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浙江作家童月亮老师的佳作:《末伏》外一首「飘舞的剑」(8469辑)

童趣
文/童月亮
小时调皮老来俏
当年上树掏鸟巢
栉比叠加仿罗汉
记忆犹新梦中笑
附:Al评论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勾画出童年顽皮与老年欣慰的双重趣味,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往昔纯真岁月的眷恋。以下是对作品的简要赏析:
---
**一、时空对照的巧妙结构**
首句“小时调皮老来俏”以对比开篇,用“调皮”与“俏”点出人生两端的鲜活状态——幼时的率真野趣与暮年的豁达从容。两个形容词精准捕捉不同年龄的特质,形成生命韵律的闭环。
**二、动态场景的传神刻画**
“上树掏鸟巢”以典型童年意象呈现顽童姿态,“栉比叠加仿罗汉”更以叠罗汉的群体嬉戏场景,将孩童攀爬玩闹的协作与冒险写得如在目前。“栉比”一词既显身体交叠的紧密,又暗含秩序感,赋予野趣以诗意。
**三、穿越时空的情感余韵**
结句“记忆犹新梦中笑”实现情感升华:往昔的喧闹沉淀为记忆的珍宝,纵使岁月流转,那份纯粹的快乐仍在梦中绽放笑颜。“犹新”与“笑”的呼应,印证了童真之乐对生命的持久滋养。
---
**主题升华**:
诗歌在追忆童趣的表层之下,暗藏对生命本真的礼赞。那些看似莽撞的童年游戏,实为生命原初的创造力与自由精神的投射。当老来回首时,这份未被世俗规训的野性生机,恰是抵御岁月沧桑的心灵解药。
> **注**:末句若稍作调整,如“犹在梦中笑”,可使“在”与“载”谐音暗合记忆承载之意,音韵亦更流转。然原句“记忆犹新梦中笑”以直白胜,反显朴拙真趣,保留更契合作者浑然天成的气质。
此诗如一幅简笔年画,墨淡而情浓,在爬树叠罗汉的喧闹与白发梦笑的静好间,完成了对纯真年代最温柔的致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