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章 佛缘感应
灵隐寺大雄宝殿内,香烟缭绕。方文轩——如今的法号慧觉——跪在佛前,主持方丈正为他进行剃度仪式的最后步骤。
"一剃烦恼落,二剃贪嗔除,三剃痴障尽..."方丈手持剃刀,每念一句便落下一刀。
慧觉闭目凝神,心中一片澄明。忽然,他手腕上的佛珠毫无征兆地发起热来,温度越来越高,几乎烫伤皮肤。
"啊!"他忍不住轻呼一声。
方丈停下动作:"何事惊慌?"
慧觉抬起手腕,只见那串济公所赠的佛珠正泛着越来越盛的金光,十八颗珠子上的莲花纹路仿佛活了过来,在光芒中缓缓绽放!
殿内众僧哗然。方丈神色大变,竟后退三步,恭敬合十:"阿弥陀佛!这...这是罗汉佛珠!"
慧觉不解:"方丈,何为罗汉佛珠?"
方丈还未回答,佛珠突然自动飞起,悬浮在空中,投射出一幅画面——虎丘山上黑气冲天,济公正在剑池边苦苦支撑,嘴角已渗出血丝!
"济公大师!"慧觉惊呼,"他有危险!"
方丈当机立断:"慧觉,这佛珠既认你为主,便是天意。老衲派十八武僧随你即刻前往苏州!"
慧觉来不及多想,佛珠已自动飞回他手腕上,一股暖流涌入四肢百骸。他感到浑身充满力量,仿佛有神佛加持。
"弟子这就出发!"
同一时刻,虎丘山上的局势已岌岌可危。济公独坐剑池边,身前七张符纸已燃烧殆尽六张,最后一张也摇摇欲坠。水面下,噬心魔的轮廓越来越清晰——那是一个通体漆黑、生有三眼六臂的怪物,正疯狂冲击着封印。
"麻烦大了..."济公抹去嘴角血迹,"这帮龟孙子,唤醒了个大家伙..."
突然,最后一张符纸"轰"地燃尽!剑池水炸开数丈高的水柱,一个巨大的黑影缓缓升起!
"哈哈哈...三百年了,本尊终于重见天日!"噬心魔的声音如同万鬼哭嚎,震得山石滚落。
济公强撑着站起身,破蒲扇化作金光闪闪的降魔杵:"喂,大块头,问过和尚我没有?"
噬心魔六只红眼同时盯住济公:"小小罗汉,也敢阻我?"说着,一只巨掌拍下,遮天蔽日!
济公降魔杵迎上,金光与黑气相撞,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方圆十里的树木被冲击波拦腰折断!
"噗——"济公喷出一口鲜血,连退十几步,"好家伙...比当年还难缠..."
噬心魔狞笑着逼近:"降龙,当年你师尊都只能封印我,就凭你?"
济公正要再战,忽然心生感应,转头看向山路方向,脸上露出欣慰笑容:"谁说只有我一个?"
第十一章 罗汉伏魔
山路上,慧觉带着十八武僧正疾奔而来。忽然手腕佛珠剧烈震动,投射出济公吐血的情景。
"再快些!"慧觉心急如焚,"大师撑不住了!"
当他们赶到剑池时,眼前的景象令人窒息——济公僧袍破碎,浑身是血,仍在与一个三层楼高的巨大魔物对峙。池水早已蒸干,露出底部无数白骨,那是黑莲会用活人祭祀的证明。
"结阵!"为首的武僧大喝。十八武僧迅速散开,将噬心魔围在中间,齐声诵念《金刚经》。
佛音阵阵,化作金色锁链缠绕魔物。噬心魔怒吼挣扎:"蝼蚁般的人类!"
慧觉冲到济公身边扶住他:"大师!您怎么样?"
济公虚弱地笑笑:"来得正好...书生...不,现在该叫你慧觉了..."说着咳出一口血,"听好了...这魔物...必须重新封印..."
"如何做?弟子万死不辞!"慧觉坚定道。
济公看向他手腕上的佛珠:"这串佛珠...本是降龙罗汉法器...如今认你为主...便是天意..."说着,突然一掌拍在慧觉额头!
慧觉只觉一股浩瀚佛力涌入体内,霎时间,无数经文、手印、佛法要义如潮水般涌入脑海!
"啊!"他抱头跪地,佛珠却金光大盛,自动飞起,在空中组成一个"卍"字!
济公站起身,虽然满身伤痕,气势却陡然攀升:"噬心魔!今日便让你见识真正的罗汉伏魔阵!"
说罢,他与慧觉一前一后站定,同时结印。十八武僧的诵经声越来越响,整个虎丘山开始震动,地底涌出无数金色符文,与空中佛珠相呼应!
"不!这不可能!"噬心魔惊恐地发现自己的魔气正在被压制,"区区凡人,怎能驱动罗汉大阵?"
济公大喝:"慧觉!现在!"
