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红尘,颐养天年
作者:陈传荣
我以前总有一种想法,认为人只要有一口气,就要拼命干下去,有一份热就要不停地发光。于是,我从少年开始努力干活到后来出外拼命打工,一干就是几十年。不怕苦,不怕累,有时甚至是夜以继日地干。即使68岁那年从高层建筑工程退休回老家后,在老家还继续和当地的泥瓦匠参加一些农村民房维修和建筑的劳动。只知道拼命挣钱,一点也没有看破红尘,一点也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始终以为自己一直没有生过什么大病,更是没有住过什么医院,就可以不停地干活。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的这种想法与做法是不合乎人的健康管理和生命科学的。在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里,其实,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极其弱小的,是经不起劳累的打磨与光阴的淘汰的。
岁月不饶人,由于我岁数大了,加之长期过度劳累,69岁的那年冬季生了一场小病,在市人民医院小住了几天。出院回家后,在还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又继续干活,惹得我的身体对我发出了强烈抗议——又生了一场大病,差一点就到西天佛国去报道了。幸亏乡村医生周桂根和亲邻好友的及时抢救,以及我弟弟、外甥他们的及时援助,把我送到扬州苏北人民医院,才从死神手里为我抢回了这条老命。
出院回老家后不久,在时有头重脚轻的情况下还骑摩托车出门办事,结果不幸摔倒,头部受了伤,又一次住进了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治疗。出院时,医生再三关照我:回老家后要注意休养,最少得休养三个月后才能康复。医生还强调说:70岁的人了,回老家后一定要以静养、休息为重,再也不要干重活了。
几个月的时间内,我的生命闯了三次大关,这时我才真正意识到,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该退休休息就休息,适当做一点轻微劳动,适当锻炼锻炼身体。人老了,要知老,更要服老。所以现在在老家,我便开始养鸟浇花,取鱼摸虾,饲养家禽(鸡鸭鹅羊,养鸽成群),这样既能适当运动运动身体,又能怡养自己的心情。
门前绿树成荫,花草芬芳,我还常在树下弹弹琴,拉拉二胡,读读书看看报,有时还写点小诗小文。偶尔高邮上海,来回跑跑玩玩。真是既开心又快乐。
近日来,看了电视剧《三国》后,深受启发,感悟很深——做人不能像诸葛亮那样:总是不顾身体,日夜操劳,过度消耗体力和精力,结果53岁时就归天了。而要向司马懿学习,不管打仗不打仗,一天三餐先吃饱吃好,每晚把觉睡好,把保重身体放在心上。他用计打仗打不过诸葛亮,他不出战,在家休息,曹操请他带兵出征他装病,回家休养,在那个时代,人的寿命都是比较短的,而司马懿却活到了73岁,过了古稀之年,真是高寿了。他陪伴曹操家三代皇帝,最终江山还归了司马懿。这就是他静心修养,该让就让,胸怀远大目光的结果。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学司马懿,看破红尘,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当下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安安心心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过好自己的晚年,也叫好好颐养天年吧。
陈传荣,江苏省高邮市作家协会会员,农民工。虽早已年过花甲,但酷爱文学创作的劲头愈发旺盛。打工之余,常常写一些有关乡村、乡情、乡愁类诗文,已有多篇(首)文学作品见诸报端或网刊。相信自己的文字是源于内心深处对人生对生活的真情流露,是对家乡无比热爱的真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