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背会了散文名篇《春》
樊卫东
昨天下午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一边将满是“云彩花”的工作服塞到洗衣机里;一边听着妻子的唠叨:“今天桐桐可没有学习,上午11点才起床。下午2点,就和熙熙跑出去了!这不,5点才回来”。
桐桐是我的外孙女,家住省会石家庄。因为平素照看她的“奶奶”,回老家照顾她受伤的“爷爷”。女儿、女婿都要上班,而且,女儿远在北京工作,京石两地往返不便。所以,把桐桐接回涉县照看。虽然,桐桐是一名准中学生,但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顽童。这不,下午骑着电动车飞赴八里碑“美食林”超市。恰好赶上促销活动,可以试吃美食。两个小女孩,吃得眉飞色舞,满嘴流香。酣畅淋漓畅享后,自然喜笑颜开。哪还顾得上在家焦急等待她归来的“姥姥”。
听罢妻子的碎碎念,我也怒火中烧。一是担心两个孩子的安全问题,倘若有个好歹,我拿什么和女儿交代?在外打拼的女儿何以安心工作?二是对外孙女把我们夫妻两个以及女儿苦口婆心的劝说,置之脑后而懊恼。于是我不动声色地检查桐桐的语文作业,前日刚让她预习七年级课本,布置了一课时作业。她也马马虎虎地做完了,自认为平安大吉。我拿起课本,看到课后阅读有“动词”是什么的详细解释,并且有举例说明。突然问桐桐:“什么叫动词?”
桐桐做梦也没想到:她的姥爷会问如此刁钻的问题,况且也没有认真看完课本,一下子懵圈了!
我乘势用严肃的口吻责问:“上次问你什么是比拟,也没回答上来。我叮嘱过你要把书看完,不要应付姥爷。做到了吗?”
外孙女似乎也被吓到了,把头埋得低低的,两只手似乎找不到放置的地方。我把脸一沉,郑重地说:“把这段背会,过一会儿给我默写出来。如果怕背不会,你就多写上几遍……”
面对好朋友熙熙的几次三番邀请,也不敢回话。甚至熙熙来家里叫她出去玩耍,也不像平素那样,随叫随到了。双手捂着耳朵,两目盯着课本,嘴里机械地念着:“动词,是表示人、物的行为变化;也表示事物的发生、发展……”
我和妻子使了个眼色,咱们到超市买菜去,她今晚绝对不会再跑出去疯玩了。
超市购物完毕,我也感到刚才对外孙女的责备过于严厉。为了调动她学习的积极性,面对超市凉菜冷食储柜,掏出手机视频。询问桐桐喜欢吃点啥?“大虾、鸡爪、鹌鹑蛋”,我爽快答应了孩子的要求。来姥姥家快一个月了,似乎也没特意要求过什么。我们吃啥她吃啥,有时虽然不愿意吃,也将就着吃几口。“离娘的孩子自勉三分”,这话一点也不假。即使姥爷姥姥全心全意疼爱她,也不会像在妈妈面前那样任性。即使妈妈天天和她视频,也不会像过去与妈妈一块住姥姥家那样调皮。桐桐,我的外孙女。你可知道?姥爷在你身上弥补着当年对你妈妈爱抚的缺憾……
面对心仪美食诱惑,桐桐字正腔圆地背完了“什么是动词”。我随即对她进行了高度的夸赞!并且让她敞开吃。刚才几乎绝望的桐桐,瞬间喜笑颜开,接下来大快朵颐……
看到她瞬间万变的情绪变化,我笑着说:“桐桐,你可真是个好演员,角色把握得真到位。”小孩子的脸,就像伏天里的天气,说变就变……
怕她第二天旧“病”复发,我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命令:“明天背诵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她情不所愿地答应了!
今天中午一进家,看到桐桐在沙发上,捧着课本,疯狂背诵。
妻子悄悄告诉我,今天表现不赖,早早就起来背课文。刚刚和她妈妈视过频,发愁背不会,无法向姥爷交差。甚至在她妈妈面前痛哭流涕,“我背不会,太长了……”
饭毕,我启发她:“不要死记硬背,要讲究方法。8个自然段,你一段一段背。不要满段全背,那样记不住”。怕她绝望放弃背诵,我玩笑着说:“杂技团的小猴子、小狗,吃了驯导员的食物,还会表演绝技呢,何况你是个有为的少年。你一定行,姥爷看好你!”
在我“恩威并施、宽严相济”的鼓励下,她高兴地背着……
“姥爷,前三段我背会了”我立马检查,果然一句不差。
“姥爷,第四段我也会了……”
当她在我面前信心满满地背诵完全篇课文后,我速把这个瞬间录了下来,发到我们“家庭交流群”
外孙女、桐桐激动地说:“姥爷、姥姥,为什么这么神奇。一中午时间,我就会背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背会了散文名篇《春》!

作者简介:樊卫东,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铁厂有限公司炼钢厂员工。痴迷文字,爱好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