慧觉福至心灵,双手合十,诵出刚刚领悟的咒语:"嗡 嘛 呢 叭 咪 吽!"
佛珠应声而变,化作十八尊罗汉虚影,各持法器镇压而下!噬心魔发出凄厉惨叫,庞大身躯开始崩溃!
就在胜利在望之际,异变突生!一个黑影从苏州城方向急速飞来,正是先前被济公收服的黑莲魔女!她手中捧着一朵漆黑如墨的莲花,尖声叫道:"魔尊!接引圣物!"
噬心魔残存的一只巨手猛地抓住黑莲,顿时魔气暴涨!刚刚崩溃的身躯重新凝聚,甚至比之前更加强大!
"哈哈哈...黑莲不灭,魔尊不死!"噬心魔六臂齐挥,竟将十八罗汉虚影击退!
济公脸色大变:"糟糕!那是...魔道本源!"
慧觉焦急道:"大师,现在怎么办?"
济公凝视着肆虐的魔物,又看向山下灯火阑珊的苏州城,眼中闪过决然之色:"唯有一法了..."
第十二章 红尘炼心(终章)
济公转身,双手按住慧觉肩膀:"听着,噬心魔已与黑莲合一,普通方法无法消灭。现在我要以身为容器,将它吸入体内,带回灵山镇压。"
慧觉大惊:"不!大师,那您会..."
"会很难受。"济公居然还能笑得出来,"不过没关系,和尚我习惯了。"说着从耳朵里掏出个小小金箍,"这玩意儿借你用用。"
慧觉认出那是传说中降龙罗汉的法宝:"大师,让我来吧!"
"傻小子。"济公敲了下他光溜溜的脑袋,"你修为不够,撑不住的。"说着神色一肃,"但你有更重要的任务——那黑莲会背后还有人,必须揪出来!"
噬心魔已冲破罗汉大阵,十八武僧纷纷吐血倒地。魔女站在魔物肩头,得意狂笑:"今日便是人间魔化的开始!"
济公不再耽搁,将金箍戴在慧觉头上,然后脱下破烂袈裟披在他身上:"记住,除恶务尽,但莫生嗔恨。"说完转身大步走向魔物。
"大师!"慧觉泪流满面,却知道无法阻拦。
济公边走边吟:"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世人笑我癫,我笑世人惑..."吟罢,突然身形暴涨,化作一尊金光闪闪的罗汉法相!
"降龙!是你!"噬心魔惊怒交加。
"老朋友,好久不见。"济公——此刻已是降龙罗汉本相——双手合十,"请君入瓮!"
说罢,他胸口出现一个金色漩涡,产生无穷吸力!噬心魔怒吼挣扎,却无法抵抗,被一点点拉向漩涡!
魔女见势不妙想要逃走,慧觉眼疾手快,摘下头上金箍掷出:"着!"
金箍迎风便长,正好套住魔女,将她牢牢禁锢!
"不!魔尊救我!"魔女尖叫。
噬心魔自顾不暇,最终被完全吸入济公体内。济公法相迅速缩小,恢复疯和尚模样,但全身皮肤下黑气翻涌,显然在与体内魔物激烈对抗。
"慧觉..."济公艰难地开口,"黑莲会首脑...是..."
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众人回头,只见一位白眉老僧踏空而来,手持禅杖,宝相庄严。
"是少林寺的玄苦大师!"有武僧认出。
老僧落地,关切地问:"老衲感应到冲天魔气,特来相助。魔物何在?"
慧觉正要回答,济公却突然大笑:"好个玄苦!装得真像!"说着指向老僧,"他就是黑莲会真正首脑!"
众人大惊。老僧面色一沉:"疯和尚胡言乱语!"
济公冷笑:"那你袖中的黑莲印记作何解释?"
老僧下意识捂住右袖,随即狞笑起来:"不愧是降龙,瞒不过你。"说着面容扭曲变化,最终化作一张半佛半魔的恐怖面孔,"但已经晚了!"
他猛地撕开僧袍,胸口赫然嵌着一朵黑莲!"三百年前,你们不过封印了我一缕分魂。今日,我要拿回属于我的东西!"
说罢,他双手成爪,直取济公——确切地说,是冲着济公体内的噬心魔而来!
济公早有防备,一口金血喷出,在空中化作"卍"字挡在身前。同时向慧觉大喊:"快!用我教你的罗汉印!"
慧觉福至心灵,双手结印,头上金箍大放光明,与手中佛珠共鸣,化作一道金光射向老僧!
"啊!"老僧被金光击中,胸口黑莲出现裂痕,"不可能!凡人怎能伤我?"
济公趁机一掌拍在自己天灵盖,七窍中射出七道金光,将体内噬心魔硬生生逼出!那魔物一出现就被金光缠绕,与老僧胸口的黑莲相互吸引。
"不!这不对!"老僧惊恐地发现自己的身体正在不受控制地走向噬心魔,"你们算计我!"
