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 潮音演妙法
钱塘江畔的六和塔下,三百多百姓围坐。月圆之夜,大潮将至。济公盘坐在塔尖飞檐上,破袈裟被江风吹得猎猎作响。
"今日老和尚要现个神通。"济公醉醺醺地晃着酒葫芦,"让尔等看看什么叫'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王彪跪在最前排,身旁竹席上躺着弟弟的尸身。这铁塔般的汉子三日不食不眠,眼眶凹陷得像两个黑洞。后排的周老实紧紧搂着失而复得的女儿,旁边七个被救少女手捧莲花灯。
忽然江面传来闷雷般的潮声。济公将酒葫芦往空中一抛,酒水洒在江面上竟凝而不散,化作一片光幕。
"看仔细了!"济公的破蒲扇往光幕一指。
江面浮现出清晰影像:北宋年间的金山寺,一个小沙弥从香炉里救出两条被烫伤的青蛇。其中大些的蛇突然扭头咬了沙弥手腕!
"这是..."王彪浑身发抖。
影像变换:小沙弥转世为樵夫,两条青蛇投胎为兄弟。哥哥在山上打柴时跌落悬崖,弟弟苦寻三日只找到带血的斧头...
王彪突然嚎啕大哭——那正是他与弟弟的前世!而此刻光幕中显现赵汝舟的前世,竟是那条恩将仇报的大青蛇!
潮声越来越近,济公的声音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世人只道恶人当诛,岂知冤冤相报何时了?"
突然一道阴冷声音刺破夜空:"妖僧惑众!该当何罪?"
人群哗然分开,走来个身着湖蓝长衫的文士。他面容阴鸷,左手把玩着块青铜虎符,右袖口隐约有碧绿鳞光闪动——正是韩侂胄心腹"碧蛇郎君"虞世南。
---
第七章 蛇影现官衙
济公在塔顶哈哈大笑:"我道是谁,原来是条竹叶青成精!"
虞世南袖中突然窜出条碧绿小蛇,箭一般射向塔顶。济公不躲不闪,任由毒蛇咬住脖子。百姓惊呼声中,那蛇却"咔嚓"崩断了毒牙!
"孽畜!"济公突然变脸,双目如电喝道,"尔等摩尼教余孽,借白莲社之名行邪魔之事,真当罗汉饶得你们?"
虞世南脸色大变——摩尼教早在百年前就被朝廷严禁,这秘密连赵汝舟都不完全知晓。
此时江面光幕突然显现惊人画面:韩侂胄在相府密室焚香祭拜火焰图腾,座下赫然跪着虞世南和赵汝舟!更骇人的是,香案上竟摆着个刻有当今圣上八字的草人!
"大胆!"虞世南厉喝,袖中飞出数十条毒蛇,"禁军听令!诛杀妖僧!"
塔后埋伏的官兵刚冲出来,突然天旋地转——济公的破草鞋不知何时已踩在虞世南头顶,而真身仍在塔顶喝酒!
"分身法?!"虞世南慌忙掐诀念咒,袖中飞出黑烟化作骷髅扑向百姓。
济公将酒葫芦往空中一抛,酒水化作甘露洒下。黑烟遇水即散,淋到百姓身上却暖洋洋的如沐春风。周老实突然指着虞世南:"他、他影子是蛇形!"
月光下,虞世南的影子果然扭动如蟒。这"碧蛇郎君"见事败露,突然撕开人皮,化作丈余长的碧鳞巨蟒向江中窜去!
"走得了么?"济公破扇一摇,六和塔檐角的铜铃齐鸣。声浪如墙,将那妖蟒震回岸上。巨蟒翻滚间,江潮轰然而至,浪头竟在济公面前分作两半!
王彪突然冲上前,九环刀高举:"还我弟弟命来!"
"且慢!"济公扇子一挡,从怀中掏出那朵金莲。花蕊中浮现出个小沙弥的虚影,正含笑合十。王彪的刀"当啷"落地,这铁汉跪在潮水中嚎啕大哭。
此时县衙方向突然火光冲天。原来虞世南带来的官兵正在焚烧罪证。济公叹道:"痴儿,现在知道为何老和尚说'嗔心转慈悲'了?"
大潮退去,江面浮起无数河灯——都是这些年被钱塘帮害死的冤魂。济公站在水面上念往生咒,每盏灯里都现出安详面容,随波流向大海。
临安府大牢里,赵汝舟正做噩梦。梦中他升任礼部尚书,却突遭抄家,老母撞柱而亡。流放路上,瘴气中浮现被他害死的冤魂...
"啊!"赵汝舟惊醒,发现牢门前放着本《金刚经》。经上酒渍未干,依稀组成了"回头是岸"四字。
远处传来济公渐行渐远的歌声:"金枷玉锁何时脱,蝇利蜗名镇日奔。生恶趣,惹客尘,胶胶扰扰只贪嗔..."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