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元素与现实主义尖锐性批判同频
——浅析周梅森文学作品中的辩证现实主义平衡策略
车向斌
周梅森的作品在当代中国文学中独树一帜,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其核心魅力在于将尖锐的社会批判与鲜明的理想主义元素融合为一种“辩证现实主义”风格。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其创作观,更成为其作品引发广泛共鸣的关键。本文从以下六个维度分析其平衡策略:
一、历史辩证法的叙事框架:肯定进步前提下的批判
周梅森的批判始终以 “发展中的问题”为逻辑起点。他一方面揭露腐败、权力异化等社会病灶,如影视《人民的名义》中官商勾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至高利益》中政绩工程引发的民生灾难;另一方面,他通过制度完善与正义力量的胜利,暗示问题的暂时性和可解决性。例如:《我主沉浮》:在展现资本与权力勾结的同时,塑造了赵安邦、裴一弘等坚守改革初心的官员形象,暗示体制的自我净化能力。
《突围》:通过中福集团80年历史与当下危机的对照,强调“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历史连续性,将批判置于发展轨迹中审视。这种 “肯定—批判—再肯定” 的辩证结构,既避免陷入绝望的悲观主义,又防止批判流于表面。
理想人格的塑造策略:道德标杆与人性复杂的统一
周梅森笔下的人物常呈现“二元对立中的动态平衡”:
理想型角色:如《人民的名义》中的侯亮平(符号化正义)、齐本安(在人情网中坚守初心),他们代表“应然” 的价值标杆。
矛盾型角色:如《梦想与疯狂》中的刘必定(游走于道德与欲望边缘)、《绝对权力》中的齐全盛(改革功臣与腐败推手一体),体现人性在权力场中的异化与挣扎。
表:周梅森作品中的理想主义与现实批判平衡策略
平衡维度
理想主义体现
批判性体现
代表作品
叙事结构
制度完善与正义胜利
揭露腐败与体制漏洞
《我主沉浮》《至高利益》
人物塑造
侯亮平、齐本安等理想人格
刘必定、齐全盛等复杂反派
《人民的名义》《绝对权力》
主题表达
“初心”召唤(个人/企业/政党)
资本侵蚀、权力异化等现实痛点
《突围》《梦想与疯狂》
理想主义通过角色的道德选择(如齐本安拒绝同流合污)而非完美人设实现,而批判性则通过反派的人性复杂性(如齐全盛的功过交织)避免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脸谱化.
批判限度的艺术处理:社会痛点的“安全阀”机制
周梅森的批判始终站在 “制度可控范围内” 展开:
政治正确锚点:他的所有作品均强调“党的自净能力”,如《国家公诉》中叶子菁依法办案最终获得组织支持。
结局的象征性救赎:即使展现黑暗(如《盲井》原型小说《神木》中的矿难骗保),也安排元凤鸣选择说出真相,保留人性微光。
审查与创作的博弈:如《绝对权力》历经7次修改,《人民的名义》删除敏感情节,以 “妥协中求表达”实现批判最大化。这种策略使其作品既能触及社会痛点(如《突围》中棚改资金挪用),又避免引发系统性否定。
四、“初心”主题的精神内核:理想主义的现实载体
周梅森将理想主义具象化为 “初心”叙事,涵盖三个层面:
个人初心:如《突围》中矿工子弟林满江、石红杏从朴素劳动者蜕变为腐败分子,反衬齐本安对使命的坚守。
企业初心:中福集团从革命年代为党筹款,到当代面临资本诱惑,历史对照强化“人民财产”的合法性。
政党初心:通过回忆建党初期的理想(如《突围》前史中党员倾家荡产支援革命),为当下反腐提供道义支撑,这一主题将抽象理想转化为可感知的历史记忆,使批判成为对“初心偏离”的校正而非对制度的颠覆。
五、审美理想主义的实现:现实主义的“诗性超越” 周梅森借鉴 “理想的现实主义”手法(如莫言《蛙》的悲剧与救赎并存):
批判中保留诗意:如《梦想与疯狂》在揭露资本疯狂时,以“产业报国”的杨柳、孙和平等形象寄托对健康市场的期待。
苦难中注入温暖:矿难题材中既展示底层血泪(《神木》《黑坟》等),也刻画矿工间的互助温情,避免沦为绝望展示。
审美自律性:坚持文学独立于政治与市场(如拒绝过度影视化改编导致心理描写流失),守护了人性探索的深度。
六、作为调和者的文学立场
周梅森的作品在平衡后本质上是 “建设性批判”的美学实践:以理想为镜,照见现实之瑕;以批判为刃,雕琢理想之形。这种策略既呼应了民众对正义的期待(理想主义),又履行了知识分子的批判职责(现实主义),在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诉求之间开辟出独特的文学空间。其局限性(如男性中心视角、道德理想化)恰是这一平衡术的必然代价,但也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成为转型期中国社会心态的精准镜像。
2025年8月10日
车向斌,汉族,1967年生,大学学历,陕西省潼关县人。1992年结业于鲁迅文学院。当过报刊记者、编辑等职,现供职于陕西某报社。1993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各类作品200万字。主要文学作品有:短篇小说《小张的爱情》《郭二牛的爱情小差》《缝穷的女人与她的官儿子》《毫州人“出口”那些事》《爱神的裁决》《秋日沉思》《过继》《二球》等;中篇小说:《优秀的“坑儿”》《卤肉西施》《为您添彩》《潼关烧饼进大城》。2023年5月出版中篇小说集《优秀的“坑儿”》。现为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理事。
2022年,中篇小说《优秀的“坑儿”》获首届世界华文小说奖。
(审核:武双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