烁如雪,照得赵德全官袍上的补子纤毫毕现——那代表清廉的獬豸图案,早已被虫蛀成了骷髅。知府突然狂笑撕开官服,胸口赫然纹着万记商号的标记!
"本官认罪!"赵德全的乌纱帽突然燃烧起来,"去年重阳,我在..."
话未说完,他七窍突然涌出黑血,倒地气绝。济公皱眉翻过尸体,发现后颈有个针尖大的红点——正是西南蛊毒的特征。
一片哗然中,按察使司的差官起身宣布:"本案证据确凿,即刻上报朝廷!"他转向柳青儿,"姑娘精熟盐政,可愿协助整顿?"
少女还未回答,济公的蒲扇突然拍在她背上。柳青儿一个踉跄,口中不受控制地背诵起来:"'盐铁之利,所以佐百姓之急,足军旅之费...'"竟是《盐铁论》全文,字字铿锵如金石相击。
差官听得目瞪口呆,当即拍案:"奇才!本官保举你为两浙盐政女史!"
人群中的张顺突然高呼:"青天有眼啊!"欢呼声海浪般传开时,谁也没注意济公已溜到堂角,正用无常剑挑着块狗肉在火上烤。
肉香弥漫中,剑身上的鳞纹渐渐变成文字。蹲在梁上的小沙弥看得真切,那分明是首偈子:"盐来水中去,冤从笑里消。若问无常识,狗肉配烧刀。"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