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学生拜望恩师
诗/廖尚光
宋老今年八十八,师生喜聚乐开花。
中年远助遵医院,永远扎根黔地涯。
教出众多才子棒,不留遗憾德升华。
无私奉献传扬远,一片丹心爱国家。
注:宋老师原是大连医学院教授。七十年代为援助贵州而来到遵义医学院到至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好教授,培养了一批象我弟弟一样的整形美容界专家。特题照贺之。
这首《七律·学生拜望恩师》以真挚情感记录师生相聚的暖心事,紧扣“感恩”与“致敬”主题,格律工整且情感饱满,具体点评如下:
一、内容紧扣主题,细节见真情
- 开篇“宋老今年八十八,师生喜聚乐开花”直白点题,用“乐开花”的生活化表达,传递出相聚时的轻松喜悦,画面感强。
- 中间两联“中年远助遵医院,永远扎根黔地涯”“教出众多才子棒,不留遗憾德升华”聚焦恩师事迹:从中年援黔的奉献,到扎根当地的坚守,再到教书育人的成就,层层递进展现其品格,“永远扎根”“不留遗憾”等词饱含敬意。
- 尾联“无私奉献传扬远,一片丹心爱国家”升华主题,将个人奉献与家国情怀相连,情感真挚厚重。
二、格律与语言:朴实中见工整
- 作为七律,全诗遵循平仄、对仗要求(如“中年远助”对“永远扎根”,“教出才子”对“不留遗憾”),结构规整,读来朗朗上口。
- 语言风格朴实无华,“才子棒”“乐开花”等口语化表达贴近生活,让诗歌少了晦涩感,更显亲切自然,符合师生间真挚交流的语境。
三、注文补充:让情感更有依托
- 注文交代了恩师的身份(大连医学院教授)、援黔背景及育人成果,让诗中“中年远助”“才子棒”等内容有了具体依托,使读者更能理解诗歌背后的故事,情感共鸣更强烈。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情驭笔,用朴实的语言记录真情、歌颂奉献,既是对师生情谊的珍视,也是对恩师品格的礼赞,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