济公虚弱地坐在地上,却笑得开怀:"魔就是魔,贪心不足...慧觉,现在!"
慧觉会意,带领十八武僧齐诵《楞严咒》。佛音如雷,金箍、佛珠与济公残余法力相互呼应,形成一个金色牢笼,将噬心魔与老僧困在其中。
"我不甘心!"老僧与魔物在金光中逐渐融合,现出本来面目——一个三头六臂的狰狞魔尊,"我还会回来的!"
济公挣扎着站起,用最后力气结印:"封!"
金色牢笼急速缩小,最终化为一个核桃大小的金球,落入济公手中。他长舒一口气,随即瘫软倒下。
"大师!"慧觉急忙扶住他。
济公气息微弱,却仍挂着那副玩世不恭的笑容:"干得不错...慧觉和尚..."说着将金球递给他,"拿着...送去灵山...交给...我师父..."
慧觉含泪接过:"弟子一定办到!大师您..."
济公摆摆手,看向东方渐白的天空:"天亮了...我也该走了..."
"您要去哪?"慧觉急切地问。
"谁知道呢..."济公的声音越来越轻,"或许...酒馆?哪里有酒...哪里就有...济癫..."
说完最后一个字,他的身体渐渐化作点点金光,随风飘散。唯有那顶破帽子和蒲扇落在地上,证明他曾存在过。
慧觉跪地痛哭,众武僧也纷纷合十诵经。苏州城方向,朝阳正冉冉升起,照亮了虎丘山上的新一天。
三月后,灵隐寺多了位年轻的慧觉和尚,他手腕上总戴着一串佛珠,腰间挂着个旧蒲扇。有人见他时而在山顶打坐,时而在市井行医,偶尔还会买壶酒洒在地上,像是在祭奠什么人。
坊间传言,曾有个疯和尚与妖魔同归于尽,救了苏州城。也有人说,那和尚根本没死,只是云游去了。每当听到这些,慧觉和尚只是笑笑,继续走他的路。
正如济公常说:"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除恶扬善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
[全文完]
——
后记:疯癫菩提路,人间自在行
写完《济公游记之红尘炼心》的最后一个字,窗外恰逢一场急雨。雨打芭蕉的声响里,恍惚又见那个摇着破蒲扇的疯和尚,踩着草鞋踢踢踏踏地走过江南烟雨,身后跟着个时而迷糊时而顿悟的青衫书生。
这部作品对我而言是次奇妙的修行。最初动笔时,只想写个惩恶扬善的痛快故事,却在创作过程中逐渐领悟到济公精神更深层的智慧——那看似疯癫的行径下,藏着对人间最透彻的悲悯。
一、关于"不正经"的修行
济公的形象在中国民间流传八百年而不衰,恰在于他颠覆了人们对"得道高僧"的刻板想象。他可以啃着狗腿喝酒,可以躺在街边晒太阳,可以嬉笑怒骂全无顾忌。但正是这种"不守清规"的表象,反而彰显了佛法的真谛:修行不在形式,而在本心。
在书中,我特意安排济公点化方文轩时说:"执着是苦,放下即自在。"这句话某种程度上也是我对当代人的寄语。我们常被各种外在标准束缚,活在他人的眼光里,却忘了修行本可以是件很"自在"的事。
二、关于"霹雳手段"与"菩萨心肠"
有读者问:济公作为佛门弟子,为何行事如此"暴力"?其实这正是佛教大乘精神的体现。当恶势力欺压百姓时,以霹雳手段制止暴行,恰是最深的慈悲。书中济公对慧觉最后的嘱托"除恶务尽,但莫生嗔恨",正是这种智慧的浓缩。
我在描写虎丘山大战时,特意让济公选择"以身噬魔"的方式,既是对"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藏精神的致敬,也想表达: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最黑暗的魔障,哪怕代价是自我牺牲。
三、关于那些未尽的伏笔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几个留白:
1. 金蝉佛珠与慧觉的未来(或许会有续集?)
2. 黑莲会是否还有其他分支
3. 济公是真正圆寂还是游戏人间
这些留白部分是有意为之。就像济公总在故事最热闹时飘然离去,好的传说应该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毕竟,每个人心里都可以有个自己的济公。
四、感恩与邀约
感谢各位读者陪伴这段旅程。特别要感谢我的编辑不厌其烦地听我唠叨"济公到底该不该吃肉"这种古怪问题;感谢杭州灵隐寺的师父们提供的佛学指导;还有我八十岁的奶奶,她讲的童年听过的济公故事,成了本书最生动的素材。
最后,书中济公有首诗: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愿我们都能在这纷扰红尘中,保持几分济公式的清醒与洒脱。若您读完这个故事后,能在某个瞬间放下执着会心一笑,那便是对这部作品最好的肯定。
雨停了,芭蕉叶上水珠滚落。仿佛又听见破蒲扇摇动的声音,渐行渐远。
作者 谨识
癸卯年荷月于听雨斋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