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氏诗签
文/任东波
裴氏诗签之一
裴陵:裴氏之祖
2680年前的史学星海中
一道闪亮的星光
从周的血脉中流出
祭祀的鼎、簠氤氲的烟火
飘逸着先祖的气息
你,伸手接住
裴氏血脉的第一缕晨光
玉琮玉璧的灵光里
有裴氏家族神奇的密码
孕育出的一群长衣男子
站在史籍的大殿两侧
指点着华夏千万里山河
一颗大树的根脉
伸展成一部延绵的史诗
裴氏诗签之二
裴秀:地图之父
笔墨,在胸中洇开时
疆域有了刻度
一张月白色的纸上
把山河的起起伏伏讲述
你的胸襟没有边界
以制图六体为规矩
让每一条河流找到归途
没有在荒原上策马奔驰
丝线与标尺
绘制出江山纹脉
经纬的交汇处
许多口口相传的名字
在你的笔端落定
从此,乱世有了轮廓
后来者,沿着你的坐标
读懂了每一寸山河
朝代的不断更迭中
战马与驼铃都在寻找
你种下的路标
沿着你手指的方向
告别身后的行程
裴氏诗签之三
裴度:中兴贤相
龙门的秋风与红叶里
你,拾起的玉饰
是大唐辉煌的余温
淮西的加急
叩响了长安的城门
雪夜奇袭的十万里加急
劈开了藩镇割据的迷雾
盛唐在风雨飘摇中
重新列队远征
四朝的月光
齐聚同一个方向
照着你散乱的案牍
沉重的奏折
孕育着大唐中兴的芽蕾
你,大唐海域里
一根定海神针
在滚滚而去的逝水中
站立成不朽的丰碑
裴氏诗签之四
裴旻:大唐剑圣
开元的宫廷乐师
拾起羯鼓、洞箫与筚篥
你铠甲上凝结的霜
是奚人帐篷前寒冷的星光
契丹的风卷着沙砾
吐蕃的雪山闪着寒光
一把长剑在手
舞动着大唐
坚不可摧的长城
猎杀三十一只老虎的传奇
落满长安的大街小巷
胡姬踮起脚尖
回望你马蹄的烟尘
未出闺阁的素手
将你的剑影绣进香囊
裴将军的书帖
每个字都带着金戈的份量
太白的诗里
有他仗剑天涯的风骨
张旭的草书
有他挥剑留下的飞白
盛唐三绝的光束
点亮了一千年的山河
裴氏诗签之五
裴柔之:才情似水
涑水的蒹葭丛中
翩翩走出一首婉约的唐诗
你把脂粉调和得很淡
生怕浓妆衬出诗文的残白
《答微之》在古琴伴奏下
停泊在《全唐诗》的码头
别鹤操忧伤的一声夜弦
染绿了浙东的一池梅雨
铜镜上的海兽葡萄纹饰
还记得你卸下步摇的夜晚
夫君把你的粉黛娥眉
描摹在《莺莺传》的传奇中
普救寺西厢房的月光中
张生牵着你一走就是千年
裴氏诗签之六
裴松之:史学泰斗
竹简上的《论语》
在你稚嫩的年华上摇曳
《诗经》的风
吹动着史籍的星光
铠甲的坚实
装载着密密麻麻的典籍
在散落的历史碎片中
你伸手接住了三国
注笔,似刻刀
在陈寿的留白处
精雕细琢了丰盈的山川
一些被时光掩埋的细节
重新长出新绿
永恒的纪年中
留给后人的
是无法逾越的厚重
当我们翻开那本沉甸甸
依然看见你
在典籍与朝堂间穿行
左手握着经集的余温
右手捏着史笔的剑锋
硬生生把自己
写成了一部
无需注解的传奇
裴氏诗签之七
裴行俭:儒将之雄
砚台 磨出的是谋略
墨迹 飞出的是铁骑
西域边陲
你永久站成了一尊
大唐的雄关
突厥的王冠
在藏匿的弓弦下摇晃
叛乱的烽烟
被如水的韬略浇灭
沙漠里的弯刀
在你抚摸过的信札里
折戟沉沙
吏部的案卷堆成山时
你从冗杂中
为仕途修正筋骨
后世翻阅唐的章节
总能看见
那道方正的馆阁体印记
《草字杂体》
是你在战马上
散发出的阵阵墨香
那支行若游龙的笔
化作了镇定疆土的刀枪
裴氏诗签之八
裴迪:盛唐才俊
长安的月光流出终南山
你的诗从王维的墨香流出
辋川的竹影轻叩着柴门
晚风吹来酒盏里的星星
