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 毒发刀兵
贾府寿宴当日,京城上空阴云密布,却挡不住各方权贵前来贺寿的车马。从清晨起,贾府门前便排起长队,各色轿子、马车络绎不绝。
城南小客栈内,赵明德为翠娘换好药,看着她肩上依然发黑的伤口,眉头紧锁:"今日大师独闯贾府,我实在放心不下。"
翠娘勉强坐起身,脸色苍白如纸:"赵公子该跟去保护大师才是...我一人无碍的。"
赵明德摇头:"大师命我守护你,必有深意。"话刚说完,他突然眼前一黑,一阵尖锐的疼痛从太阳穴直刺入脑,耳边响起诡异的嗡嗡声。
"赵公子?"翠娘见他突然僵立不动,关切地伸手相扶。
就在她的手指触及赵明德手臂的刹那,赵明德猛地抬头,双眼竟布满血丝,面容扭曲如恶鬼!翠娘吓得后退一步,却见赵明德又瞬间恢复正常,仿佛刚才的异状只是幻觉。
"我...我没事。"赵明德揉了揉太阳穴,"可能是太累了。"
翠娘忧心忡忡地看着他,想起济公曾说两人体内都残留着傀儡散毒素,不禁暗自担忧。
与此同时,济公已化作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士,手持"铁口直断"的布幡,大摇大摆地走向贾府。守门侍卫见他气度不凡,又持有烫金请柬,不敢阻拦,恭敬地引他入内。
贾府内张灯结彩,戏台高搭。宾客如云,个个衣着华贵,气派非凡。济公眯眼看去,只见这些达官贵人头顶大多笼罩着一层黑气——那是贪腐之气。
"这位仙长请留步。"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拦住济公,"按贾府规矩,所有宾客需先饮一杯'迎宾酒'。"
济公呵呵一笑:"贫道修行之人,不沾酒水。"
管家脸色一沉:"太师有令,不饮者不得入内!"
济公故作无奈:"既如此,贫道饮便是。"他接过酒杯,宽大的道袍袖子在杯口一拂,酒水瞬间由浊变清。管家只觉眼前一花,再看时,老道士已将空杯递回。
"好酒!"济公抹了抹嘴,"现在贫道可以进去了吧?"
管家狐疑地看了看空杯,只得放行。济公刚踏入庭院,便觉四道阴冷的目光从不同方向射来——是那四个苗疆巫师!他们隐在暗处,监视着每一位宾客。
济公不慌不忙,摇着布幡在府内"闲逛",不知不觉靠近了后花园。药圃周围果然埋伏着十几个弓箭手,七星草在铁栅栏内随风轻摆,散发着淡淡的银光。
"这位仙长,此处不对外开放。"一个侍卫拦住济公。
济公捋须笑道:"贫道见此处灵气氤氲,必有奇花异草。不知可否一观?"
侍卫冷着脸:"不行!快回前院去!"
济公也不坚持,转身离去时,破蒲扇从袖中滑出,轻轻一挥。一阵清风吹过药圃,谁也没注意到,那株七星草的影子微微晃动了一下...
午时三刻,寿宴正式开始。贾似道端坐主位,接受百官祝贺。他年约五旬,面容阴鸷,一双鹰目锐利如刀,顾盼间自有威仪。
"诸位同僚远道而来,贾某不胜荣幸。"贾似道举杯,"今日特备西域美酒,请诸位共饮!"
宾客们纷纷举杯,却不知酒中早已下了"傀儡散"。济公站在人群边缘,冷眼旁观这场闹剧。忽然,他耳朵一动——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是赵明德!
济公眉头一皱,暗叫不好。他分明嘱咐赵明德留在客栈照顾翠娘,此时前来,必有变故。
果然,只见赵明德持剑冲入庭院,双目赤红,面容扭曲,嘶吼道:"贾似道!纳命来!"
宾客大乱,侍卫们纷纷拔刀。贾似道却不慌不忙,冷笑道:"果然来了。拿下!"
