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尧遇见美食
文/范存华
7月30日一大早,丁弟开车带我准备去邢台。他说,先去世爵公馆再拉一个朋友,一起到相邻的隆尧县吃早饭。
我十分纳闷,宁晋的特色美食多得数不清,干嘛还要跑到百十里外的隆尧吃呢。丁弟见我不解,说道,朋友是隆尧人,在咱们宁晋工作。他说宁晋的小吃确实多,却不对他的口味,他喜欢吃家乡的小吃。
说实话,我感觉这种理由很勉强,也很难说服人。但既然人家这样说,肯定有他的理由。其实我的第一反应是: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使然。
中伏的第一天,本应燥热的天气因为是在早上,却感觉有些凉爽。车子由北向南疾驶在路上,半身高的玉米打着蔫儿,无精打采,明显是缺水缘故。
路上我们三个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便驶入隆尧县城。在朋友的指引下车子转过两三个弯,停在滏阳街一家叫作“经济快餐”的小吃店门前。此时已是上午7:15,店前来来往往买早餐的人络绎不绝。
我们未进屋,挑选在外面一张桌坐下。
朋友十分热情,询问我和丁弟喜欢吃什么,不必客气。我们最终点了三个茴香包子和三个西葫芦包子。他又要了三个油条,眨眨眼说,正好每人“100分”。我一时不解,丁弟笑着说,每人一根油条,两个包子,可不就是“100分”嘛。我恍然大悟,嘴里念叨着,还是你们年轻人有想法,会表达,风趣幽默,形象生动。
之后,我点了碗豆沫,他二人点了碗豆汁。
当我拿起洁白的西葫芦包子一口吃进嘴里,顿时一股子蔬菜的本味留在齿间,咀嚼起来松松软软,味道清香可口,没有半丁点儿油腻,对于习惯了吃清爽早餐的人来说,面前的早餐,宛如面包,不对,又恰似蛋糕,也不对,更像是一种集合了各种美食的合成体,却又极大地保留了西葫芦的本色。
再吃茴香包子,唇齿顿时溢满了茴香特有的味道,含在嘴里,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直到吃罢,依旧令人回味。
虽说仅仅吃了两个包子,但我似乎已被深深吸引。我不紧不慢,不急不缓细细咀嚼着,简直是在享受人间珍馐美味。以至于都没有发现手臂上早已被黑心的蚊子叮咬了几个明显凸起的红色大包,等吃完了饭,离开了很远才突然感到被咬得奇痒无比。
朋友和丁弟二人止不住开心地戏谑着,这里的美食唯恐你记不住,特意安排蚊子照顾一下,为了增强记忆吧。我一边使劲不断地抓挠着,一边皱着眉头无奈地苦笑着。
二人看到我窘迫的样子,更是“幸灾乐祸”,笑得更开心了。
早餐后,朋友明显有了底气,脸上带着骄傲和自豪,得意扬扬地问道,隆尧的早餐怎么样?好,好,好!我俩几乎异口同声。他满意地说,知道吗,这顿饭,仅仅花掉了13元,价廉实惠。
丁弟听了,打趣地说,以后早餐干脆到隆尧县吃得了。
好不容易在邢台办完事情,又因修路在拥堵的夹缝里靠着丁弟娴熟的驾驶技术,总算挨到正常行驶的路上,看看时间已经将近中午时分。
朋友说,恰好还在我家乡隆尧县招待你俩午餐,这次让你们吃上真正纯正的羊肉,吃了这里的羊肉,才算是有口福的人。
我俩有点不相信,难道吃了这么多年的羊肉,都白吃了,都不是真正的羊肉?我俩互相对视了一眼,彼此持怀疑态度,感觉朋友说得未免有些夸张,是不是夸大其词,有些吹嘘过头。
盛情难却,却之不恭,我和丁弟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好奇心,打定主意,定要尝一尝朋友口中所谓的“纯正的羊肉”,到底是否如他所说。
车子很顺利地来到东西大街康庄路上一处写着“红子羊肉馆”的地方,馆内摆放的7张桌子上已有6张坐满了前来吃羊肉的客人。我们便在南侧靠窗紧邻空调的一张桌子旁坐下。
等待间隙,朋友像是餐馆的“小二”忙碌着,但见他手中端着一盘凉菜摆放在餐桌上。他说这是店里的特色菜,你俩先尝尝,很好吃的。我仔细瞅瞅,是由油炸豆腐、花生豆、辣椒段,再配上蕨菜、芫荽、葱花等6样拌成的一盘凉菜,夹起一块豆腐,细细咀嚼,果然劲道,滋味鲜美。
朋友见我吃得津津有味,便故作玄虚地说,这道菜不光好吃,还能起到败火的功效,跟一会儿羊肉汤的大补正好平衡,达到去火止热的效果。
我和丁弟没有反驳,人家如此热情好客,说啥就是啥。
不一会儿,两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端了上来。清汤里漂浮着七八粒葱花,裸露着淡褐色的羊肉块。朋友急促地介绍着,你们尝尝,保证吃上一口就忘不了。他自己却弄了一碗清汤,苦笑着说,这几天胃里上火,不能陪你俩享受美味,只能喝点汤了。
我俯身低头,嘴唇抵在碗边,悄悄抿了一口看着清清爽爽的羊肉汤。汤汁入口,果然清香无比,随着缓缓入喉,竟没有半丁点儿膻味。紧接着,止不住又吸溜了几口,也是口口生香。遂顾不得品尝羊肉的味道,呼噜呼噜几口羊汤穿过喉咙,进了肚。
我让店家重新加满了羊汤,此时才小心翼翼夹起一块羊肉放进嘴里,准备使劲咀嚼。熟料,上牙下牙刚一接触,中间的羊肉瞬间碎为“齑粉”。那一刻,我有些发愣,心说,“太不可思议了”,尚未使劲咀嚼,便已七零八落在口腔。我仍是有些疑惑,又夹起一块稍大些的羊肉,再次重复咀嚼的动作,可结果又似刚才一般化开了。这一次,我服了,更加相信了,彻彻底底地由衷赞叹,感觉碗中的羊肉,即使耄耋老者在此享受,也不会有咀嚼难咽之苦的。
丁弟更是拿起手机,唯恐忘记这里的具体位置,赶忙给我发送了位置图。说一旦有机会路过,一定会再次光顾,不留遗憾。
其实,最得意的当数那位朋友。
他像解开谜团似的说,其实自己是一个对吃十分讲究的人,不管是在家乡,还是外地,都是这样,能让他吃得满意的、符合胃口的饭馆确是不多。
噢,原来如此,因了挑剔,成就了他,发现了美食,也顺便让我们跟着他一起享受了美食。
我暗生感慨,今日因了去一趟邢台,竟在隆尧相遇了如此美食,同样的一种食料,在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烹饪者手里,做出的效果,竟能发生如此大的不同。
用心者,善之善者也。意外的美食让我不虚此行,当会永远记住这个日子和隆尧县的美食的。
作者简介:范存华,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县作家协会副主席。2009年开始创作,出版有长篇小说《溪水湾湾》《鼓楼吟》,报告文学《拓荒牛—苏瑞广的耕耘岁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