淡墨停泊在几处蝉鸣上
盛唐诗丛飘落下几缕风雅
闲散的步履没有走出青史
诗句却生长成山川的草木
裴氏诗签之九
裴守真:礼乐宗师
编钟
在宫廷的夜里醒着
青铜的呼吸
飞越萧墙
和着寻常百姓的鸟鸣
持简
校准每一节音律
雅乐
沿着红墙流淌
长安乐坊
又添新曲在唱响
编磬
敲击着晨钟
大唐的早朝
沿着礼制的纬度
奏响
万国来贺的乐章
裴氏诗签之十
裴启:语林先河
拾起
山野上
不胫而走的
闲言碎语
把出将入相
写进坊间的古戏台
像串起
巷陌间散落的珍珠
带着千百年的
人间烟火
那些流落民间的故事
总无法绕开
你铺就的阡陌
时光
磨亮了你的句子
街头巷尾
传唱的方言俗语
结出了一代一代的
累累硕果
裴氏诗签之十一
裴矩:开通西域
铺开羊皮
让墨迹在掌纹里走动
那些被驼铃唤醒的寓言
刻印着
风沙磨过的质感
商队走进
戈壁古铜色的落日
胡商的歌谣
碰在斑驳烽火台上的回音
成长为图纸上的注脚
老驼夫满身的风沙
胡姬明亮的眼波
揉进疆界的线条
地标有了温度
东来的使者
顺着路标
触摸到了大唐的檐角
沿着你的路
丝绸有了新的归宿
你牵回的西域月光
照亮着长安的街头
裴氏诗签之十二
裴耀卿——漕运能臣
大唐的开元。万国朝贺
回纥,吐蕃,南诏,渤海国,安西都护府
突骑施,拔汗那…………
异域的歌舞,万邦的服饰,长睫毛,高鼻梁,驼铃声,曲项琵琶,竖箜篌,洞箫,排箫,羯鼓,七弦琴………
人如流水
车如流水
香如流水
歌如流水
美人如流水
关
中
粮
荒
你,查河道,寻水情,走码头,访粮仓,看账簿,踏河堤,苦思索,巧智谋……
“分段转运”的奏折
用标尺仔细丈量了长安的曙光
绕过人门,鬼门,神门天险河段改走陆路。设河阴转运仓,集津转运仓………
漕运开始了接力赛
现代物流穿越到了大唐
物
流
如
水
你,独自托起了都城的炊烟
长安飘着江南的米香
万国飘着丝绸的霞光
裴氏诗签之十三
裴文德——德道高僧
缘起。与某皇子同庚
宰相父亲挺身而出,你代为出家
不是文德出生后变成了法海
而是法海一出生被叫做文德
烈日下,把柴薪当仇人
一次次将柴火拦腰劈断
用六年苦修在山路上双手提水
积攒够多的水,足以水漫金山
金山寺的开山鼻祖断绝尘缘后
无法忍受爱情故事在寺庙发生
裴氏诗签之十四
三绝碑赋
裴氏三绝碑的高度
高出常人近一米
在我们面前立成了悬崖
它被玻璃罩罩着
清晰。但又很遥远
人世的尘埃无法企及
淮西的烽火
灼伤了大唐的眼
雪夜奔袭的奇谋
拉开了削藩的序幕
长安大街报捷的马蹄
不停敲击着石板路
历史上浓墨重彩的韩愈
用同样的浓墨重彩
挥洒了这篇千古文章
三代帝师祁寯藻
用方正雄厚的馆阁体
昭示了你方正雄厚的历史
裴度、韩愈、祁寯藻
共同雕刻的这块石头
散落在裴柏这个小村落
闪烁成了大唐天空的明星

《新诗大观》长期征稿、赠阅启事
《新诗大观》为邢台市诗人协会主办的纯诗歌刊物,逢双月出刊。
《新诗大观》诗刊创刊于1994年,至今已经编辑出版141刊。主要栏目有“特别推荐、诗现场、诗歌发现、散文诗叶、诗歌密码、网络诗文本、诗天纵横、诗歌部落、诗坛撷英、诗人说诗、古韵新声”等。《新诗大观》长期面向国内外征集诗歌相关稿件。
本刊真诚免费赠阅读者,只望读者支付18元/本邮资,增加一本加10元。
投稿邮箱:xsdg1994@163.com
业务联系:13930908446 (同微)
获书通道:13932935519(同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