济公看出赵明德是体内傀儡散毒素发作,已失去理智。正要上前,却见那四个苗疆巫师突然现身,将赵明德围在中央,口中念念有词。赵明德如遭雷击,浑身颤抖,手中长剑"当啷"落地。
"好个不知死活的狂徒!"贾似道厉声道,"押下去,严加拷问,看他还有何同党!"
济公心念电转,突然高声道:"太师且慢!此子中了邪毒,贫道或可救治。"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这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老道士。贾似道眯起眼睛:"这位是..."
管家赶紧上前,在贾似道耳边低语几句。贾似道神色微变,随即笑道:"原来是青云观的玄机道长。既然道长开口,贾某自当成全。"他一挥手,"将此人交给道长处置。"
济公扶起昏迷的赵明德,暗中把了把他的脉象,心头一沉——赵明德体内的毒素已侵入心脉,若不及时解毒,轻则神志尽失,重则性命不保!
"多谢太师。"济公故作镇定,"贫道需一间静室为这小子驱邪。"
贾似道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来人啊,带道长去西厢房。"他又对四个巫师使了个眼色,"你们也去'协助'道长。"
济公心知这是要监视自己,却不动声色,跟着仆人来到西厢。刚安顿好赵明德,忽听外面一阵骚动,接着是翠娘的呼喊声:"赵公子!赵公子你在哪儿?"
济公暗道不妙,翠娘竟也跟来了!贾似道显然早有准备,立刻命人将翠娘也"请"了进来。
翠娘冲进房间,见赵明德昏迷不醒,顿时泪如雨下:"大师,赵公子他..."
济公以目示意,翠娘这才注意到屋内还有四个黑袍巫师,连忙改口:"道长,求您救救我兄长!"
济公捋须道:"姑娘莫急。令兄是中了苗疆奇毒'失心蛊',需以七星草为引,配以..."
话未说完,一个沙哑的声音打断道:"七星草乃贾府至宝,岂能轻易予人?"是最年长的那个巫师。
济公冷笑:"人命关天,难道还不如一株草?"
巫师阴森森地道:"此人行刺太师,罪该万死!太师仁慈,允你救治已是开恩,还想得寸进尺?"
济公正要反驳,赵明德突然睁开眼,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嘶吼,猛地掐住济公的脖子!他双目赤红,力大无穷,济公一时竟挣脱不开。
"赵公子!不要!"翠娘扑上去拉扯赵明德的手臂,却被他一把甩开,重重撞在墙上。
四个巫师见状,不但不阻止,反而退到一旁冷笑旁观。济公被掐得面色发紫,却仍不还手,只是艰难地抬起右手,在赵明德眉心一点:"痴儿...醒來..."
赵明德浑身一震,手上力道稍松,但随即又加重,口中发出野兽般的低吼。济公叹息一声,突然身形一晃,竟从赵明德手中脱出,同时一指点在他后颈要穴上。
赵明德应声倒地,但立刻又爬起,抄起桌上的烛台向济公砸去。济公闪身避开,口中开始诵念《金刚经》。每念一句,赵明德的攻击就迟缓一分,眼中的赤红也褪去少许。
四个巫师见势不妙,同时掏出骷髅法器,开始念咒。赵明德如遭雷击,抱头惨叫,随即又变得狂暴无比,抄起墙上的装饰长剑,向济公刺去!
"大师小心!"翠娘不顾一切地扑上前,挡在济公身前。
"噗嗤"一声,长剑贯穿翠娘的肩膀,鲜血顿时染红她的衣衫。赵明德看到鲜血,突然呆立不动,眼中的赤红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惊恐与痛苦。
"翠...翠娘?"赵明德的声音恢复了清明,"我...我做了什么..."
济公趁机一掌拍在赵明德头顶:"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赵明德,此时不醒,更待何时!"
赵明德如遭雷击,浑身颤抖,七窍中渗出丝丝黑气。济公又连点他周身七大要穴,最后在他背心重重一拍。赵明德"哇"地吐出一口黑血,随即虚脱倒地,但眼神已恢复清明。
四个巫师见法术被破,怒吼着扑上来。济公不慌不忙,破蒲扇一挥,一道金光闪过,四个巫师如撞上一堵无形墙壁,纷纷倒退。
"四位远道而来,何必助纣为虐?"济公肃然道,"苗疆巫术本为治病救人,尔等却用来害人,不怕遭天谴吗?"
