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0日上午 8 时,深圳田贝地铁站B出口处,早高峰的人流中,两抹醒目的红色格外动人。
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街道年轻的工作人员董慧踮着脚尖,将一枚印有木槿花纹的防蚊贴轻轻按在 70 岁退役军人刘宝利的衣领内侧。老人古铜色的脖颈上还留着军旅生涯的晒痕,此刻正微笑着配合姑娘的动作,斑白的鬓角在晨光中泛着银辉。
“宝利叔总说‘蚊子不咬老兵’,可深圳的伊蚊专挑汗湿的短袖叮。”董慧笑着从“志愿服务暖心包”里又取出两片防蚊贴,塞进老人马甲口袋。刘宝利举起布满老茧的右手点赞,“红星志愿服务队”徽章与姑娘马甲上的党徽交相辉映。
据统计,像刘宝利这样的退役军人“银龄志愿者”翠竹街道已超百人,与青年志愿者结成50 余对“青银搭档”。他们共同守护的不仅是地铁口附近的交通文明秩序——防蚊贴背后,是翠竹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针对退役军人志愿者推出的“五微关怀”制度:微药盒、微降温、微防护、微休憩、微培训。
这场持续23秒的互动,行人如此评价:“看到老人被照顾的尊严感,也看到年轻人传承的温度。”正如相关负责人所言:“‘红马甲’的接力棒里,装着城市文明的基因密码。”
当董慧转身去引导行人时,刘宝利正在规范摆放共享单车,那枚防蚊贴在他领间若隐若现,宛如一枚特殊的军功章。
编辑:刘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