最年长的巫师冷笑:"疯和尚,休要猖狂!今日就是你的死期!"说着四人同时掏出一个小瓶,将里面的黑色液体泼向济公。
济公扇子一展,那些液体竟在空中凝住,随即倒飞回去,溅在四个巫师自己身上。四人顿时惨叫连连,皮肤上冒出阵阵青烟。
"自作孽,不可活。"济公摇头,转向受伤的翠娘,"丫头,忍着点。"
他拔出翠娘肩上的长剑,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瓶,将药粉撒在伤口上。翠娘疼得冷汗直冒,却咬牙不吭一声。
赵明德爬过来,泪流满面:"翠娘...我...我该死..."
翠娘虚弱地笑笑:"不怪赵公子...是那些恶人...控制了你..."
济公检查了一下赵明德的脉象:"毒素已清了大半,但需七星草巩固。你们在此稍候,和尚我去去就回。"
四个巫师已逃之夭夭,济公刚出房门,就见一队侍卫持刀包围了西厢。为首的正是贾似道本人,身旁站着那个年长的巫师。
"好个疯和尚!"贾似道冷笑,"装神弄鬼混入我府,今日就叫你现出原形!"
济公摇身一变,恢复本来面目,破扇轻摇:"贾似道,你祸国殃民,罪孽深重,还不醒悟?"
贾似道厉声道:"给我上!乱刀砍死!"
侍卫们一拥而上,济公不慌不忙,扇子一挥,冲在最前面的几个侍卫突然转身,将刀架在了贾似道的脖子上!
"你...你们反了?!"贾似道又惊又怒。
济公笑道:"非也非也。他们只是突然认清了谁是真正的恶人。"
年长的巫师见状,掏出一个黑色骷髅,咬破手指将血滴在上面。骷髅顿时冒出浓浓黑烟,化作无数狰狞鬼脸扑向济公。
济公肃然合十:"阿弥陀佛!"一声佛号,如雷霆震响,那些鬼脸瞬间烟消云散。巫师受到反噬,口吐鲜血倒地不起。
贾似道见大势已去,突然从袖中掏出一把匕首,抵住自己的喉咙:"疯和尚!你若不放我走,我就自尽于此!届时朝廷追查,你也难逃干系!"
济公摇头:"贾似道,你舍得死吗?"说着扇子一扬,贾似道手中的匕首突然变成了一条活蛇,缠上他的手腕。贾似道吓得魂飞魄散,拼命甩脱。
趁此混乱,济公闪身来到后花园,轻松解决守卫,取到了那株七星草。回到西厢时,赵明德已勉强能站起,正扶着翠娘准备突围。
"大师!您没事吧?"赵明德见济公回来,喜出望外。
济公将七星草分成两半:"快服下,解了余毒再说。"
二人服下七星草,顿觉一股清凉之气流遍全身,残留的眩晕感一扫而空。翠娘肩上的伤口也开始愈合,黑气渐渐褪去。
外面喊杀声渐近,济公笑道:"该走了。"说着扇子一挥,三人竟凭空消失,只留下一地狼藉和暴跳如雷的贾似道...
城南小茶馆内,济公三人现出身形。独眼老者早已备好热茶和干净衣物:"圣僧得手了?"
济公点头:"多亏掌柜的接应。"他转向赵明德和翠娘,"你二人余毒已清,但贾似道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
赵明德突然跪下:"大师,弟子有一事相求。"
"哦?"
"弟子想拜大师为师,学习佛法神通,惩恶扬善!"赵明德诚恳地说。
翠娘也跟着跪下:"翠娘也愿追随大师!"
济公摇着扇子,目光在二人脸上扫过,尤其在翠娘面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你二人尘缘未了,不宜出家。不过..."他顿了顿,"和尚我可以收你们做记名弟子,传授些防身之术。"
赵明德和翠娘大喜,正要叩谢,茶馆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独眼老者从门缝窥看,脸色大变:"是禁军!贾似道动用了朝廷力量!"
济公叹道:"这贾似道,当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